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试题
当前位置:首页 > 高中语文试题

阅读下面文字,按要求作文。

有三个人流落到一个荒岛上,突然天降大雨。

甲说:“荒岛之上,没有地方可以躲雨,何必奔逃,徒劳无功。”便泰然处之,静静地呆在原地。

乙说:“荒岛这么大,也许其他地方并没有下雨,依我看,不如四处找找。”于是,不辞辛劳,到处寻找没有下雨的地方。

丙说:“静坐无聊,奔走无益,何不雨中漫步,享受自然妙趣。”便慢悠悠地在雨中行走。

在生活中,我们常常会遇到一些类似的情况。这三个人的言行,引发了你怎样的思考?

请写一篇议论文,谈你的观点。要求:立意自定,自拟题目,不少于800字。

 

下列有关文学常识的表述,不恰当的一项是

A.词起于隋唐,盛于宋,又叫诗余、曲子词。按照字数,可分为小令、中调、长调。“沁园春”是词牌名,“长沙”是题目。

B.夏衍,优秀剧作家,杰出的新闻记者。主要作品:剧本《法西斯细菌》《赛金花》《上海屋檐下》。

C.荀子,名况,战国末期赵国人。人尊称其荀卿,先秦法家学派代表人物之一。作品《荀子》,为荀子与其门人所著。主张性恶论,认为“人定胜天”。

D.韩愈,字退之,唐代文学家、思想家,自谓郡望昌黎,故称韩昌黎,与柳宗元共同倡导古文运动,主张“文以载道”。谥“文”,人称“韩吏部”、“韩文公”。

 

依次填入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组是

“中国结”的全称是“中国传统装饰结”,   ▲      ▲      ▲      ▲  

   ▲   。此外,绳结还被应用在人们的衣着、佩饰上,因此绳结也是中国古典服饰的重要组成部分。

①人们很早就开始用绳结装饰器物,为绳结注入了美学内涵

②当时的绳结是人们日常生活中的必备用具

③“中国结”的起源可以追溯到上古时期

④它是中华民族特有的一种手工编织工艺品,具有悠久的历史

⑤同时也具有记载历史的重要功用,因而在人们心目中很神圣

A. ③②④⑤① B. ④③②⑤① C. ③①②⑤④ D. ④①③②⑤

 

下列交际用语使用不得体的一项是(    )

A.近日拜读了你的大作,我心中顿有一种大彻大悟之感。

B.您大驾光临,顿使寒舍蓬荜生辉。

C.仁兄初次惠临舍下,小弟招待多有不周,还望海涵。

D.家母最近身体有点贵恙,希望你们不要叨扰她老人家。

 

对下列各句所使用的修辞手法判断正确的一组是

①迷迷蒙蒙的雨,使得雨巷宛如一位蒙上面纱的少女。

②他肚里有墨水儿,脑瓜又活,看个文件什么的,都比别人理解快。

③沉默啊,沉默啊!不在沉默中爆发,就在沉默中灭亡。

④蓝色的火苗舔着锅底,锅内热气腾腾。

A.比喻 借代 反复 比拟 B.拟人 借代 排比 比拟

C.比喻 借喻 反复 拟人 D.拟人 借喻 排比 拟人

 

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教材的难易程度是评判教材好坏的重要标准之一,在一定程度上代表了一个国家教育发展的水平,关系到人才培养目标和民族整体素质。

B.打击和防范暴恐活动,必须标本兼治:一方面要全面加强社会的整体防控,打一场反暴恐的人民战争;另一方面要高举法治旗帜,保持严打高压的态势。

C.在组织今年科技周活动的过程中,在展览内容、活动形式和宣传推广等方面都力求出新出彩,以充分体现科技创新对实现“中国梦”的强大推力。

D.某人才招聘网近日发布的调查显示,超过七成以上的用人企业不会优先录用“海归”。成本太高、容易跳槽是用人者拒绝“海归”的主要原因。

 

在下面一段话的空缺处依次填入词语, 最恰当的一组是

诞生于西方的歌剧传入中国在其生根生长的过程中面临着“       ”的困境。编剧在对作品 进行本土化         时,既尊重汉语四声规律, 依字行腔, 又追水抒情性和音乐性的和谐统一,从而 使得作品        地展现了中国歌剧的民族特色

A. 橘生淮北则为枳   创造     酣畅淋漓

B. 东方不亮西方亮   创造     淋漓尽致

C. 东方不亮西方亮   改造     酣畅淋漓

D. 橘生淮北则为枳   改造     淋漓尽致

 

阅读语段,完成各题。

在这千万被饲养者中间,没有热,没有希望,没有光,没有温情……没有法律,没有人道。这有的是烂熟了的20世纪的技术、机械、体制和这种体制忠实服务的16世纪封建制度下的奴隶!

1.画横线句子排序正确的一项是(    )

A.没有希望,没有热,没有光,没有温情

B.没有热,没有光,没有希望,没有温情

C.没有光,没有热,没有温情,没有希望

D.没有温情,没有热,没有希望,没有光

2.对加下划线句子修改正确的一项是(    )

A.这有的是20世纪的烂熟了的技术、机械、体制和对这种体制忠实服役的16世纪封建制度下的奴隶!

B.这有的是20世纪的烂熟了的技术、机械、体制和这种体制忠实服役的16世纪封建制度下的奴隶!

C.这有的是烂熟了的20世纪的技术、机械、体制和对这种体制忠实服役的16世纪封建制度下的奴隶!

D.这有的是20世纪的烂熟了的技术、机械、体制和对这种体制忠实服务的16世纪封建制度下的奴隶!

 

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沁园春·长沙》中毛泽东向广阔无垠的大地发问谁是主宰你消长兴衰的真正主人的句子是:“___________。”

(2)徐志摩的《再别康桥》中,写诗人悄悄别离康桥时的苍凉与无奈,静思默想的用无声把这种心情推向极致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

(3)《荆轲刺秦王》中表现宾客同仇敌忾的画面的句子是:“_______,发尽上指冠。”

(4)《论语》中孔子用“___________”回答了子贡提出的“孔文子何以谓之文”的问题。

(5)真的猛士,__________

(6)在《陋室铭》中,刘禹锡描写了陋室的雅致环境和闲适生活,并以“______”为例,证明这样的陋室一点儿也不简陋。

 

阅读下面诗歌,完成后面各题。

采桑子.重阳①

毛泽东

人生易老天难老,岁岁重阳。今又重阳,战地②黄花③分外香。

一年一度秋风劲,不似春光。胜似春光,寥廓江天万里霜。

一九二九年十月

(注)①重阳:阴历九月初九为重阳节。因“九”是阳数,两阳相重,故名。②战地:指战场。③黄花:指野菊花。《礼脍》:“鞠有黄华。”鞠,古“菊”字。黄华,即黄花。后人称菊花为黄花。

1.下面对本词的理解分析不当的一项是( )

A.本词情感基调是叹老怀悲,蹉跎岁月,虚掷光阴 。

B.本词艺术手法之一是寓情于景,情景交融。

C.本词表现了毛泽东在革命初期虽屡遭挫折,但仍然信念坚定、坚持斗争并不断取得胜利,表现了诗人高度的革命乐观主义精神。

D.本词突出的写作特点是以“易老”“难老”和“不似”“胜似”两组矛盾的事物作比,抒发感情,表现主题。

2.词的上片写了什么?表达了词人什么样的心情?

 

共359704条记录 当前(2481/35971) 首页 上一页 2476 2477 2478 2479 2480 2481 2482 2483 2484 2485 2486 下一页 末页 转到 GO
Copyright @ 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