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试题
当前位置:首页 > 高中语文试题

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文后小题.

流年(节选)

彭学明

我家的吊脚楼,是隐没在一片翠竹丛中的。

竹,是湘西最常见的植物,竹在湘西,最受欢迎。正像一粒火可以燎原一样,一根竹可以发遍千山。它预示着兴旺的人丁,预示着蓬勃的生命,预示着财源的茂盛。因此房前养鱼,屋后栽竹,是湘西人最乐意做的美差。

我家的竹,是母亲和妹妹在修了小屋后栽的。那年,母亲从一个亲戚家挖来两根楠竹栽下,第二年,就变几十根了,第三年,就变几百根了。转眼,就是绿蒙蒙的,一大片了。风一吹,绿意一片片招摇,一片片倒伏,绿色的声音从屋顶上沙沙响过。茂密的绿色,生长出茂密的诗意,温柔而坚挺。坚挺的是齐刷刷拔地而起的身姿,温柔的是整齐齐俯首而立的头。阳光落在翠竹上,阳光是绿的。鸟翅落在翠竹上,鸟翅是绿的。母亲和妹妹的歌声落在翠竹上,母亲和妹妹的歌声是绿的。霞光烧过的时候,母亲和妹妹,总会坐在吊脚楼的坪院里,看绿竹枝头百鸟跳跃,听绿竹枝头百鸟和鸣。那被霞光和绿色染过了的鸟声,一声比一声脆,一声比一声甜。特别是一场春雨过后,当竹笋像诗歌一样,从竹林里密密麻麻地冒出来时,母亲和妹妹听得到竹笋破土的声音,听得到诗歌激动的喘息。那诗尖尖的,小小的,一圈一圈、一寸一寸地从地里旋出来,带着一点点叶芽,含着一点点嫩壳,像成千上万只鸟嘴,对着蓝天,唧唧合唱。

我家的吊脚楼,建起来很简单,也就是在小木屋的两头,各接了一排厢房。也就是说,两头各接了两间悬空和吊脚的楼房。小草一样的母亲,被生活的大山重压了一辈子,她也该在宽敞的吊脚楼里,轻松而敞亮地过她的晚年了。

像一个抱着双手,单腿独立,靠在墙上,望着远方的思想者,我家的吊脚楼,也正背依青山绿水,默默凝望。凝望沧桑的岁月,凝望新生的希望,凝望母亲远去的凤凰。是的,母亲像凤凰一样远去了,母亲的吊脚楼却地久天长地留了下来。吊脚楼的一些章节,吊脚楼的一些画面,吊脚楼的一些质地,都带着母亲的体温,在民间闪光。

开始,我家的木窗都是简单地把十几根木条,一根一根整齐地隔开,留出空隙,透出光亮。母亲从外面请来最好的木匠,把窗子和门,都重新改成花格的,雕上花鸟虫鱼、飞禽走兽,刻上神话传说、民间故事。把呆头呆脑的木头,硬是变成了一本有生命、生活、生气及艺术的活画图。你看,门框上刻着的草地和树丛里,有一只鹿,有一群蜂,有一只猴浑然地连在一起,那意思是一路封侯;门板上的一株腊梅怒放着,有一只喜鹊停在梅梢,就是   A    。而窗格上雕刻的鲤鱼、雄鸡、牡丹、百合、蔬菜、瓜果等万事万物,都栩栩如生地表达着年年有余、百年好合等吉祥的愿望。母亲,真是人间最伟大的写手,任何作家艺术家,都在母亲富于诗意的想象里,   B   

吊脚楼下悬空的两个厢房里,母亲在一个厢房安上了碓、磨,在一个厢房堆放着杂物和柴火。久而久之,那里就成了母亲另一个劳作的空间。舂碓时,一只脚在踏板上使劲一踏一放,碓头就高高扬起,高高落下。人在踏板上起起伏伏,谷在碓窝里越舂越烂。把舂烂的谷米在筛子里一筛,壳是壳,米是米,干干净净。母亲舂碓时,还拿着一根长长的竹篙,竹篙上装着一把弯弯的棕树叶杆子,边春边用竹篙搅拌碓窝里的谷米,以便受力均匀,把所有的谷米都舂到。母亲在踏板上左右摇晃的身影,母亲边踩踏板边搅匀谷米的姿势,是那么的协调,那么的匀称,那么的优美,简直就像一个天才的舞蹈家,在跳一种别开生面的劳动舞。是的,这是劳动,这是舞蹈,这是母亲的劳动、母亲的舞蹈,是母亲奉献给世界的最质朴伟大的舞蹈。其实,母亲又何止是一个天才的舞蹈家?她脚下踩着的那个踏板不是一把琴吗?她手里拿着的那根竹篙不是一张弓吗?她一弹一拨的声响,不是世界上最动听的音乐吗?母亲,是世界上最伟大的乡村音乐演奏家!

