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试题
当前位置:首页 > 高中语文试题

论述类文本阅读

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后面小题。

符瑞,或称之为“祥瑞”“瑞应”“祯祥”“符应”“嘉瑞”“嘉祥”等,是古代帝王承天受命、施政有德的征验与吉兆。殷周之际新天道观念的形成是其产生的关键因素,图腾崇拜、征兆信仰、史官文化等因素是其产生的重要原因。符瑞文化的产生,对中国古代的政治、宗教、礼制、文学等众多领域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符瑞文化是一种政治文化,政治功能是其基本功能。首先,符瑞文化具有政治建构功能。符瑞文化为王权政治的合法性提供了强有力的天命依据。在中国古代社会中,较为普遍的思想信仰与观念是:王权嬗替乃天道必然,一切政权的更迭皆由乎天命,取乎天道。然而,“神道阐幽,天命微显”,天命又需要借助符瑞现象来显示。因此,符瑞实际上起着昭示天命、彰显德行的重要作用。正如沈约所说:“夫龙飞九五,配天光宅,有受命之符,天人之应。”其次,符瑞文化具有政治评价功能。符瑞不仅是王者承天受命的天意灵征,更是王者圣德充溢的天意嘉奖。符瑞文化构建了统治阶级自我肯定、自我宣扬和自我美化的评价机制,为统治阶级歌功颂德、粉饰太平提供了有力的思想资源。最后,符瑞文化具有政治调节功能。符瑞显现促使统治阶层调整统治策略:或改元以应天瑞,或立祠设祭,以合符应,或赏赐功臣、大赦天下以收揽人心。这些举措缓和了阶级矛盾,加强了统治阶级的凝聚力,形成了统治阶级内部别具特色的自我调节、自我修复和自我完善的运行机制。

符瑞文化是中国古代宗教文化或宗教意识的一部分,强化君权天授的政治观念,具有巨大的道德作用,同时也具有劝善惩恶的宗教功能。尤其是随着谶纬神学的盛行,符瑞文化中德行因素得到凸显和泛化,不仅是统治者的为政之德,社会生活各个层面的道德伦理规范也都与符瑞相关涉。《孝经左契》曰:“孝悌之至,通于神明,则凤凰巢。”《瑞应图》曰:“王者仁义,则紫脱见。”《礼稽命征》曰:“王者制礼作乐,得天心,则景星见。”这些文献中,孝悌、仁义和礼乐等德行范畴都被包括进去。凡恪守德行规范,天便降下符瑞,否则就降之以灾异。这种思想信仰的内在逻辑是“以类相召”的“天人感应”观念。实际上是“善恶报应”思想的反映,是对中国古代“积善之家必有余庆,积不善之家必有余殃”之类思想的继承和提升。

在符瑞文化流行的时代,文学创作“用瑞”是极其普遍的现象。“用瑞”是指在文学创作过程中援引符瑞或直接以符瑞为述写对象。“用瑞”是文学与符瑞文化关联的重要形式。文学创作“用瑞”含有颂美时政、粉饰太平的政治目的。文学创作“用瑞”的普遍性,既表征符瑞文化在此时期的流行,又表明文学文本、颂美主题与符瑞所具备的颂美功功能相契合。在文学创作过程中,一旦文学创作较多地关注政治,服务王权、歌颂帝德,符瑞文化潜在的颂扬功能便会被激起。

(选自2017年8月2日《光明日报》,有删改)

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 符瑞是古代帝王承天受命、施政有德的征验与吉兆,也是对王者盛德的天意嘉奖。

B. 符瑞文化能够为王权政治的合法性提供天命依据,这正体现出它的政治建构功能。

C. 符瑞文化有劝善惩恶的宗教功能,其德行因素随着谶纬神学盛行得到凸显和泛化。

D. 符瑞具有颂美功能,在文学创作过程中,符瑞文化潜在的颂扬功能常常会被激起。

2.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 本文主旨明确,主要阐述殷周之后符瑞文化对中国古代众多领域产生的深远影响。

B. 文章主体部分层层深入,从政治、宗教、文学三个角度论述符瑞文化的重要作用。

C. 《孝经左契》《瑞应图》等例子,证明社会生活各个层面的道德伦理规范与符瑞相关。

D. 第④段通过文学创作过程中的“用瑞”现象,阐述了符瑞文化与文学的相互作用。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A. 武则天在位21年用了18个年号,这是她统治策略和符瑞文化政治调节功能的体现。

