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试题
当前位置:首页 > 高中语文试题

下面句中标点符号的使用,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带工的老板或者打杂的拿着一叠叠的“打印簿子”,懒散地站在正门出口——好像火车站轧票处一般的木栅子的前面。

B.可是,结论呢?用温情主义吗?不,不!他们所采用的方法,只是用廉价而没有“结合力”的“包身工”来替代外头工人而已。

C.当时,她在想什么呢?现在她在这堵奥斯维辛集中营遇难者纪念墙上,又在想什么呢?

D.科学家们经过多次讨论,反复论证,对中国载人航天发展的途径逐渐达成了共识:从载人飞船起步。

 

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

A.综艺节目《中华百家姓》用姓氏做纽带,以亲情和地缘的家族文化为载体,激活了全体华人对中华民族和中华文化的共同情感。

B.各成员国强调,要发挥联合国在国际关系中起核心协调作用,维护世界和平,在国家平等关系的基础上,促进双边和多边合作不断发展。

C.我国交通部拟于今年出台更为严格的《中华人民共和国道路交通安全法》,继续加大对开车使用手机的处罚,以期尽快纠正这一驾车恶习。

D.中国科协召开纪念钱学森诞辰100周年大会,通过缅怀钱学森与科协的点滴过往,号召广大科技工作者继承、学习其科学精神,为中国科技事业贡献力量。

 

依次填入下列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  )

①“钢笔时代”没落,家长    孩子用中性笔容易写错字。

②将近60米高的火箭    在活动发射平台上移动,要求风速不能超过每秒8米,风速过大可能让火箭失去平衡,后果不堪设想。

③中国作为世界上第二大汽车消费市场,其发展速度之快,令世人    

A.抱怨  树立  瞩目 B.抱怨  竖立  瞩目

C.报怨  树立  注目 D.报怨  竖立  注目

 

依次填入下面文段中横线上的词语,恰当的一项是

十一年前内外棉的顾正红事件,________是五年前的“一·二八”战争之后,东洋厂________这种特殊的廉价“机器”的需要突然地增加起来。据说,这是一种极合经济原理和经营原则的方法。有引号的机器,终究________血肉之躯。________当超过了“外头工人”(普通的自由劳动者)忍耐的最大限度的时候,他们往往会很自然地想起一种久已遗忘了的人类所该有的力量。

A. 所以   尤其   对于   还是

B. 对于   尤其   还是   所以

C. 还是   尤其   对于   所以

D. 尤其   对于   还是   所以

 

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  )

A.钮扣  抱怨  新纪元  横七竖八

B.殴打  揩油  倒记时  不假思索

C.漂泊  乾坤  水龙头  安部就班

D.横亘  辉映  橘红色  一鼓作气

 

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读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

A.(niànɡ)       扎(zhēnɡ)      包身()       里外合(yīnɡ)

B.内(fèn)         跚(pán)        木子(zhà)      三二错(chā)

C.(suō)         主(jiǎo)        练习簿()      人飞船(zài)

D.杂(záo)         媚(chǎn)       着气(bǐnɡ)     蒙细雨(ménɡ)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700字的文章。

不久前,微信朋友圈流行着这样一个故事:

一个小男孩和一个小女孩在玩耍。小男孩收集了很多石头,小女孩有很多的糖果。

小男孩想用所有的石头与小女孩的糖果做个交换,小女孩同意了。小男孩偷偷地把最大和最好看的石头藏了起来,把剩下的给了小女孩。而小女孩则如她允诺的那样,把所有的糖果都给了小男孩。

那天晚上,小女孩睡得很香,而小男孩却彻夜难眠。他始终在想:小女孩是不是也跟自己一样,藏起了很多糖果?

要求: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脱离材料内容或含意的范围作文,不要套作,不得抄袭。

 

补写出下列名篇名句的空缺部分。

(1)______________,而不知其所止;飘飘乎如遗世独立 ,___________。(苏轼《赤壁赋》)

(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各抱地势,钩心斗角。(杜牧《阿房宫赋》)

(3)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以尔车来,以我贿迁。(《诗经·卫风·氓》)

(4)______________,申之以孝悌之义,___________________。(《孟子·寡人之于国也》)

(5)青泥何盘盘,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以手抚膺坐长叹。(李白《蜀道难》)

 

