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排尿是一种复杂的反射活动,当膀胱被尿液充盈时,膀胱内牵张感受器受到刺激产生冲动。人体的大脑皮层中有使人产生尿意并控制排尿反射的高级中枢。在脊髓灰质中有能调节膀胱逼尿肌收缩、尿道括约肌舒张的低级中输,完成排尿反射。如图表示人体神经系统不同中枢对排尿的调节过程,请回答以下问题:
(1)人体直接完成“排尿”反映的排尿中枢位于______(填“大脑”“小脑”或“脊髓”)中,婴幼儿的神经系统发育不完全,排尿属于不受控制的非条件反射,但正常健康的成年人可以适当“憋尿”,环境适当时才去排尿,若从神经系统分级调节的角度分析“憋尿”的实例,说明______。 (2)当膀胱壁牵张感受器受到尿液压力刺激产生冲动,冲动到达b点时,神经纤维膜内、外两侧的电位变为______,在c处,b神经元末梢将兴奋传递给a神经元要借助______方可完成,它能与______结合,引起突触后膜发生______变化,引发一次新的神经冲动(兴奋)。 (3)正常成年人产生尿意后,在适宜条件下便能受到意识支配完成排尿过程。请据图提示,用简洁的语言叙述健康成年人尿意的产生及排尿过程:当膀胱充盈时,______。 (4)某成年患者神经系统受损,虽能产生尿意,但却出现“尿失禁”(排尿不受控制),推测其受损的部位最可能是图中的______(填字母)部位。
|
|
|
眼皮肤白化病(OCA)是一种与黑色素合成有关的疾病,该病患者的白化症状可表现在虹膜、毛发及皮肤。如图为黑色素细胞结构示意图。请分析并回答以下问题。
(1)据图可知,黑素体是一个具膜的结构,其膜的来源主要是______。黑色素中的酪氨酸酶等能催化黑色素的生成。请写出细胞中控制酪氨酸酶合成、加工,最终进入黑素体过程的完整示意图(用文字和箭头表示。必要时,箭头上及文字下方应有明确标注说明):______→黑素体。 (2)在分析某个近亲婚配家庭的该病遗传系谱时发现,一个患病女孩的双亲正常,推断该病的遗传方式为______遗传。 (3)遗传学家对OCA的类型及发病原因进行了进一步研究,结果如表:
①OCA1有突变类型A型和B型之分,体现了基因突变具有______特点。A型患者毛发均呈白色,B型患者症状略轻,说明突变基因编码的酪氨酸酶的活性在______型患者的黑色素细胞中相对较强些。 ②P蛋白(由P基因控制合成)缺乏的黑色素细胞中黑素体pH值异常,但酪氨酸酶含量正常,推测OCA2患病原因是:黑素体内的pH变化导致______。 (4)在黑色素细胞中,黑色素的形成要经历几个关键步骤: 苯丙氨酸 综合前面提供的信息,以下叙述错误的是______。 A.酶A是由P基因控制合成的 B.酶A和酶B都与黑色素合成有关 C.控制酶B合成的基因在11号染色体上 D.OCA的产生是多个基因共同控制的结果
|
||||||||||||
|
野生型果蝇为灰身、长翅。灰身基因(A)突变后出现黑身表型,长翅基因(B)突变后出现残翅表型。已知控制这两对性状的基因都位于常染色体上。用灰身长翅(P1)与黑身残翅(P2)两种果蝇进行的杂交实验结果如下:
根据这两对基因的DNA序列分别设计一对PCR引物,对杂交实验一亲本、子代的基因组DNA进行PCR扩增,扩增结果见图1.请回答问题:
(1)根据杂交实验一与相关基因PCR产物电泳结果,推测两对等位基因应该位于______对同源染色体上,P1亲本产生配子的基因型是______。 (2)由图1的PCR结果可以推测:果蝇B→b的突变是由于B基因内碱基对的______(填“增加”或“减少”)所致。 (3)若对杂交实验二中的亲本、子代的基因组DNA再进行PCR扩增,亲本及亲本型子代扩增结果见图2.请将新组合表型果蝇的扩增条带图绘在图2中的横线上。______ (4)分析杂交实验二后代中出现4中表现型,这种变异类型属于______,F1出现的四种表现型是两多两少,且两两相等,其中亲本类型多,重组类型少,推测产生此结果的直接原因是______。 (5)取杂交实验二中的P1卵巢制成切片,染色后用显微镜观察处于减一分裂前期的卵母细胞,发现其中的一些染色体有联会和______现象,而取P2精巢切片观察同一时期的精母细胞却通常观察不到此现象,因为______。
