相关试题
当前位置:首页 > 高中语文试题

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不恰当的一句是(   )

A.忙忙碌碌一个暑假,今天难得有空到表哥的精品店一转,一踏进店门,店内琳琅满目的艺术精品就让我大开了眼界。

B.改革开放以来,我们向外国学习了许多先进的东西,但也不能忘却自己的传统精华;否则会像邯郸学步一样,既没有真正学到外国的精华,又丢了自己传统的精华。

C.外国有些让我们看来不可理喻的东西,也许是因为我们对他们的传统文化了解得不够,研究得太少。

D.他们不仅可以攀登绝壁、潜入海底,可以进行别出心裁的悬崖跳水和危险异常的汽车大赛,而且可以进行并不美妙的“健美比赛”和有害无益的“赛吃运动”。

 

依次填入下列各句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   )

①奥运会和国庆节结束后,北京的人才市场异常活跃,不少公司纷纷引进高科技人才,越大的公司越注意_______优秀高科技人才。

②最近,中国与澳大利亚某矿业公司_______了一项高达90亿美元的合作协议,进一步巩固了澳大利亚作为中国主要原料供应商的地位。

③中国人丝毫也不比他人_______,然而理性的翅膀一旦绑上实用的铅砣,就难以高飞远举了。

A.搜罗签署愚顽

B.收罗签署愚钝

C.搜罗签订愚钝

D.收罗签订愚顽

 

下列各组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   )

A.撕打骈文歇斯底里不可思议

B.揖拿宣泄以偏赅全琳琅满目

C.陷井铅砣别出心裁知足长乐

D.竞技揖让雕虫小技邯郸学步

 

下列各组词语中,加点的字读音全正确的一组是(   )

A.慰(jiè)愚(dùn)透(shèn)式(mó)

B.矿(cáng)解(pōu)造(liànɡ)年(qí)

C.铅(tuó)文(pián)良(zhǔ)登(zài)

D.甲(ké)沉(nì)红(yīn)乏(kuì)

 

阅读下面的文字,根据要求作文。

倾听,就是集中精力,开动脑筋,认真听取。一个谦虚好学的人,一个懂得善待他人的人,一个善于反省、自强不息的人,永远懂得倾听。

倾听,是亲近自然的方式;倾听,是接受信息的渠道;倾听,是真诚沟通的桥梁;倾听,是净化心灵的艺术。

倾听自然的声音,倾听美妙的音乐,倾听师长、朋友、同学真挚温暖的话语……

我们共同在倾听中成长。

请就“倾听”为话题,写一篇文章。

要求:①所写内容必须在话题范围之内;②立意自定;③文体自选;④题目自拟;⑤不少于800字;⑥不得抄袭。

 

仿照下面画线的句子,写一个表达对故土或亲人的思念之情的句子。(4分)

我国古典诗歌内蕴丰富,很能激起人们的联想和想象。“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吟咏这脍炙人口的诗句,谁不为春回大地后祖国母亲多姿多彩的面貌而自豪

 

把下面的长句改写成5个较短的句子,使意思表达得更清楚。(可改变语序,增删词语,但不得改变原意。)(5分)

  由广东商业联合会主办的、以“商机·合作·发展”为主题、有近200名来自广东和港澳台地区的企业家参加并进行了为期3天交流研讨活动的2005海峡两岸暨港澳地区企业家研讨会于10月18日在广州举行。

 

对下面这段文字作压缩,提取主要内容,不要超过30个字。(4分)

我们有远大的高尚的理想,这自然是很好的,可是,任何远大的理想,假如没有许多切实的细小的工作来充实它,那么,它就只能是一个空洞的理想。巍峨的宫殿,是由无数小石块建筑起来的。一切科学的伟大发现,都不知要经过多少麻烦琐细的工作。要完成实现四个现代化的宏伟大业,更是非有无数的人来做无数细小的事情不可的。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小题。