B. 符瑞文化实现了天命征兆与王权德行的完美契合,论证了古代王权政治的合法性。

C. 《窦娥冤》中“六月飞雪”这一情节与符瑞文化劝善惩思的思想有不同的内在逻辑。

D. 文学创作“用瑞”美时政、粉饰太平,“用瑞”越普遍说明符瑞文化在当时越流行。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议论文。

近年来,不少高校通过自主招生的方式选拔人才,结束了此前高校只能在每年同一时间招考的历史。各所高校自主招生都旨在选拔综合素质高的人才,但具体考查方式同中有异,主要有三种方式:其一是以“偏题”“怪题”为主的专业笔试;其二是围绕考生提交的创新性成果、论文等材料进行的素质能力面试;其三是高校组织的夏令营活动考查。

请根据材料,比较上述三种方式,阐述你的看法和理由。

要求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

 

阅读下列文字材料,完成下列小题。

被誉为“语林啄木鸟”的《咬文嚼字》杂志社从2006年起至今,连续数年关注央视春晚,在每年春晚结束,杀个“回马枪”,考察当年春晚的语言文字使用情况,为这一年一度的文化盛宴纠错,把好语文关。下面,也请你小试身手,指出2016年的春晚的下列歌曲类节目歌词中存在的语病,作简要分析。

(1)TFBOYS演唱的少儿歌曲《幸福成长》,其中有句歌词是:“青春有太多未知的猜测,成长的烦恼算什么。”

(2)胡歌和许茹芸合唱的《相亲相爱》歌词中有主语和谓语搭配不当的例子,如歌词“我喜欢一家人心朝着同一个方向眺望。”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下列小题。

材料一:

中国古代,丝绸之路在世界版图上延伸,诉说着沿途各国人民友好往来、互利互惠的动人故事。如今,一个新的战略构想在世界政经版图从容铺展。 

习近平主席在去年9月和10月分别提出建设“新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战略构想。这一构想赋予古老丝绸之路以崭新的时代内涵。

(摘编自2014年8月11日中国经济网)

材料二:

5月14日至15日,“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将于北京举行。

连接历史与未来,沟通中国和世界。“一带一路”被誉为“几十年来由一个国家发起的最广泛、最全面的国际性经济合作倡议”,“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是三年多来由官方主办的最高规格的论坛活动。

(摘编自2017年5月3日南方网)

材料三:

5月5日,外交部例行记者会,有记者抛出颇有意味的一个问题:西方有一种声音认为,“一带一路”倡议并非“共赢”,而是中国在“掌控”。中方对此有何回应?

再过几天,中国就将迎来“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这时提出此问题,实乃以小人之心度君子之腹,小伙伴们莫生气,我们机智的外交部新闻发言人耿爽掷地有声回击了此问题。

总结耿爽发言,主要有三句话:

一是“这完全是出于定式思维的误解”。

西方文明的扩张史以“征服”为基本模式。赤裸裸的殖民主义与帝国主义者,以传播文明之名肆意掠夺与奴役。

回首中国近代史,对一国将自己意志强加给别国的行为,中国有切肤之痛,怎会己所不欲,施于他人?

用西方定式思维去解释中国兼容并包的“交流”实践,实则谬以千里。

二是“中国无意唱独角戏也不搞一言堂”。

西方惯用的强权思维不符合我们的逻辑;“共商、共建、共享”才是中国的逻辑。

自2013年,习近平主席提出“一带一路”合作倡议,已有100多个国家和国际组织响应支持,40多个国家和国际组织同中国签署合作协议。本次论坛,与会国家将共同达成一份关于“一带一路”建设的成果性文件,很可能将起到类似“宪法”的作用。而此“共商”产物的权威性,就来自百余国家的共同协商和支持。

这样广泛的国际民主,在强调“掌控”的西方思维下,根本不可能实现。

三是“天下大同,中华文明古已有之”。

回溯历史,无论何时代对何国家,中国从不曾扮演掠夺者和欺凌者的角色。

深层原因是,中华文化古已有之的“天下大同”理念,包容共享的价值观,及对“以和为贵、和而不同”的高度尊崇。中华文明崇尚的是不施刀兵,自使人心悦诚服,乃有“万国来朝”的胜景!

