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试题
当前位置:首页 > 高中语文试题

填到横线上的文句恰当的一项是

崇山峻岭,比起人来,总是高大、雄伟的——人站在它面前,不过是芝麻儿。但人总是踩山于脚下,哪怕它是万山之王——珠穆朗玛峰。人,为攀登而欣喜;__________

A.山,却冥然不觉——它没有灵性的高大,不过是一堆土石。

B.山,却缄默不语——它用自己的筋骨,证明着自己的伟大。

C.山,却欣喜万分——它以为人的攀登作出贡献而自豪。

D.山,却毫不在意——它相信人永远不会征服自己的。

 

下列各句中加点成语的使用,全都不正确的一项是

①既然我们两个意见不一致,就没有必要再往一块走了,以后我们只能是秋毫无犯

②我们可以这样说,每个学生的进步,其实都离不开老师的教导,说老师劳苦功高不为过。

③一个国家只有依靠自己的实力才能屹立于世界之林,要不然只能落到人为刀俎,我为鱼肉的地步。

④小周这次获得头奖那是预料之中的事,“项庄舞剑,意在沛公”嘛!组委会的颁奖是早就谋划好了的。

⑤现在的骗术五花八门,就算炼就了孙悟空的火眼金睛,也防不胜防,当图穷匕首见的时候,早就上当受骗了,悔之晚矣。

⑥电视剧《三国演义》中,一首《赞诸葛》真是长歌当哭,如泣如诉,让人潸然泪下。

A.①②④ B.②③⑤ C.①④⑥ D.④⑤⑥

 

下列各句中加点词语,古今意义相同的一项是

A.将军战河北,臣战河南 B.沛公奉卮酒为寿,约为婚姻

C.备他盗之出入与非常 D.从此道至吾军,不过二十里耳

 

下列文言句式与其他三项不同的一项是(   )

A.若属皆且为所虏

B.客何为者

C.沛公安在

D.大王来何操

 

下列各项中,没有通假字的一项是

A. 距关,毋内诸侯

B. 旦日不可不蚤自来谢项王

C. 度我至军中,公乃入

D. 张良出,要项伯

 

下列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

A.浸渍   惩创   陨身不恤    人为刀俎 B.碟血   菲薄   赁屋授课   黯然泣下

C.杯杓   箕踞   桀骜不驯    目眦尽裂 D.寥落   莅临   戳力同心   涕泗交流

 

补写下列名句名篇中的空缺部分

(1)《纪念刘和珍君》中,鲁迅认为“真的猛士”应具备这样的精神:“______________。”

(2)《出师表》中诸葛亮劝刘禅对宫中、府中官员的赏罚要坚持同一标准:“___________。”

(3)《邹忌讽齐王纳谏》中齐威王听了邹忌的建议,发布悬赏求谏的政令后,广开言路,一开始就形成了“_____________________”的好局面。

 

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下列小题。

客舍悲秋有怀两省旧游呈幕中诸公

岑参

三度为郎便白头,一从出守五经秋。

莫言圣主长不用,其那苍生应未休。

人间岁月如流水,客舍秋风今又起。

不知心事向谁论,江上蝉鸣空满耳。

(注)大历四年(769),岑参在嘉州刺史任满后滞留蜀中。由于戎泸间受乱军阻路,只好折回成都,此诗即作于成都客舍,此时离诗人去世仅四五个月的时间。其那:怎奈。

1.下列对本诗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首联“三度为郎”“一从出守”两句自叙平生,概括了诗人的仕途经历。这里说“三”是言其为多数,且与下文“五”字不重复。

B.颈联“客舍秋风今又起”,点出题目“客舍悲秋”,写出了诗人寄居成都客舍的情景,融凄凉的情感于萧瑟的秋景之中。

C.尾联“江上蝉鸣空满耳”,以景结情,以静写动,“空满耳”的“空”是“白白的,徒然”之意。

D.本诗为诗人在成都客舍向幕中诸公倾诉情怀之作,叙事抒情,感情深沉凄切,格调慷慨悲凉,读来不禁令人唏嘘长叹。

2.本诗流露出作者哪些情感?请结合诗句进行分析。

 