母亲就在这样的舞蹈和音乐里变老变瘦,我们就在这样的舞蹈和音乐里变美变俊,日子就在这样的舞蹈和音乐里变富变好。从流浪的屋檐,到暂住的油坊,从简单的仓库,到温馨的小木屋和宽敞的吊脚楼,我历经艰辛而终获幸福的家,像小小的一滴水,反射着时代的光辉;我看似奇崛但却快乐的平民生活,像淡淡的一点绿,映衬着这个时代的底色。时代在变,家也在变。家,国,和时代,是一根血脉上的同一个细胞,相亲相爱,相生相息。正像老母亲说的,好的国家社会,好的时代年头,都被我们赶上了,还有什么不满意的?
1.赏析第3段划线句的表达效果。
2.第6段两处空格应该填入的成语分别是:

A                    B
3.吊脚楼是作者描述的重点,对此分析不恰当的两项是

A.第1段独句成段,点出了我家的吊脚楼的位置,创设意境,引起注意。

B.第2.3段描写我家的竹,翠绿而生机勃勃,衬托了吊脚楼的美好。

C.第4段中划线的也就是一词表明我家吊脚楼的搭建十分容易。

D.第6段详写了门上的雕刻,意在突出母亲对儿女封侯的渴望。

E.第7段描写了母亲在吊脚楼下的厢房里劳作的场景,朴素而富有诗意。

F.第8段表明我家的生活越变越好,宽敞的吊脚楼是母亲晚年的安身之所。
4.在第⑥⑦段中,作者都将母亲比作了艺术家,在内容和感情上有什么不同吗?请对此加以分析。
5.文章题目为《流年》,但是这个词在文中并未出现,作者为什么以此为题?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文后小题。

哲学精神为主导的山水画传统

汪为胜

闪烁着中国文化光辉的传统哲学在相当程度上是与中国山水画结缘的。儒家孔子说过:知者乐水,仁者乐山;知者动,仁者静。这是首次用哲学审视山水,体现了的辩证关系。道家老子性爱山水,崇尚自然,用山水寓意的法则和规律。在《老子》中我们经常会看到自然景物的人格化描写,在老子的眼里,人与自然山水都是道的化生,从自然本性上来说是一样的。这一思想对后来中国山水艺术创作模式与美学思想产生了直接的重要影响。庄子学说超逸现实,他宣称:天与我并生,而万物与我为一。庄子的观点是,天地造物,随其剪裁,任其分合,无论春夏秋冬,还是南北山水,自然景物皆可自由组合。他的这一思想观念将事实的表象内化为了物我合一的精神山水

中国历代画论中,或多或少地渗透着以中国哲学精神为主导的山水画传统的阐述,也正是这些画论运用哲学精神提出了有关山水画的要求,诸多山水画大师都善于将哲学精神运用到山水画的创作中。