诗的境界

朱光潜

  像一般艺术一样,诗是人生世相的返照。人生世相本来是纷繁的,常驻永在而又变动不居的。诗并不能把这漫无边际的人生世相抄袭过来,或是像柏拉图所说的“模仿”过来。诗对于人生世相必有取舍,有剪裁,有取舍剪裁就必有创造,必有作者的性格和情趣的浸润渗透。诗必有所本,本于自然;亦必有所创,创为艺术。自然与艺术结合,结果乃在实际的人生世相之上另建立一个宇宙,正如织丝缕为锦绣,凿顽石为雕刻,非全是空中楼阁,亦非全是依样画葫芦。诗与实际的人生世相之关系,惟在不即不离。惟其“不离”,所以有真实感;惟其“不即”,所以新鲜有趣。

每首诗都自成一种境界。无论是作者或是读者,在心领神会一首好诗时,都必有一幅画境或是一幕戏景,很新鲜生动地突现于眼前,使人神魂为之钩摄,若惊若喜,霎时无暇旁顾,仿佛这小天地中有独立自足之乐,此外偌大乾坤宇宙,以及个人生活中一切憎爱悲喜,都像在这霎时间烟消云散去了。纯粹的心境是凝神注视,纯粹的诗心所观境是孤立绝缘。心与其所观如鱼戏水,忻合无间。始任举二短诗为例:

君家何处住?妾住在横塘。停船暂借问,或恐是同乡。(崔颢《长干行》)

空山不见人,但闻人语声。返景入深林,复照青苔上。(王维《鹿柴》)

这两首诗都俨然是戏景,是画境。它们都是从混整的悠久而流动的人生世相中摄取来的一刹那,一片断。本是一刹那,艺术灌注了生命给它,它便成为终古,诗人在一刹那中所心神领会的,便获得一种超时间性的生命,使天下后世人能不断地去心神领会。本是一片段,艺术予以完整的形象,它便成为一种独立自足的小天地,超出空间性而同时在无数心神领会者的心中显现形象。诗的境界是理想境界,是从时间与空间中捕捉一微点而加以永恒化与普遍化。它可以在无数心灵中继续复现,虽复现而却不落于陈腐,因为它能够在每个欣赏者的当时当境的特殊性格与情趣中吸取新鲜生命。

1.阅读第一段,回答下面的问题。(每空1分,共7分)

(1)第一段阐明了诗与生活的关系,这关系应是(答案限8字以内):_______________。

(2)第一段还就诗与生活之间为什么应是这种关系作了解说,这解说是(答案限30字以内):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诗对人生世相的做法是______________(限4个字。)

(4)“正如织丝缕为锦绣,凿顽石为雕刻”句中“丝缕”“顽石”指的是__________,“锦绣”“雕刻”指的是_______________(各限4字以内)。

(5)“不即”在文中指诗________________,“不离”在文中指诗_______________(用本段中原话作答)。

2.第二段谈优秀的诗作给读者的感受,简要地说,这感受是:__________________(答案限15字以内。)(2分)

3.作者列举崔颢和王维的诗,在于说明诗的境界是由两个要素构成的,请概括说明有哪两个要素。(4分)

要素一: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要素二: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阅读第三段,概括出诗的意境的三个特点。(均限10字以内。)(6分)

5.末段以两篇诗为例说明诗人是怎样创造出一种理想境界的,那办法就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答案限25字以内。)(2分)

 

补写出下列名篇名句空缺的部分。(任选两小题。)(4分)

1.______________,端居耻圣明。______________,徒有羡鱼情。

2.风急天高猿啸哀,渚清沙白鸟飞还。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采菊东篱下,_______________。山气日夕佳,_________________。

 

共359704条记录 当前(31477/35971) 首页 上一页 31472 31473 31474 31475 31476 31477 31478 31479 31480 31481 31482 下一页 末页 转到 GO
Copyright @ 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