阅读下面一首宋诗,回答

乡思

李觏

人言落日是天涯,望极天涯不见家。

已恨碧山相阻隔,碧山还被暮云遮。

1天涯一词在前两句中反复出现,请说出两个天涯各指什么。

2古诗中有无理而妙的评论语,请结合三、四两句作简析。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小题。

唐介,字子方,江陵人。知莫州任丘县,当辽使往来道,驿吏以诛索破家为苦。介坐驿门,令曰:“非法所应给,一切勿与。稍毁吾什器者,必执之。”皆帖伏以去。沿边塘水岁溢,害民田,中人杨怀敏主之,欲割邑西十一村地猪①涨潦,介筑堤阑之,民以为利。通判德州,转运使崔峄取库绢配民而重其估。介留牒不下,且移安抚司责数之。峄怒,数驰檄按诘,介不为动。既而果不能行。

入为监察御史里行,转殿中侍御史。张尧佐骤除宣徽、节度、景灵、群牧四使,介与包拯、吴奎等力争之,又请中丞王举正留百官班庭论,夺其二使。无何,复除宣徽使、知河阳。介谓同列曰:"是欲与宣徽,而假河阳为名耳,不可但已也。"而同列依违,介独抗言之。仁宗谓曰:“除拟本出中书。”介遂劾宰相文彦博守蜀日造间金奇锦,缘阉侍通宫掖以得执政今显用尧佐益自固结请罢之而相富弼又言谏官吴奎表里观望语甚切直。帝怒,却其奏不视,且言将远窜。介徐读毕,曰:“臣忠愤所激,鼎镬不避,何辞于谪?”帝急召执政示之曰:“介论事是其职。至谓彦博由妃嫔致宰相,此何言也?进用冢司,岂应得预?”时彦博在前,介责之曰:“彦博宜自省,即有之,不可隐。”彦博拜谢不已,帝怒益甚。梁适斥介使下殿,修起居注蔡襄趋进救之。贬春州别驾,王举正言以为太重,帝旋悟,明日取其疏入,改置英州,而罢彦博相,吴奎亦出。又虑介或道死,有杀直臣名,命中使护之。梅尧臣、李师中皆赋诗激美,由是直声动天下,士大夫称真御史,必曰唐子方而不敢名。

(注):①猪,同“瀦”,水停聚处。

1.对下列句子中的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帖伏以去     帖伏:顺从。伏,通“服”。 B.峄怒,数驰檄按诘    按诘:诘责质问。

C.而同列依违     依违:犹豫不决,模棱两可。 D.岂应得     预:预先

2.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不相同的一项是

A.驿吏诛索破家为苦       暴霜露,斩荆棘,有尺寸之地

B.改置英州,罢彦博相     积善成德,神明自得

C.介论事是职             余嘉能行古道,作《师说》以贻之

D.却其奏不视,言将远窜   燕赵处秦革灭殆尽之际,可谓智力孤危。

3.下面句子的句式与其他三项不同的一项是

A.知莫州任丘县。 B.介筑堤阑之,民以为利。

C.入为监察御史里行,转殿中侍御史。 D.驿吏以诛索破家为苦。

4.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从文中可以看出,统治集团内部不乏种种卑劣行径,有的人明哲保身,不敢直言,有的人通过不正当手段谋一己之利,相比之下,唐介的精神更显得可贵。

B.唐介是刚直不阿,不畏权势的谏官,他对张尧佐为笼络同党突然任命四个地方官的行为据理力争,毫不考虑个人的安危。

C.皇帝虽几次发怒,但在理智上不能不承认唐介是尽到了职守,还是接受了谏议,直臣取得了最后的胜利。

D.唐介的时代,朝庭里仍有些秉公无私的官吏,他们或据理力争,或揄扬直臣,表现了正气,这也是皇帝最终肯定了唐介的原因之一。

5.用“/”给文章划波浪线的部分断句。

缘 阉 侍 通 宫 掖 以 得 执 政 今 显 用 尧 佐 益 自 固 结 请 罢 之 而 相 富 弼 又 言 谏 官 吴 奎 表 里 观 望 语 甚 切 直

6.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⑴介留牒不下,且移安抚司责数之。

⑵又虑介或道死,有杀直臣名,命中使护之。

 

共359704条记录 当前(2491/35971) 首页 上一页 2486 2487 2488 2489 2490 2491 2492 2493 2494 2495 2496 下一页 末页 转到 GO
Copyright @ 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