五代荆浩是用老庄哲学来进行山水画创作的亲躬实践者,强调在绘画中思而取物之真,去粗取精,去伪存真。而致力于南方山水创作的董源,专注于江南丘陵溪流、重汀绝岸、林霏烟云的表达,其山水画作平淡天真,流露出了浓厚的高隐成分,这正是道家宣扬的出世隐居态度。道家之学滋养成长起来的郭熙,在《林泉高致》中提出平远、高远、深远的三远法。在他看来,是一种飞越与延伸,有着一片化机,苍苍茫茫,无边无际,只有这样才能渐入的境地、的境地、的境地,使自己精神世界是得到升华,达到登高山则情满于山,临沧海则意溢于海的创作境界。这是哲学精神影响郭熙写意性山水的结果。宋米芾认为绘画的功用是自适其志,不应是装点世俗的工具。他喜好南方轻墨浅岚的山水,米氏云山是他追寻道家平淡天真理想的最终选择和归宿。元四家之一的倪瓒,主张绘画就是为了写胸中之逸气。古代先贤很智慧的地方就是,认为人的情感、智理、知觉记忆所发出之处并不是脑,而是心得思维。老子以气入手探讨万物起源,庄子讲人之生为气,人之存为气,达到最高境界亦为气。故而,宋代苏轼提出士人画主张,认为绘画应取其意气所到。倪瓒所提到的逸气说,与苏轼的观点皆受道学的影响,表现出文人画家精神净化之美的审美心理建构。明董其昌受儒、道、禅思想影响很重,他的山水画论文常用古典哲学相喻,他笔下的山水,构图力为抓住这一特征,总是近处坡岸丛林,中景山峦草屋,远景高峰危岩。以披麻用笔,轻松、柔和,毫无觚棱钩角刻露之痕,这是道家坚强者死之徒,柔弱者生之徒思想作用的结果。他用墨虚淡、柔和、软秀,也是道、禅提倡的柔、弱、虚、淡、不争、处下影响下的结果。

中国山水画的核心思想是哲学精神,这是前人用智慧为我们留下的一笔宝贵财富,需要认真研究。倘若我们鄙之弃之,遗失殆尽,未来中国画的发展将会失去中国精神,成为没有核的泡沫气体,我们将为之付出代价。

(选自2013年2月28日《美术报》,有删改)
1.下列关于影响中国山水画的哲学精神的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A.孔子首次用哲学眼光来审视山水,提出了知者乐水,仁者乐山;知者动,仁者静的创作主张。

B.老子认为人与自然山水都是道的化生,本性相同,这成为后世山水艺术创作模式与美学思想的重要内容。

C.庄子认为春夏秋冬、南北山水的景物都可以自由组合,这是一种把事实表象内化为精神山水的思想观念。

D.哲学精神在古代许多山水画大师的创作中都有体现,所以历代画论都是以中国哲学精神为主导的山水画传统的阐述。
2.对相关画家创作特点的认识,下列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荆浩是用老庄哲学精神创作山水画的开创者,他的创作以山水寓意道的法则和规律,强调在绘画中去粗取精,去伪存真。

B.董源深受道家出世的思想影响,他笔下的江南山水,丘陵溪流、重汀绝岸、林霏烟云,风格平淡天真,有深厚的高隐成分。

C.郭熙认为是一种飞越与延伸,才能渐入”“”“的境地,精神世界方可升华,这是道家思想的体现。

D.董其昌的山水画构图强调,近处坡岸丛林,中景山峦草屋,远景高峰危岩,用笔轻松、柔和,这是道家思想作用的结果。
3.下列理解和分析,符合原文内容的一项是(   

A.老子、庄子都对极为推崇,他们的主张体现了古代先贤认为心得思维产生于人的情感、智理、知觉记忆这一智慧。

B.宋代文人画家颇受道家思想影响,苏轼提出的士人画就是一种写实性山水画作,表现出文人画家精神净化之美的审美心理建构。

C.中国古代山水画用笔轻松、柔和,用墨虚淡、软秀,这是道、禅提倡的柔、弱、虚、淡、不争、处下对创造者影响的结果。

D.哲学精神是笔宝贵财富,是山水画中国精神的灵魂,今天的创作如果抛弃这一传统,一味求新求变,后果难以想象。

 

在横线上填写诗文原句(限选其中4题)。

蚓无爪之利,    ,上食埃土,       ,用心一也。    (《荀子劝学》)

时维九月,序属三秋。                         (王勃《滕王阁序》)

五步一楼,十步一阁                          (杜牧《阿房宫赋》)

满地黄花堆积                                  (李清照《声声慢》)

四十三年,                 (辛弃疾《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

 

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文后小题。

流莺

李商隐

流莺飘荡复参差,度陌临流不自持。

巧啭岂能无本意,良辰未必有佳期。

风朝露夜阴晴里,万户千门开闭时。

曾苦伤春不忍听,凤城何处有花枝?

