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史·王安石传》:安石曰:“变风俗,立法度,最方今之所急也。”上以为然……以东、西、南、北各千步,当四十一顷六十六亩一百六十步为一方。岁以九月,令,佐分地计量,验地色好,分为五等。以地之等,均定税数。上述材料涉及王安石变法的法令是 A.青苗法 B.募役法 C.市易法 D.方田均税法
|
|
“歌元丰,十日、五日一雨风。麦行千里不见土,连山没云皆种黍。水秧绵绵复多稌,龙骨长乾挂梁梠。鲥鱼出网蔽洲渚,荻笋肥甘胜牛乳。百钱可得酒斗许,虽非社日长闻鼓。吴儿踏歌女起舞,但道快乐无所苦。老翁堑水西南流,杨柳中间杙小舟。乘兴欹眠过白下,逢人欢笑得无愁。”对王安石的这首诗,理解准确的是 A.过分夸张,与实际效果完全不同 B.真实描写,歌颂改革成果 C.描绘了唐朝的盛世景象,反映了王安石的改革理想 D.有些夸张,但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改革的成效
|
|
南朝某将领出使北方,目睹洛阳风貌后感叹道:“昨至洛阳,始知衣冠士族,并在中原,礼仪富盛,人物殷阜。”该材料直接说明了 A.北魏孝文帝改革是卓有成效的 B.北魏孝文帝的改革是必要的 C.北方社会局势非常稳定 D.洛阳城的繁华、富庶
|
|
北魏太武帝与南朝交战,其战书上写道:“吾今所遣斗兵,尽非我国(鲜卑)人。城东北是丁零与胡,南是氐、羌。设使丁零死,正可减常山、赵郡贼;胡死,减并州贼;氐、羌死,减关中贼。”这不能说明 A.北魏统治者实行民族歧视政策 B.我国北方处于分裂状态 C.北魏统治范围民族种类众多 D.我国处于大分裂状态
|
|
商鞅变法法令规定:“戮力本业,耕织致粟帛多者,复其身。事末利及怠而贫者,举以为收孥”。这项规定不利于 A.保护农民阶级的利益 B.实现秦国的富国强兵 C.促进工商业的发展 D.巩固和发展土地私有制
|
|
日本是近代史上侵略中国最凶恶的国家,其发动的两次大规模侵华战争对中国历史产生了深刻的影响。回答下列问题: (1)两次战争中日本分别制造了哪些惨案或大屠杀?(各举一例)(2分) (2)1945年9月5日,《解放日报》社论指出“中华民族已经从日本帝国主义压迫下解放出来了……这的确是我中华民族百年来未有的大事,值得全国同胞的热烈祝贺。”简要谈谈你对这一论断的理解。(8分)
|
|
民主与法制是人类几千年文明积淀的精华,是优秀的政治文化遗产。请回答下列问题: (1)英国是近代议会制度的发源地,素有“议会之母”的称誉。在光荣革命后,英国颁布《权利法案》的主要内容是什么?此法案的颁布标志着英国确立了怎样的政体组织形式?(4分) (2)近代中国也蹒跚汇入民主潮流,中国第一部资产阶级性质的民主宪法是什么?它体现了怎样的民主精神?(4分) (3)请评价上述文献对人类社会产生的积极影响。(2分)
|
|
中国近代史既是一部列强侵略中国的屈辱史,也是一部中国人民反抗外来侵略的抗争史。 请回答: (1)近代列强发动了多次侵华战争,使中国从一个独立自主的国家一步一步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国家。请列举近代前期三次大规模侵华战争及战后被迫签订的不平等条约的名称。(6分) (2)中国人民取得了抗日战争的伟大胜利,这一胜利对于国内有何重大历史意义?(4分)
|
|
(14分)阅读材料 材料一 第三表(执行):如债务人仍不清偿,又无人为其担保,则债权人得把债务人押家中拘留,用皮带或脚镣拴住,但(脚镣)重量最多为15磅。愿减轻的听便。 ──《十二铜表法》 材料二 奴隶和隶农必须无条件地服从主人,服从“命运”的安排,对逃亡的奴隶和隶农必须严加惩治。 ──《民法大全》 材料三 (罗马法是)以私有制为基础的法律的最完备形式。 ──恩格斯 请回答: (1)哪一部法律的制定标志着罗马成文法的诞生?罗马法体系最终完成的标志是什么?(6分) (2)材料一中关于债务的规定体现了怎样的财产原则?(4分) (3)结合材料和所学知识,分析罗马法的影响。(4分)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