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下列叙述合理的是 A. 观察洋葱根尖有丝分裂的实验中,盐酸能使蛋白质与DNA分离,便于DNA着色 B. 观察显微镜下处于根尖分生区细胞分裂中期,可见星射线牵引的染色体排列在赤道板上 C. 细胞分化可使细胞中的蛋白质种类全部改变,细胞具有新的形态和功能 D. 分裂间期的细胞中核糖体较为活跃,细胞体积有所增大,DNA数目增加
|
|
|
某植物的光合作用和细胞呼吸最适温度分别为25℃和30℃,如图为该植物处于25℃环境中随光照强度变化的实验结果。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 c点时植物的O2产生量为N1+N2 B. b点时植物才开始进行光合作用 C. a点时叶肉细胞的呼吸作用受温度的影响 D. 若将温度升高到30℃时,a点上移,b点右移
|
|
|
如图表示一株生长迅速的植物在夏季24h内每小时CO2的吸收量和释放量(单位:mg),光合速率和呼吸速率用CO2净吸收量和CO2净释放量表示。下列表述不合理的是
A. 在18时和6时,该植物光合作用强度与呼吸作用强度相等 B. 假设该植物呼吸速率不变,则该植物在12点时每小时固定的CO2为50mg C. 该植物在一昼夜中有机物积累量的代数式可表示为A+C-B D. 中午12时左右,与曲线最高点所对应的时间相比,该植物叶绿体内C5的含量下降
|
|
|
取3支试管分别加入等量唾液淀粉酶溶液,标注为A、B、C三组,并分别调整到0℃、37℃、100℃,然后在每支试管中加入温度分别为的是0℃、37℃、100℃的等量淀粉酶,保持各组温度10分钟后,继续进行检测实验。下列关于该实验的说法,合理的是 A. 若向三只试管中各加入等量的碘液,试管内液体颜色都可能出现蓝色 B. 若向三只试管中各加入等量的斐林试剂,水浴加热一段时间,试管都不出现砖红色沉淀 C. 该实验的对照组是A组,实验组是B、C组 D. 只要在0℃和100℃之间每隔10℃设置一个实验组,就可确定该反应的最适温度
|
|
|
ATP是生物体内最直接的能量来源,如图是ATP的分子结构简式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 A. ATP水解供能时①、②、③之间的高能磷酸键都将断裂 B. 当水解①和②之间的高能磷酸键后的产物之一可作为RNA分子的合成原料 C. ②和③之间的高能磷酸键断裂后所释放的能量主要以热能形式散失 D. ATP在细胞中能与ADP相互转化实现储能和放能,从而实现能量的循环利用
|
|
|
下列关于物质进出细胞的说法,正确的是 A. 只要微粒直径足够小就能自由扩散进出细胞 B. 大分子物质都需要载体和能量才能进出细胞 C. 各种离子都只能通过主动运输方式进出细胞 D. 物质逆浓度梯度的跨膜运输一定要消耗能量
|
|
|
下列有关实验操作与实验目的的叙述,匹配正确的是
A. A B. B C. C D. D
|
||||||||||||||||
|
下列关于细胞膜的物质跨膜运输的叙述,错误的是 A. 甘油进入细胞的速率与细胞膜上的载体数量无关 B. 主动运输的结果是使该物质在细胞膜内外的浓度趋于相等 C. 分泌蛋白在内质网和高尔基体之间的转运是单向的 D. 抑制细胞膜上载体的作用不会阻碍性激素进入细胞
|
|
|
下图示为渗透作用装置,其中半透膜为膀胱膜,图1、3装置中溶液A、B、a、b的浓度分别用MA、MB、Ma、Mb表示,图2、4分别表示一段时间后,图1、3液面上升的高度h1、h2,如果A、B、a、b均为蔗糖溶液,且MA>MB、Ma=Mb>MA,则达到平衡后
A. h1>h2 Ma>Mb B. h1>h2 Ma<Mb C. h1<h2 Ma>Mb D. h1<h2 Ma<Mb
|
|
|
细胞作为生命活动的基本单位,结构和功能保持高度统一。下列有关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 A. 细胞核是细胞代谢和遗传的控制中心、代谢旺盛的细胞中细胞核增多 B. 哺乳动物成熟红细胞的表面积与体积之比较大有利于提高气体交换效率 C. 浆细胞含有大量的高尔基体有助于蛋白质的分泌 D. 小肠绒毛上皮细胞内有大量的线粒体有助于物质运输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