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城市化是社会经济发展的必然结果,是社会进步的表现。城市化与工业化互为因果而螺旋式上升的关系已为工业革命以来的世界历史发展所证实。工业革命的重要内容之一就是对农业的改造,也就是以农业为主的经济转移到工业经济上来,诚然,在英国工业革命已经开始的年代里,土地仍然是英国人主要的资源和财富。然而农业人口早在巧世纪开始就悄悄地变化着。 ——摘自《欧洲文明扩张史》 (1)15世纪英国农业人口发生厂怎样的变化?(3分)为什么会发生这些变化?(4分)根据材料 一,结合所学知识,试以英国为例说明工业化和城市化的关系。(8分) 材料二:美国城市化进程示意图 (2)图11显示,美国的城市化速度的顶点出现在1870年前后,20世纪的五、六十年代城市化进程有—次急剧加速。结合所学知识分别说明其原因。(8分) 材料三:1949年之后的28年,我国城市化水平从10.64%增长到18%,仅仅增长了7.36%。1978-1986年,城市化率从17.6%上升到24.5%。到2001年,城市化率上升到37.37%。社科院研究报告称2006年中国城市化率为43.9%。 (3)材料三反映了新中国成立以来城市化进程的什么特点?(4分)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其主要 的社会原因。(10分)
|
|
据美国解禁外交文件显示,1972年夏天,美国人在得知日本首相田中角荣即将访华促成日中邦交正常化的计划后,使用了对日本人的蔑称“小日本”一词,大骂日本是“最坏的叛徒”。这最能说明 A.日本的做法违背了联合国宪章的原则 B.日本在政治上从属于美国 C.美日在国际关系上既合作又存在矛盾斗争 D.日本与中国建交导致美日关系恶化
|
|
美国总统杜鲁门在1947年3月12日致国会咨文中说:“美国外交政策的主要目标之一,就是要造成一种局势,俾使我们和其他国家都能塑造出一种免于威胁的生活方式。在对德国和日本作战中,这是一个基本问题。我们的胜利乃是战胜那些想把其意志和生活方式强加在别国头上的国家。”这里,美国对“把其意志和生活方式强加在别国头上的国家”采取了什么政策 A.罗斯福新政 B.新经济政策 C.“冷战”政策 D.“孤立主义”
|
|
1948年美国在资本主义世界工业生产中的比重高达53.4%,德、英、法则分别为3.6%、11.2%、3.9%。下列各项不符合当时美国对世界的影响力和控制力达到堪称霸主地步的表述是 A.美元成为资本主义国际货币体系的中心 B.美国掌握了世界银行大约1/3的投票决定权. C.形成了以美国为中心的国际贸易体系 D.“马歇尔计划”使西欧在近半个世纪里一直受制于美国
|
|
图7内容反映了
A.国民政府苛捐杂税的增多 B.日本“委托经营”的加强 C.官僚资本加强了经济垄断 D.美国扩大了对华经济特权
|
|
资产阶级革命家章太炎(1869—1936)在所作的《逐满歌)中写道:“地狱沉沉二百年,忽遇天王洪秀全;满人逃往热河边,曾国藩来做汉奸。洪家杀尽汉家亡,依旧猢狲作帝王;我今苦口劝兄弟,要把死仇心里记。”此作品的主要意图在于 A.制造民族仇恨,提高太平天国的历史地位 B.宣传人民革命,号召民众推翻清朝腐朽统治 C.打击汉族反动官僚,组织反清朝的统一战线 D.揭示太平天国政权后来完全封建化的本质
|
|
马克思说过,只要英国人“把机器用于一个有煤有铁的国家的交通上”,“就无法阻止这个国家去制造这些机器了”。对于这段话的最准确的理解是 A.殖民活动在客观上传播了新的生产方式 B.殖民活动的目的主要是帮助殖民地进行建设 C.殖民活动在历史上的主要作用是建设性的 D.殖民地国家应重视交通业的发展
|
|
下列关于欧美资产阶级代议制共性特点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核心是经选举产生的代表组成议会,主要行使立法职能 B.议会在国家政治生活中居主导地位,最高行政机构由议会产生,并对议会负责 C.代议制民主一定程度上缓和了社会矛盾,促进了社会稳定 D.1688年后在英、美、德、法等国相继建立
|
|
下列是《马关条约》签订的消息传人中国后,国人在某一茶馆中的言论,其中不正确的是 A.日本人比英国人的胃口都大,这条约比《南京条约》厉害多了 B.日本人要在中国开厂,我们这些小工人日子更难过了 C.这么些赔款,砸锅卖铁也不够给的 D.听说小青年们有的去了日本,研究日本强大的原因,还成立了同盟会
|
|
古罗马《民法大全》:“父亲的罪名或所受的惩罚不能玷污儿子的名声,因为每一方的命运均取决于自己的行为,而任何一方都不得被指定为另一方所犯罪行的继承人。”材料体现的原则是 A.保护弱者 B.人人平等 C.公正合理 O.注重证据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