【注】此诗大约是李商隐从桂管观察使幕(佐助人员)返京暂充京兆府掾属(佐助人员)时所作。

流莺这一形象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飘荡”“参差等词语表现了流莺不停地漂泊辗转的样子。

B.巧啭表明流莺歌唱圆转流美,充满了对良辰佳期的期盼。

C无论风朝露夜,还是阴晴,流莺以啼鸣实现了本意

D流莺不但无计留春,而且连暂时栖息的一处花枝也无从寻找。

诗人托流莺以寓怀,抒发身世之感,结合全诗,简要赏析。

诗人在诗歌中借物咏怀、托物言志,类似手法的作品你读过很多了,请你另外选择一物进行描绘,并以之抒发自己的思想感情。(不少于200字)

 

用斜线(/)给下面文段中画线句子断句。

王右军年减十岁时,大将军甚爱之,恒置帐中眠。大将军尝先出,右军犹未起。须臾钱凤入,屏人论事,都忘右军在帐中,便言逆节之谋。右军觉既闻所论知无活理乃剔吐污头面被褥诈孰眠敦论事造半方意右军未起相与大惊曰不得不除之及开帐乃见吐唾从横信其实孰眠于是得全。于时称其有智。

——《世说新语》

 

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文后小题。

温造,字简舆。性嗜书,不喜为吏,隐王屋山。寿州刺史张建封闻名,书币招礼,造欣然曰:可人也!往从之。建封虽咨谋,而不敢以职事。及节度徐州,造谢归下邳,慨然有高世心。建封恐失造,因妻以兄子。

时李希烈反,攻陷城邑,天下兵镇阴相撼,逐主帅自立,德宗之。以刘济方纳忠于朝,密诏建封择纵横士往说济,佐其必。建封强署造节度参谋,使幽州。造与济语未讫,济俯伏流涕曰:僻陋不知天子神圣,大臣尽忠,愿率先诸侯效死节。造还,建封以闻,诏驰驷入奏。天子爱其才,问造家世及年,对曰:臣五世祖大雅,外五世祖李,臣犬马齿三十有二。帝奇之,将用为谏官,语泄乃止。复去,隐东都。

长庆初,以京兆司录为太原幽镇宣谕使,召见,辞曰:臣,府县吏也,不宜行,恐四方朝廷。穆宗曰:朕东宫时闻刘总,比年上书请觐,使问行期,乃不报,卿为我行喻意,毋多让。因赐绯衣。至范阳,总橐郊迎。造为开示祸福,总惧,矍然若兵在颈,由是籍所部九州入朝。还,迁殿中侍御史。

兴元军乱,杀节度使李绛,众谓造可夷其乱,文宗亦以为能,乃授检校右散骑常侍、山南西道节度使,许以便宜从事。帝虑劳费,造曰:臣计诸道戍蛮之兵方还,愿得密诏受约束,用此足矣。许之。命神策将董仲质、河中将温德彝、邰阳将刘士和从造。而兴元将卫志忠、张丕、李少直自蜀还,造喻以意,皆曰:不敢二。乃用八百人自从,五百人为前军。既入,前军呵护诸门。造至,欲大宴,视听事,曰:此隘狭,不足飨士。更徙牙门。坐定,将卒罗拜,徐曰:吾欲闻新军去主意,可悉前,旧军无得进。劳问毕,就坐,酒行,从兵合,卒有者,欲引去,造传言叱之,乃不敢动。即问军中杀绛状,志忠、张丕夹阶立,拔剑传呼曰:悉杀之!围兵争奋,皆斩首,凡八百余人。亲杀绛者,醢之;号令者,殊死。取百级祭绛,三十级祭死事官王景延等,余悉投之汉江。监军杨叔元拥造靴祈哀,造以兵卫出之。诏流康州。叔元,始激兵乱者也,人以造不戮为恨。以功加检校礼部尚书,赐万缣赏其兵。

后入为兵部侍郎,以病自言,出东都留守。卒,年七十,赠尚书右仆射。

(选自《新唐书》,有删节)

【注】驷,此指驿马。醢古代的一种酷刑,把人杀死后剁成肉酱。
1.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而不敢以职事      縻:束缚

