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试题
当前位置:首页 > 高中历史试题

唐诗、宋词、元曲及小说是中国古代的文化瑰宝,推动唐诗、宋词、元曲再到小说发展的主要因素是

A.统治政策的调整  B.社会环境的变化

C.城市经济的发展  D.主流思想的演变

 

2010年是农历的“虎年”,该图是“虎年”剪纸画。对该画特征的描述正确的是

 

说明: 6ec8aac122bd4f6e

 

①字体设计具有甲骨文的象形特征

②它是绘画艺术与书法艺术的有机结合

③它是风俗画的具体体现

④体现出秦汉工笔重彩的风格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③④

 

郑板桥主张绘画要“意在笔先”,“趣在法外”。与其主张相近的作品是

 

说明: 6ec8aac122bd4f6e

 

 

时代变迁会影响书法风格的变化,该图所反映的最突出的社会特征是

 

说明: 6ec8aac122bd4f6e

 

A.开拓奔放的时代风貌

B.世运转衰的社会趋势

C.拜金逐利的社会风气

D.崇尚理学的社会规范

 

英国学者李约瑟在评论《九章算术》时说:“从它的社会根源来看,它与官僚政府组织有密切联系,并且专门致力于统治官员所要解决的问题,土地丈量、谷仓容积、堤坝和河渠的修建、税收、兑换率……‘为数学而数学’的场合极少。”由此可见我国古代科技的特点是

A.重实用  B.重理论

C.重民众  D.重实验

 

郭沫若为张衡墓题词:“如此全面发展之人物,在世界中亦所罕见。”此评价的依据之一是张衡

A.创制了简仪

B.最早做了关于太阳黑子的记录

C.制定了《大衍历》

D.最早对月食作了科学的解释

 

顾炎武认为:“王(阳明)学流背离孔门为学宗旨,不习六艺,不综当代之务,而专心于内,已非儒学之正宗。”材料反映了

A.顾炎武意识到宋明理学的危机

B.王阳明倡导“经世致用”

C.顾炎武主张摒弃孔孟儒学

D.王阳明深受西方思想影响

 

下列观点中,最有可能得到李贽赞同的是

A.“天不生仲尼,万古如长夜”

B.儒家经典是“万世之至论”

C.“仲尼之道,广大悠久,与天地并”

D.“圣人之道,无异于百姓日用”

 

王阳明主张“内心反省”,克服“私欲”,以“致良知”,其本质意图是

A.克服程朱理学的弊端  B.挽救封建统治危机

C.修身养性,崇尚道德  D.实现儒学的道德化

 

宋代是我国儒学思想发展的一个重要阶段。理学的产生,标志着儒家思想已进入了哲理化、思辩化的阶段。下列有关“理”的理解,较为确切的是

A.理就是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

B.理是人生来就固有的思想观念

C.理是最高统治者的主观意志

D.理是维护封建统治的伦理道德

 

共684639条记录 当前(63358/68464) 首页 上一页 63353 63354 63355 63356 63357 63358 63359 63360 63361 63362 63363 下一页 末页 转到 GO
Copyright @ 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