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下列小题。

司马相如者,蜀郡成都人也,字长卿。少时好读书,学击剑,故其亲名之曰犬子。相如既学,慕蔺相如之为人,更名相如。以赀为郎,事孝景帝,为武骑常侍,非其好也。会景帝不好辞赋,是时梁孝王来朝,从游说之士齐人邹阳、淮阴枚乘、吴庄忌夫子之徒,相如见而说之,因病免,客游梁。梁孝王令与诸生同舍,相如得与诸生游士居数岁,乃著《子虚之赋》。会梁孝王卒,相如归,而家贫,无以自业。素与临邛令王吉相善,吉曰:“长卿久宦游不遂,而来过我。”于是相如往,舍都亭。临邛令缪为恭敬,日往朝相如。相如初尚见之,后称病,使从者谢吉,吉愈益谨肃。临邛中多富人,而卓王孙家僮八百人,程郑亦数百人,二人乃相谓曰:“令有贵客,为具召之。”并召令。令既至,卓氏客以百数。至日中,谒司马长卿,长卿谢病不能往,临邛令不敢尝食,自往迎相如。相如不得已,强往,一坐尽倾。酒酣,临邛令前奏琴曰:“窃闻长卿好之,愿以自娱。”相如辞谢,为鼓一再行。是时卓王孙有女文君新寡,好音,故相如缪与令相重,而以琴心挑之。相如之临邛,从车骑,雍容闲雅甚都;及饮卓氏,弄琴,文君窃从户窥之,心悦而好之,恐不得当也。既罢,相如乃使人重赐文君侍者通殷勤。文君夜亡奔相如,相如乃与驰归成都,家居徒四壁立。卓王孙大怒曰:“女至不材,我不忍杀,不分一钱也。”人或谓王孙,王孙终不听。文君久之不乐,曰:“长卿第俱如临邛,从昆弟假贷犹足为生,何至自苦如此!”相如与俱之临邛,尽卖其车骑,买一酒舍酤酒,而令文君当垆。相如身自着犊鼻裈,与保庸杂作,涤器于市中。卓王孙闻而耻之,为杜门不出。昆弟诸公更谓王孙曰:“有一男两女,所不足者非财也。今文君已失身于司马长卿,长卿故倦游,虽贫,其人材足依也,且又令客,独奈何相辱如此!”卓王孙不得已,分予文君僮百人,钱百万,及其嫁时衣被财物。文君乃与相如归成都,买田宅,为富人。

(选自《史记·司马相如列传》,有删改)

(注)①缪(miù):假装。②裈(kūn):裤子。

1.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 相如见而       说:通“悦”,高兴

B. 于是相如往,都亭    舍:居住

C. 长卿病不能往      谢:推辞

D. 长卿第俱临邛      如:如同

2.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都相同的一组是

A. ①故亲名之曰犬子            ②越国以鄙远,君知难也

B. ①事孝景帝,武骑常侍        ②乃装遣荆轲

C. 著《子虚之赋》            ②良入,具告沛公

D. ①卓王孙闻耻之,为杜门不出  ②未有封侯之赏,听细说

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A. 司马相如凭借资财担任郎官一职,早期侍奉不喜欢辞赋的景帝,后来到了梁国并与读书人和游说之士相处多年。

B. 王吉当时担任临邛县令,交好并帮助司马相如摆脱困境。他坚持拜访司马相如,提升了司马相如在富人心中的地位。

C. 卓王孙为临邛县富人,与程郑置办酒席款待王吉和司马相如。司马相如受邀参加宴会,他的风采倾倒满座宾客。

D. 卓文君寡居父亲家,席间偷窥并喜欢上司马相如,与其私奔成都。后来卓文君因当垆卖酒很能吃苦感动父亲而得到资助。

4.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会梁孝王卒,相如归,而家贫,无以自业。

(2)文君夜亡奔相如,相如乃与驰归成都,家居徒四壁立。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飞来的木桶

高军

1939年冬天,沂蒙山区比往年冷得多。这样的气候对患有肋膜炎的徐向前来说是很不舒服的。部队很快就要从东高庄村移防了,一有空闲徐向前总是到老百姓家里多转一转。

这天他和警卫员随意走进了麻其老人家中,老人正坐在被窝里取暖。麻其想从床上起来,徐向前赶紧上前一步,按住了他:“大爷,够冷的哈。”徐向前觉得那破被子薄薄的,仅有很少的一点暖意,“你就坐在被窝里,咱们拉拉呱。”说着,他把自己披的大衣脱下来,盖在了麻其的薄被子上面。警卫员想阻止,徐向前摆手阻止他说下去:“咳,咳,你出去吧,我和大爷说说话。”

麻其心中一热,眼睛有些湿润起来。徐向前倾着身子,拉着他那粗糙的手与他家长里短地说着话。麻其看徐向前嘴唇有些发青,想把大衣让他披上。徐向前用力制止了:“大爷,这是送给你的。”

告辞的时候,麻其还是起来了,徐向前赶紧给他披上大衣,拉了拉领子:“这样会暖和一点,别送了,有空我再来看你……”

