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试题
当前位置:首页 > 高中语文试题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文化消费就是消费者对有形和无形的文化产品的消耗,消费过程实质上就是对文化的消化、继承、积蓄、再造和创新过程,对消费者而言,文化消费的效用是获得精神享受。文化消费基本上可分为两类:一是消费者要实现文化消费,必须支付货币,这是主要的文化消费;另一类是由政府提供的公益性的文化消费,而文化活动是泛指与文化有关的一切人类活动,文化消费属于其中,文化活动之所以会发生,是出于社会、政治、经济、家庭等的需要。文化活动不仅会产生经济福利,也会产生政治福利、社会福利等,给每个社会成员带来福祉。

文化活动和文化消费自然引出了消费者的文化和消费者的文化资本两个概念。消费者作为某个特定群体的成员,会继承和拥有这个群体的文化,即该群体一系列的态度、习俗、信念、价值观、规范以及技能等,至于每个消费者对所属群体的文化拥有状况如何,因人而异,受很多因素影响。至此,可以把消费者的文化资本定义为消费者拥有的文化存量,这种文化存量会使消费者产生文化消费意愿和消费能力,其中消费能力指的是解释、理解和欣赏文化产品的能力。显然,消费者的文化和消费者的文化资本分别与文化活动和文化消费相对应。

消费者的文化资本或者文化存量,体现为两部分:与文化产品有关的文化和文化消费品位。消费者具备相应的文化,对相应的文化产品自然产生消费意愿和消费能力。消费者经过多次对文化产品的消费而形成的消费意愿和消费能力,则是文化消费品位,这种消费品位使消费者能够识别欣赏文化产品中的文化价值,从而形成对该文化产品的消费偏好。

就消费者而言,由于文化消费品位是在消费过程中形成,那么文化消费品位与文化是一脉相承的,消费者的文化是文化消费品位形成的基础。但是消费者有了某种文化并不一定会形成相应的文化消费品位。因为尽管文化是形成文化消费品位的基础,但文化消费品位的形成还要受到诸如文化产品特性、价格、以及消费者收入、性别、年龄、种族、个人特质等因素的影响,正因为如此,文化消费品位具有广阔的成长空间。

(选自资树荣《消费者的文化资本研究》,有删改)

1.下面对文章内容的理解,与原文不相符的一项是(    )

A. 文化消费是对文化的消化、继承、积蓄、再造和创新的过程,是消费者获得精神享受的过程。

B. 消费者支付货币消耗文化产品和免费观赏政府提供的公益性展演,都属于文化消费。

C. 文化活动出于社会、政治、经济、家庭等多方面的需求,给个人、社会带来各种福利,是文化消费的体现。

D. 消费者的文化资本与文化消费相对应,是消费者拥有的文化存量,会使消费者产生消费意愿和消费能力。

2.下面对“文化消费品位”的理解,与作者观点不一致的一项是(    )

A. 消费者乐于为文化产品消费,经过多次消费形成的消费意愿和消费能力,就是该消费者的文化消费品位。

B. 消费者文化消费品位的形成,建立在其具备一定文化水平这一客观基础之上;消费者具备一定文化水平,就会形成相应的文化消费品位。

C. 消费者能够欣赏鉴别文化产品中的文化价值,其文化消费品位起了很大作用。

D. 文化消费品位不是静止不变的,它会随消费者文化底蕴、消费能力等因素的变化而变化。

3.下列推断与原文观点相符的一项是(    )

A. 到书店购买图书阅读属于文化消费,而到图书馆借阅则不属于文化消费。

B. 商人收藏画作与画家收藏画作的不同,在于商人不懂绘画,没有文化消费品位。

C. 作为一个特殊的文化消费群体,中学生因年龄、生活环境和文化水平比较接近,所以有一致的文化消费品位和消费偏好。

D. 文化消费有利于文化的传承与创新,因此提高消费者的文化消费品位,有助于推动一个群体、一个国家的文化发展。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河北村民贾海霞曾是家里的壮劳力,38岁时双目失明导致全家生活陷入困境。不堪重击的贾海霞几次想到了自杀。贾海霞的发小贾文其3岁时因触电失去了双臂,他经常去劝慰开导贾海霞,最终带领其从悲观沮丧中走出来。为了增加收入,两人决定“联手”种树。在14年时间里,两人互为手眼,克服种种困难,使村里50多亩无人问津的荒滩地变成了葱郁绿洲。而此时,两人竟又做出了一个惊人决定:为了环境为了后代,留下这片刚长起来的林子,不卖一棵树。

两人的事迹被海内外数十家新闻媒体进行了报道,网友纷纷点赞并评论:“事实上我才是真正的残疾人。我连自己家的花园都管理不好,而他们,拖着残疾的身体却创造了一片森林。”

“向二老敬礼!你们是这个世界上真正的英雄!”