君不见:“一带一路”计划将给相关国家带来超过1万亿美元的基建资金,很多国家都会因此受益。这条共赢之路已获得中国投资超过185亿美元,为多个沿线国家创造近11亿美元税收和18万个就业岗位。中国还出资400亿美元成立“丝路基金”,为沿线国家基础设施建设、产业合作提供融资支持。

而这些的根本出发点,源于中国对全球局势深刻的洞察之一:人类的未来,在于融入“命运共同体”。

在国际社会处于全球化最不确定之时,中国提出“命运共同体”概念,及具操作性的“一带一路”中国方案,无疑给世界注入了一针强心剂。

通过打造政治、经济、文化上的利益共同体、命运共同体、责任共同体,我们可以为人类奉献一个更多繁荣、更少冲突的世界!

我们坚信,新丝绸之路,必将是“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

   (摘编自2017年5月7日新浪国内新闻)

1.下列针对上述材料的理解,最为准确的一项是

A. 材料一表明,由中国发起的“一带一路”合作具有鲜明的地域性,参与国仅限古代陆路及海上丝绸之路的相关沿线国家。

B. 三则材料显示,“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是2013年习近平主席提出相关战略构想、合作倡议后最高规格的主题论坛。

C. 与会国家将在论坛上达成,并将起到类似“宪法”作用的成果性文件,是“一带一路”属于“共商”产物而非中国一言堂的佐证。

D. 上述三则新闻,都关注到了“一带一路”倡议对人类历史发展的深远意义,以及对促进中国和世界沟通的积极影响。

2.下列针对上述材料的分析,较为合理的两项是

A. 在材料三中,有部分语言带有明显的情感倾向,而新闻的倾向性本身是一种客观存在,它与新闻的客观性并不互相影响。

B. 材料三引用精确的数据,呈现“一带一路”惠及参与国的事实,是对“中国在‘掌控’,并非‘共赢’”这一论调的有力回击。

C. 材料三以“注入强心剂”比喻作为负责任大国的中国,在全球局势动荡下,以“命运共同体”理念和“一带一路”方案对世界的贡献。

D. 从“命运共同体”这一概念的内涵来看,“一带一路”参与国之间是荣辱与共的关系,既是利益共享,也应责任共担。

E. 材料三报道了外交部新闻发言人对不实言论的回应,还结合发言人的观点作了新闻背景、相关史实的拓展,削弱了新闻的时效性。

3.根据上述材料,你认为我国在进一步推进“一带一路”建设过程中面临的主要问题是什么?为什么?你对解决此问题有何建议?请简要分析。

 

阅读下面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现实生活中,我们经常会遇见这样一类人:一面鄙视他人不遵守交通法规,一面自己闯红灯;一面指责他人在公交车上不给老人让座,一面自己在公交车上和老人抢座。

请写一篇文章,对这类人的做法加以评说。要求:自选角度,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少于800字。

 

下列各句中,表达得体的一句是

A. 中央电视台综艺节目主持人赵保乐说:“最后,感谢嘉宾黄格选和我们一起度过了这段欢乐的时光,也祝贺他荣幸地加入我们]综艺之友俱乐部!”

B. 一位文学爱好者写了一个剧本,寄给一位剧作家,请求帮助,附短信一封:“冒昧打扰,恭请海涵,谨寄拙作一篇,请百忙中斧正。”

C. 某当代著名作家的博客里有这样一条留言:“老师,拜读了您的新作,受益匪浅,很多地方引起了我强烈的共鸣,您真不愧是散文的鼻祖啊!”

D. 大家看,像刘老师这样快要退休的老师仍在为培养我们而略尽绵薄之力,难道我们可以对学习不负责任?

 

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A. 基于当前世界形势和各方期待,此次在中国杭州举行的C20峰会确定了“构建创新、活力、联动、包容的世界经济。

B. 六十年来距离地球最近的一次满月现身成都夜空,市民有幸目睹了看起来比平常亮约30%左右的“超级月亮”,并纷纷用照片记录下来。

C. 延迟退休或实行弹性退休制、改革事业单位养老保险制度等重大变革,对广大群众来说并不是一下子就能愉快接受的,需要政府部门做好宣传解释工作。

D. “文化营销”是当前的一个潮流,但企业应该注重文化与产品的和谐共处,切忌不要只顾利益,而生硬地把文化嫁接到产品中。

 

下列各句中加点成语的使用,全都不正确的一项是

①值得我们弹冠相庆的是,作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川|剧正在用自己的魅力向世界讲述中国故事