拐过院子墙角的时候,警卫员突然对徐向前小声说:“首长,大爷家的木桶盛的水不易上冻,咱们饮马用的铁桶,太容易冻实心了,要是……”徐向前摆摆手制止了他,大步向前走去。

这些天天气太冷了,饮马水很快就被冻住了,冻实的冰块倒都倒不出来,非常麻烦,警卫员打的小九九是想要麻其家的木桶,但看到徐向前很坚决地摆了手,知道没有戏了也就打消了这一念头。

可是说来也奇怪,第二天警卫员在大门楼下发现了一只不知道从哪里飞来的木桶,他高兴地拿着去井上打满水,提回来就放到了马头前面。他站在一边,高兴地观察着,马悠闲地喝几口水,偶尔抬起头来看他一眼,温驯的眼睛中好像充满感激之情。

“怎么回事儿?”警卫员转眼一看,是徐向前来了,正用严厉的眼光逼视着自己,食指直直地指着木桶。“我、我……”警卫员正想解释,被徐向前毫不客气地打断了,“我什么我,赶紧给麻大爷送回去。”警卫员想,肯定是自己昨天说的话让大爷听见了,大爷知道咱们的军队不拿群众一针一线,所以偷偷把木桶给送过来了。于是赶紧倒掉水,提起来就小跑着去了。

徐向前在军用地图前思考着,时而也会用手在上面指点比画一下。不一会儿,警卫员提着空空的木桶慢吞吞地回来了。

徐向前转回身来:“怎么回事儿?”

警卫员汇报说:“麻其大爷家的木桶还好好地在家里呢,他根本不承认这是他家的木桶。”徐向前自言自语道:“难道是长着翅膀自己飞来的?”警卫员赶紧接上说:“我什么异常情况也没有发现,什么动静也没听到,早晨起来大门楼下就发现了这只木桶,说不定就是自己飞来的呢。”徐向前瞪了他一眼,他赶紧住了嘴。徐向前又问道:“老人家怎么说的?”警卫员小声说道:“大爷说,找不到主儿就先用着呗。”徐向前嘱咐道:“先注意观察情况吧,看到底是谁给咱送来的,然后再做处理。”警卫员出去了,徐向前又皱着眉头想了一会儿,摇摇头又回到了地图前面。

又过了一天,一切都已收拾整齐,部队就要出发。徐向前让警卫员提起两个铁筲桶,招呼说:“走吧。”警卫员有些疑惑,但还是听话地紧跟上了脚步。

他们再次来到了麻其家的小院子,麻其看着警卫员提的铁筲桶,问道:“这个……”徐向前用一只手揽着麻其的肩:“天气太冷了,咱们屋子里说话吧。

坐下后,徐向前说道:“麻大爷,部队马上就要出发了,我们过来向你告个别,再来看看您老人家哈。”麻其说:“别见外啊,你送我的棉大衣可暖和了。”徐向前说:“前天早上,我那里突然飞去了一只木桶,我用来饮马可好用了,特別是这大冷天。可是,你说说它会长翅膀吗?怎么就会飞了去呢?”麻其呵呵一笑:“山里奇事多,长翅膀也是有可能的。”徐向前用舒缓的语调深情地说道:“玩笑话咱就不多说了,得道多助,失道寡助啊,这说明我们的军队是得到了拥护和支持的,我们深深感谢父老乡亲们的大力支持啊。大爷啊,我有了那飞来的木桶,这两个铁筲桶也就用不着了,想着送给你哈。”麻其摇头:“这不行这不行。”徐向前笑了笑:“这也能给我们行军减轻一些负担啊。”麻其嗫嚅着:“你看看你看看,这刚送了我大棉袄,怎么能再要这个啊?”徐向前说:“不是说军民一家吗?咱们就别分你我了好不?”

1.下列对小说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 文中“首长,大爷家的木桶盛的水不易上冻,咱们饮马用的铁桶……”一句看似不经意的话,实则是全文叙事的转折点。

B. 文章开头交代沂蒙的天气状况,既交代了故事发生的背景,同时为下文徐向前将身上大衣赠送给麻其作铺垫。

C. “你说说它会长翅膀吗?怎么就会飞了去呢?”文中连用两个问句,刻画出了徐向前对木桶来历感到困惑的心理。

D. 伏笔是小说常用的手法,如文中“徐向前让警卫员提起两个铁筲桶”就为下文将铁筲桶送给麻其埋下了伏笔。

2.文中画线句子运用了哪些描写方法?起到了怎样的表达效果?

3.简要分析“木桶”这一事物在文中的作用。

 

共359704条记录 当前(2568/35971) 首页 上一页 2563 2564 2565 2566 2567 2568 2569 2570 2571 2572 2573 下一页 末页 转到 GO
Copyright @ 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