B.逐主帅自立,德宗   患:以……为担忧

C.恐四方朝廷       易:轻视

D.卒有者,欲引去     觉:睡觉
2.下列各句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都相同的一组是(   

A.寿州刺史张建封闻其名   帝虑其劳费

B.臣犬马之齿三十有二    造传言叱之,乃不敢动

C.将用为谏官,以语泄乃止  长庆初,以京兆司录为太原幽镇宣谕使

D.亲杀绛者,醢之      叔元,始激兵乱者也,人以造不戮为恨
3.下列对文中语句的理解,不符合文意的一项是(   

A建封恐失造,因妻以兄子。

张建封担心失去温造,于是把兄长之女嫁给温造为妻。

B造还,建封以闻,诏驰驷入奏。

温造回来,张建封呈报让朝廷知道他。德宗喜欢温造的才能,下诏让他乘驿马至

京师。

C朕东宫时闻刘总,比年上书请觐,使问行期,乃不报。

我在东宫时听说刘总,等到我即位,他连年上书不断请求进见,我派人问入觐行期,却不予答复。

D兴元军乱,杀节度使李绛,众谓造可夷其乱,文宗亦以为能。

兴元军叛乱,杀了节度使李绛,众人认为温造能够改变那里的乱象,文宗也认为他有能力。
4.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温造尽管自幼喜好学习,不喜欢做官,过着隐居的生活,却心甘情愿到寿州刺史张建封身边做了官。

B唐德宗面对李希烈等人的叛乱,密诏张建封挑选纵横士劝说表达效忠的刘济,温造被选中,并很好地完成了任务。

C长庆初年,温造以太原幽镇宣谕使的身份,为刘总分析了他的处境,让刘总幡然顿悟,归顺了朝廷。

D节度使李绛被杀,温造前往军队处理事务,他利用智谋查找出了凶手,并对他们进行了严惩。
5.②③④段中可以看出温造是怎样一个人?

 

李明同学说话喜欢引经据典,在下面几种情境讲话时,他引用的古诗文恰当得体的一项是(   )

A. 同学张华要到外地上中专,李明给他送行时说:“‘与君离别意,同是宦游人。’张华,你一人远走他乡要多珍重啊!”

B. 同学刘欣写作文时想找一句表现读书乐趣名句,李明不假思索地说道:“这还不容易,‘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嘛!”

C. 李明和同学一起去春游,面对满园盛开的梨花,他情不自禁地说道:“真可谓‘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

D. 李明的同学张强学习上得过且过,不求甚解,李明意味深长地对他说:“‘学而不思则罔’,你可不能总是浅尝辄止啊!”

 

下列句子中表述得体的一项是(   )

A. 19361019日,鲁迅先生不幸逝世,噩耗传来,举国震悼。

B. 张老师,我们全班同学都很喜欢听您讲课,也很赏识您的教学方法。

C. 中国政府历来主张,地区间的矛盾应以和平方式加以解决,不能二句话说不到一块儿,就动刀动枪的。

D. 你既然身体欠佳,那你就给老师打个电话,请半天假。

 

      美丽好强,精明干练,在荣国府中,深受贾母器重,独揽大权。    为江东俊才,虽然器量狭窄,却允文允武,利用反间、苦肉诸计在赤壁一战击退曹操大军。       在高中状元被招为驸马,竟负义绝情地抛妻弃子,终为包拯处以极刑。

以上列叙述中横线内的小说人物,最适合填入选项是

A. 薛宝钗/诸葛亮/蔡邕    B. 薛宝钗/周瑜/蔡邕

C. 王熙凤/诸葛亮/陈世美    D. 王熙凤/周瑜/陈世美

 

下列词句中,不是歌咏孔明事迹的选项是(   

A雄姿英发,羽扇纶巾,谈笑间,樯橹灰飞烟灭。

B功盖三分国,名成八阵图。江流石不转,遗憾失吞吴。

C三顾频繁天下计,两朝开济老臣心。出师未捷身先死,长使英雄泪满襟。

D塞上长城空自许,镜中衰鬓已先斑。出师一表真名世,千载谁堪伯仲间?

 

共359704条记录 当前(16205/35971) 首页 上一页 16200 16201 16202 16203 16204 16205 16206 16207 16208 16209 16210 下一页 末页 转到 GO
Copyright @ 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