②老王在得知战友老罗的女儿生病之后,曾召集战友为他们一家筹款两万多块钱,可是这笔钱对于老罗一家来说,仍旧是沧海一粟

③西安领事馆区的建设将充分传承历史,发挥西安的文化、地缘优势;并因地制宜,突出西安的区位优势和特征,为今后的开放发展奠定基础

④“女当家”在选房一事上大都会眼观六路、耳听八方,无论销售顾问如何能说会道,她们仍会坚守自己的选房原则。

⑤政务诚信建设是全社会信用建设的关键,政府无信则权威不立,各级政府要把诚信施政作为重要准则,只有政府率先垂范,社会诚信才能蔚然成风。

⑥近代,为改变中华民族的命运,无数艰苦卓绝的仁人志士进行了一次又一次的抗争,为辛亥革命取得成功做了充分的铺垫。

A. ①②⑥    B. ①③⑤    C. ②③④    D. ④⑤⑥

 

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诗经•氓》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描写了女人公早起晚睡辛勤劳作的情景。

(2)在《赤壁赋》中,苏轼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三句概括了曹操能文能武的英雄气概。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列小题。

项羽在戏下①,欲攻沛公。沛公从百余骑因项伯面见项羽,谢无有闭关事。项羽既飨军士,中酒,亚父谋欲杀沛公,令项庄拔剑舞坐中,欲击沛公,项伯常屏蔽之。时独沛公与张良得入坐樊哙在营外闻事急乃持铁盾入到营营卫止哙哙直撞入立帐下项羽目之问为谁。张良曰:“沛公参乘樊哙。”项羽曰:“壮士!”赐之卮酒彘肩。哙既饮酒,拔剑切肉食,尽之。项羽曰:“能复饮乎?”哙曰:“臣死且不辞,岂特卮酒乎!且沛公先入定咸阳,暴师霸上,以待大王。大王今日至,听小人之言,与沛公有隙,臣恐天下解,心疑大王也。”项羽默然。沛公如厕,麾樊哙去。既出,沛公留车骑,独骑一马,与樊哙等四人步从,从间道山下归走霸上军,而使张良谢项羽。项羽亦因遂已,无诛沛公之心矣。是日微樊哙奔入营谯让②项羽,沛公事几殆。

明日,项羽入屠咸阳,立沛公为汉王。汉王赐哙爵为列侯,号临武侯。迁为郎中,从入汉中。

(选自《史记樊郦滕灌列传》)

【注】①戏下,戏水之下。戏水在陕西临潼东,源出骊山,北流经古戏亭东,又北入渭。②谯(qiào)让:谴责,责备。

1.对下列句中加点的字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 项羽既飨军士。 飨:用酒食款待

B. 暴师霸上,以待大王。  暴(pù):指(军队)露宿。

C. 沛公如厕,麾樊哙去。  麾:挥手(示意)

D. 是日微樊哙奔入营谯让项羽。  微:暗中

2.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 时独沛公与张良得入坐/樊哙在营外/闻事/急乃持铁盾入到营/营卫止哙/哙直撞/人立帐下/项羽目之问为谁

B. 时独沛公与张良得入坐/樊哙在营外/闻事急/乃持铁盾入到营/营卫止哙/哙直撞/八立帐下/项羽目之/问为谁

C. 时独沛公与张良得入坐/樊哙在营外闻/事急乃持铁盾入到营/营卫止哙/哙直撞入/立帐下/项羽目之/问为谁

D. 时独沛公与张良得入坐/樊哙在营外/闻事急/乃持铁盾入到营/营卫止哙/哙直撞入/立帐下/项羽目之/问为谁

3.下列对选段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 樊哙心急如焚闯军门,奋不顾身救主人,充分显示了他与刘邦的君臣之谊。

B. 胸无城府的西楚霸王乍见樊哙刚烈威猛之势,心生喜爱,不仅称其为“壮士”,而且赏给他酒和肉。

C. 刘邦能够转危为安、化险为夷,樊哙功不可没。

D. 在司马迁的笔下,樊哙不仅是一个其忠可嘉、其勇可贾的勇士,而且是一个足智多谋的智者。

4.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沛公从百余骑因项伯面见项羽,谢无有闭关事。

(2)臣死且不辞,岂特卮酒乎!

 

共359704条记录 当前(13436/35971) 首页 上一页 13431 13432 13433 13434 13435 13436 13437 13438 13439 13440 13441 下一页 末页 转到 GO
Copyright @ 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