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孟德尔一对相对性状的杂交实验中,实现3 :1的分离比必须同时满足的条件是 ①观察的子代样本数目足够多 ②F1形成的两种配子数目相等且生活力相同 ③雌、雄配子结合的机会相等 ④F2不同基因型的个体存活率相等 ⑤等位基因间的显隐性关系是完全的 ⑥F1体细胞中各基因表达的机会相等 A. ①②⑤⑥ B. ①③④⑥ C. ①②③④⑤ D. ①②③④⑤⑥
|
|
|
下列关于纯合子和杂合子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纯合子之间相交,后代不一定是杂合子 B.杂合子之间相交,后代全是杂合子 C.前者形成配子时,无等位基因分离,后者有等位基因分离 D.前者自交不发生性状分离,后者自交会发生性状分离
|
|
|
下列是孟德尔提出的关于分离现象的假说,其中不正确的是 A. 生物的性状是由遗传因子决定的 B. 配子中遗传因子是成对存在的 C.生物体在形成配子时,遗传因子彼此分离,分别进入不同的配子中 D. 受精时,雌雄配子的结合是随机的
|
|
|
P53基因是正常细胞内重要的抑癌基因,研究表明P53基因突变可导致肝脏细胞癌变.科学家研究发现P53基因对体外培养的肝癌细胞生长有抑制作用,请回答下列问题:
(1)切下新鲜的肝癌组织,在37℃下用_____处理30〜40min,用培养液制成细胞悬液在培养箱中培养,培养液是模拟人体_____的成分配制的,在培养基中加入一定量的抗生素的目的是_____. (2)获取P53基因的方法通常包括_____和_____. (3)将P53基因经过一系列的处理并与脂质体混合,将混合物滴加至肝癌细胞上,轻轻混匀,最后筛选出含有P53基因的肝癌细胞.脂质体在这个操作中的作用是_____. (4)为证明P53基因有抑癌作用,需将两种细胞接入多孔板中,并从次日开始检测每孔的细胞总数,绘制成如图所示的生长曲线.分析两条曲线可知,曲线1是_____细胞,曲线2是_____细胞.
|
|
|
蓝莓富含花青素等营养成分,具有保护视力、软化血管、增强人体免疫力等功能.某同学尝试用蓝莓来制作蓝莓果酒和蓝莓果醋. (1)制酒中利用的微生物是_____,取样后可用_____观察该微生物.发酵时一般要先通气,通气的目的是_____.制酒过程中可在酸性条件下用橙色的重铬酸钾检验酒精的存在,检验后颜色变成_____. (2)酿制成功的蓝莓果酒如果暴露在空气中酒味会逐渐消失而出现醋酸味,尤其是气温高的夏天更易如此,分析其原因是_____.醋酸菌将乙醇变为醋酸的环境条件是糖原_____(填“充足”或“缺少”). (3)酿制蓝莓果酒时,并不需要对蓝莓进行严格的消毒处理,这是因为在_____的发酵液中,绝大多数微生物无法适应这一环境而受抑制. (4)为鉴定蓝莓果醋是否酿制成功,除可以通过观察菌膜、尝、嗅之外,还可以通过检测和比较_____作进一步的鉴定.
