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试题
当前位置:首页 > 高中历史试题

温家宝总理强调:我们要走一条和一些大国不一样的道路,这条道路就是和平崛起的道路。这是中国在总结人类社会发展史,尤其是近代以来大国兴衰的经验教训时作出的理性选择。以下各国的近现代的历史最能为我国和平崛起提供正面经验的是

  A.英国成为“日不落”帝国

  B.日本在近代跻身世界强国之列

  C.20世纪40年代以来美国成为世界上的超级大国

  D.二战结束后德国的重新崛起

 

 

1936年3月希特勒出兵占领莱茵区时,英国首相鲍尔温在议会宣称希特勒的行动并不意味着军事威胁。彻底打破鲍尔温幻想的事件是

A.慕尼黑阴谋               B.德军闪击波兰

C.德国退出英法操纵的国联   D.德日签署《反共产国际协定》

 

 

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后,沿着双方战壕的许多地方,一种“自己活也让别人活”的体系逐渐发展起来,双方都清楚,自己无法将对方从战壕中轰打出来。基于这种共识,双方形成一种默契,既不炮轰厕所,也不在早餐时发动进攻。这种情况最不利于

   A.英国         B.法国           C.德国          D.美国

 

 

1960年,法国总统戴高乐听到法国首次成功试验原子弹的消息后高呼:“法国万岁!从今天早上起,她更加强大了,更加骄傲了。”能够和这一情景联系起来的是

A.世界政治的多极格局最终形成

   B.西欧国家的复兴和两极格局的削弱

   C.欧共体形成和经济全球化加强

   D.西欧国家的衰落和美国霸权的稳固

 

列宁晚年在总结十月革命经验时说:“毫无出路的处境十倍地增强了工农的力量,使我们能够用与西欧其他一切国家不同的办法来创造发展文明的根本条件。”这一“不同的办法”是

   A.进行全面的改革      B.实行新经济政策

   C.优先发展重工业      D.建立苏维埃政权

 

观察右图,对图中“善意”的正确理解是

①控制西欧国家 

②阻止西欧崛起

③提升英镑地位 

④遏制苏联力量

A.①④   B.②③    C.②④        D.③④

 

 

1931年经济学家凯恩斯曾把上街购物的家庭主妇称作爱国者。他说:“现在我们所需要的,不是勒紧裤带过日子,而是一种发展扩张、积极活跃的精神状态,要多干一些实事,多买一些东西,多制造一些商品。”从经济学上看,凯恩斯的“消费爱国论”

    A.看到“过剩危机”是资本主义基本矛盾的必然结果

    B.表明消费是生产的动力

    C.有看到消费归根结底取决于生产的品种

    D.提倡超前消费,反对勤俭节约

 

二战后,西欧对美国战争政策的态度不断变化:在1950~1953年的朝鲜战争中,西欧参与美国组织的联合国军;在1973年的第四次中东战争中,西欧不支持甚至批评美国的中东政策;在2003年的伊拉克战争中,西欧明确反对美国避开联合国对伊动武。出现这种变化的根本原因是 

A.欧洲一体化进程加快,世界多极化趋势日益明显

B.苏联对西欧的强力支持,使西欧有了强力后盾

C.西欧各国对美国的控制不满,双方反目成仇

D.西欧国家一贯坚持欧洲中心论,反对美国侵略弱小国家

 

“……帝国鉴于内外的形势,认为帝国当前应该确立的根本国策,在于外交和国防相互配合,一方面确保帝国在东亚大陆的地位,另一方面向南方海洋发展。”下列哪些属于 “帝国”当时所处的“内外的形势”

①帝国建立了军事法西斯专政  ②帝国军队深陷于中国战场 

③德军基本征服西欧          ④德国一再践踏《凡尔赛和约》 

⑤美国国会通过了《中立法》

     A.①②③     B.①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④⑤

 

列宁说“我们在夺取政权后便知道,不存在着将资本主义制度改造为社会主义的现存方法。……我不知道哪位社会主义者曾处理过这些问题。我们必须根据实践作出判断……”下列哪一项内容不属于列宁时期的社会主义建设实践

A.战时共产主义政策                    B.新经济政策

C.成立苏维埃社会主义共和国联盟        D.社会主义工业化建设

 

共684639条记录 当前(63811/68464) 首页 上一页 63806 63807 63808 63809 63810 63811 63812 63813 63814 63815 63816 下一页 末页 转到 GO
Copyright @ 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