读完上面的材料,你有何感想?请结合自身的生活体会写一篇文章。

要求: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

 

下列画横线的词语用法不相同的一项是

A. 皆以杏仁澄    B. 马童面

C. 踌躇满志    D. 所好者道了。

 

下列画横线的词语词类活用不同的一项是

A. 云青青兮欲    B. 岸土赤而

C. 干云霄    D. 朝歌

 

下列画横线的词语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 因其固然             本来的样子    B. 地方千里       土地方圆

C. 与江山相发挥         显示美景    D. 不知其所之也     远

 

根据语境,下列排序最恰当的一项是

示现本是佛教用语,指的是佛菩萨应机缘而现种种化身。______。_______。如杜甫《月夜》诗:“今夜鄜月州,闺中只独看。”“闺中只独看”,就是诗人运用示现修辞手法来描绘想象中的情景。________。___________。语言的示现,同追述的示现相反,是把未来的事情说得好像摆在眼前一样。_________。示现作为一种修辞现象,值得我们关注。

①修辞学中的示现是指把实际上不见不闻的事物,说得如闻如见的一种修辞手法

②至于悬想的示现,则是把想象中的事情说得在眼前一般,同时间的过去未来全然没有关系

③后来人们把这一词语用在修辞学中,当作一种辞格的名称

④在修辞学中,示现一般分为三类:追述的、语言的和悬想的

⑤追述的示现,是把过去的事迹说得仿佛还在眼前一样

A. ①④⑤②③    B. ①③④⑤②    C. ③①④⑤②    D. ③④⑤①②

 

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A. 从根除社会中的暴力文化倾向、加强法治和心理教育、健全预防和处置机制等多个方面综合施策,有效遏制和预防校园暴力。

B. 除了广告和新闻等传媒专业外,经济、金融和管理等社科类专业的高校毕业生在求职中普遍感受到,东北地区相应的就业岗位少,因而缺乏吸引力的问题。

C. 数十年来,人类一直致力于寻找地球之外的宜居星球,太空移民计划成为无数科幻电影里常见的梦想。

D. 监督委员会随之成立,邀请外部审计团体,全程监督评审的每一个步骤和程序,确保整个评审过程的公正性。

 

下列各句中划线的成语使用不恰当的一句是(  )

A、滥挖天山雪莲现象日益猖獗的原因之一是,违法者众多且分布广泛而管理部门人手不足,因此执法往往捉襟见肘

B、今年头场雪后城市主干道上都没有发生车辆堵车现象,在这种秩序井然的背后,包含着交通部门未雨绸缪的辛劳。

C、一项社会调查显示,如果丈夫的收入低于妻子,一部分男性难免会感到自惭形秽,甚至无端地对自己进行心理折磨。

D、老王家的橱柜里摆满了他多年收藏的各种老旧钟表,每当他向慕名来访的参观者介绍这些宝贝时,总是如数家珍

 

下列词语书写全都正确的是

A. 鱼龙潜跃  渌水荡漾  丘峦崩催  云霞明灭

B. 怄心沥血  面面相觑  金块珠烁  游刃有余

C. 胡马窥江  洞天石扉  摧媚折腰  列缺霹雳

D. 鸿雁长飞  舐犊情深  山盟海誓  熊咆龙吟

 

下列词语中划横线的字注音正确的一项是:(

A、烽(suì)     (shù)兵       (qì)     云销(qì)

B然(huā)     然 (huā)     肯 (qìn)    有余(rèn)

C、立 (màn)      嫱 (yìng)    迤 (lǐ)      玉石(chēng)

Dzhēn)    行(xié)      拱(jī)         救火(xīn)

 

共359704条记录 当前(13296/35971) 首页 上一页 13291 13292 13293 13294 13295 13296 13297 13298 13299 13300 13301 下一页 末页 转到 GO
Copyright @ 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