|
|
|
考察某闭花授粉植物茎的高度和花的颜色,发现与三对独立遗传的等位基因有关。现以纯合矮茎紫花为母本、纯合高茎白花为父本进行杂交,在相同环境条件下,发现F1中有一株矮茎紫花(记作植株A),其余均为高茎紫花。F1中高茎紫花自交产生的F2中高茎紫花∶高茎白花∶矮茎紫花∶矮茎白花=27∶21∶9∶7。请回答: (1)以纯合矮茎紫花为母本进行人工授粉前,对其花所做的操作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由F2可推测茎的高度受一对等位基因控制,依据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在F2中高茎白花植株的基因型有________种。 (4)为了研究植物A出现的原因,现让植株A自交,发现子代表现为矮茎紫花∶矮茎白花=9∶7。据此,某同学认为植物A出现是由于母本发生了自交,你认同他的观点吗?为什么?______
|
|
|
朱鹮是全世界最为珍稀濒危的鸟类之一。1981年在陕西洋县朱鹮被重新发现时仅有7只,随即开展了保护和拯救工作,并在洋县建立了自然保护区。请分析回答相关问题: (1)我国对朱鹮开展的这种保护属于________。决定朱鹮种群数量变化的因素是________。 (2)经过不断研究和努力,我国对朱鹮的人工繁育取得了突破性进展。目前统计朱鹮种群数量2 200只,若朱鹮每繁殖一代种群数量比原来增加m倍,则在此条件下繁殖n代以后,朱鹮的种群数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如图为保护区内沼泽地生态系统的主要食物链,处于第二营养级的生物有________。若有750 kg浮游植物,最多能使朱鹮增重________,朱鹮摄食同化的碳主要通过________________(生理过程)释放到无机环境中。
(4)在繁殖期朱鹮主要通过“炫耀”的方式寻求配偶,这属于信息传递中的________信息;而另一种珍贵鸟类褐马鸡却以生死搏斗的方式争夺配偶,这将会导致褐马鸡种群______,生物发生进化。
|
|
|
科学家用枪乌贼的神经纤维进行实验(如图1),记录在不同钠离子浓度的盐溶液(0.1%、0.5%、1%)中神经纤维产生兴奋的膜电位(简称“动作电位”,如图2),据图分析下列问题:
(1)神经纤维主要是由神经元的轴突和长的树突所组成,在反射弧中通常充当_____.枪乌贼受到外界刺激后,兴奋在其体内神经纤维上的传导方向为_____(填“单向”或“双向”). (2)图2中曲线X,Y,Z所对应的盐溶液浓度分别为_____,三条曲线峰值的大小主要决定于_____. AB段的变化主要是_____离子跨膜转移所引起的,B点时神经纤维的膜内外是否存在电位差?_____(填“是”或“否”).C点后神经纤维膜内外的电位状态是_____. (3)如果将图1中电极两端同时置于神经纤维的膜内,图2中A点的值应为_____.
|
|
|
草莓比较耐阴,若将其栽种在光照强度较弱的温室大棚里可能更加适宜生长。某生物兴趣小组 研究了遮光处理对草莓叶片光合作用的影响: 材料用具:二叶期草莓幼苗若干,遮阳网(网内光强为自然光强1/3左右),光合分析测定仪等。 实验步骤与 (1)选取生长状况相似的草莓幼苗若干,均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实验组用_____进行处理。将两组草莓幼苗在_____条件下培养至植株长出6片叶左右,测得其净光合速率如图1所示:
(2)图1中,对照组草莓11时与9时相比,C3含量_____。 (3)遮光组实验时间段内光合积累总量_____(填“大于”或“小于”)对照组,与预期不符。于是继续进行实验得到图2的结果,由图2可知实验组CO2的利用率_____(填“升高”或“降低”),可能的原因是遮光使叶片温度降低,导致_____。 (4)综上所述,欲提高草莓的光合速率,可改变_____(填“CO2浓度”或“遮光比例”)作进一步研究。 (5)某同学推测,适当遮光可能导致叶绿素含量增加,以适应弱光环境。请设计一个简单的实验验证该 同学的推测是否正确,简单的写出实验思路:_____。
|
|
|
某自由交配的种群在Ⅰ、Ⅱ、Ⅲ时间段都经历多次繁殖过程,定期随机抽取100个个体,测得基因型为AA、aa的个体数量变化曲线如图所示。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A. 在Ⅰ、Ⅲ段内Aa的基因型频率不同 B. Ⅱ段发生剧变的原因是A突变为a C. 在Ⅱ段,AA个体比aa个体的适应能力强 D. Ⅰ→Ⅲ段过程中,该种群发生进化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