|
|
|
为揭示有氧呼吸过程中的生化反应途径,科学家经历了复杂的探索。请回答问题: (1)科学家用鸽子的飞行肌作为研究材料,因为飞行肌细胞呼吸速率较高,适合用于研究氧化分解过程。葡萄糖在细胞质基质中经糖酵解(有氧呼吸第一阶段)产生的______进入线粒体,最终分解为______。该过程释放的能量,除了大部分以热能形式散失用于维持体温外,还有一部分______。 (2)20世纪30年代,科学家分别发现线粒体内存在两个反应过程,表示如下(字母代表不同中间产物)。 过程1:A-B-C-D-E 过程2:E-F-G-H 两个反应过程存在什么关系呢?科学家利用丙二酸(抑制E→F过程)和中间产物F进行实验,结果如图所示。
根据实验结果分析,过程1与过程2最可能连成______(填“线性”或“环形”)代谢途径,请写出三点推测证据。 证据1:______。 证据2:______。 证据3:______。 (3)现代生物学技术为研究代谢过程提供了更直接的手段。例如,科学家曾用______法追踪各种有氧呼吸中间产物转化的详细过程。
|
|
|
下列有关实验中酒精的作用,叙述错误的是( ) A. 光合色素提取实验过程中,酒精的作用是溶解色素 B. 鉴定脂肪实验中,使用酒精是为了改变细胞膜的通透性 C. DNA的粗提取过程中,冷酒精的作用是析出DNA D. 微生物实验室培养中,常用酒精对操作者双手消毒
|
|
|
科学家利用供体生物DNA中的无限增殖调控基因制备单克隆抗体过程如下。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 Ⅰ是经特定抗原免疫过的B淋巴细胞 B. 经限制酶处理后的目的基因与载体的黏性末端相同 C. 经检测和筛选后的Ⅱ,既能无限增殖又可分泌单克隆抗体 D. 此种制备单克隆抗体的方法涉及转基因技术、核移植技术和动物细胞融合技术
|
|
|
下列有关传统发酵技术叙述正确的是( ) A. 制作果酒、果醋和泡菜都要严格灭菌 B. 传统发酵技术所用到的微生物都属于原核生物 C. 果酒、果醋和泡菜的制作中都利用异养微生物发酵 D. 测定亚硝酸盐含量的标准显色液在使用过程中需加热
|
|
|
据报道,研究人员将口蹄疫病毒结构蛋白VP1的某一活性肽基因片段导入胡萝卜愈伤组织细胞培育转基因胡萝卜,用于生产可直接口服的口蹄疫疫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A. 可将活性肽基因片段直接导入胡萝卜愈伤组织细胞 B. 胡萝卜愈伤组织细胞可利用胡萝卜体细胞诱导脱分化获得 C. 转基因是否成功需要对愈伤组织再分化形成的植株进行活性肽含量测定 D. 可利用PCR、DNA分子杂交等技术鉴定目的片段是否已整合到胡萝卜染色体中
|
|
|
在丝瓜地生态系统中,丝瓜、昆虫甲、昆虫乙存在捕食关系。如图为某年度调查甲、乙两种昆虫种群数量变化的结果。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 该丝瓜地的碳循环在丝瓜、昆虫与其生活的环境之间完成 B. 短时间内,乙数量增加对提高丝瓜产量有一定的促进作用 C. 用标记重捕法统计甲、乙成虫数量,可计算出该丝瓜地昆虫的种群密度 D. 当甲、乙与丝瓜间的能量传递效率维持在10%时,该生态系统达到了稳态
|
|
|
将豌豆幼苗去除顶芽,然后涂抹生长素(IAA),一段时间后检测植株赤霉素(GA1)含量,结果如图所示。据此不能推测出( )
A. IAA能恢复去顶对GA1的影响 B. IAA与GA1都能促进植物生长 C. IAA可能促进了赤霉素的合成 D. 豌豆顶芽可能合成一定量IAA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