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试题
当前位置:首页 > 高中历史试题

1904年的美国,产值在100万美元以上的大企业约1900个,占企业总数的0.9%,而它们拥有的工人占工人总数的25.6%,它们的产值占总产值的38%。该现象反映的本质问题是

A. 垄断组织掌握着美国的经济命脉

B. 美国在第二次工业革命中成就突出

C. 美国大企业成为国民经济的主导

D. 民主共和制的发展加快了科技革命

 

针对早期的殖民扩张,《泰晤士报》曾评述某公司:在人类历史上它完成了任何一个公司从未肩负过,和在今后的历史中可能也不会肩负的任务。据此可知,该公司是

A. 国际垄断组织

B. 专门负责对外殖民扩张

C. 殖民统治机构

D. 垄断贸易并协同殖民统治

 

由美国著名经济学家杰里米•里夫金编著的《第三次工业革命;新经济模式如何改变世界》引起了人们的关注,人们思考前两次工业革命的对世界的影响,其中第一次工业革命最能体现出“改变世界”的是

A. 改变了生产工具和经济组织

B. 造成了人类社会的大转型

C. 造成了东方从属于西方的国际格局

D. 促进了世界市场的形成

 

从王室、贵族到学者、海员都想在大西洋上找到一条通达东方的发财之路,其具体想法则集中在从大西洋往南航行,到达非洲最南端并绕过非洲而到东方这条路线。揭开这一序幕的是

A. 葡萄牙人的海上探险

B. 哥伦布发现美洲新大陆

C. 西班牙的殖民探险

D. 麦哲伦船队的环球航行

 

《吕氏春秋•上农》中说:“民舍本而事末则其产约(财产轻便),其产约则轻(容易)迁徙,轻迁徙,则国家有患,皆有远志,无有居心。”为消除这一现象,历代统治者多

A. 重视“民贵君轻”的思想

B. 实行“重农抑商”政策

C. 注重提高人民生活水平

D. 推行“闭关锁国”政策

 

下列诗句中,最能反映我国古代农村商品经济发展信息的是

A. 市人日中集,于利尽锥刀

B. 草市迎江货,津桥税海商

C. 夜市买菱藕,春船载绮罗

D. 估客无住着,有利身则行

 

“农夫早出暮入,耕稼树艺,多聚菽粟,此其分事也。妇人夙兴夜寐,纺绩积纴,多治丝麻葛绪捆布,此其分事也。”材料反映了中国古代经济的基本特征是

A. 小农经济发达

B. 商品经济活跃

C. 雇佣劳动盛行

D. 赋税徭役沉重

 

【中外历史人物评说】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日本近代教育之父——福泽谕吉毕生从事著述和教育活动,形成了富有启蒙意义的教育思想,对日本资本主义的发展起了巨大的推动作用。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后世研读孔子思想的人,必须把时代的因素考虑在内,善加取舍。如果到了现在,还有人全盘接受孔子的思想,那就是不懂事物的价值会随时代而改变的道理。跟这种食古不化的人没什么好谈的。

——福泽谕吉

材料二

福泽谕吉认为:文明的进步或落后,不是操之于少数一二人之手,而是取决于人民的素质,统治者只是起到不妨碍的作用。同时,他指出“当今之急固属富国强兵,然富国强兵之本,唯在专心培育人才。”

材料三

现在的欧洲文明,仅仅是以现在人类的智慧所能达到的最高程度而已。所以,现在世界各国,即使处于野蛮状态或是还处于半开化地位,如果想使日本文明进步,就必须以欧洲文明为目标,确定它为一切议论的标准,以这个标准来衡量事物的利害得失。

——《文明论概略》

(1)你同意材料一中的观点吗?为什么?

(2)概括材料二、三体现出福泽谕吉的哪些思想主张?我们应如何看待材料三中的观点?

 

【20世纪的战争与和平】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材料二

(中国抗美援朝)这个胜利,是在对方拥有现代化武器装备,特别是完全掌握着制空权的条件下取得的……对远东及世界局势产生了巨大而深远的影响。

——金冲及《二十世纪中国史纲》

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朝鲜“冒险”付出的代价确实很高,但带来的“益处”超过了代价。

——《剑桥中华人民共和国史(1949~1965)》

(1)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朝鲜半岛“三八线形在的原因。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西方史学界为何认为中国抗美援朝是“冒险”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这场战争给中国带来的“益处”。

 

【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亨利八世(1491—1547)确实对自己的正统观念颇为得意。当英国有些无名之辈于1520年左右开始私下谈论路德观点时,亨利自己就撰写了《保卫七项圣礼》,加以严词驳斥,一位感恩戴德的教皇为此授予他“宗教信仰的保卫者”的称号。

——美·帕尔默等《近现代世界史》

材料二

如果不是亨利八世由于其婚姻上面临的阻力而颁命令,英格兰决不会与罗马决裂……亨利离婚案令在位教皇克莱门特七世左右为难。如果他拒绝国王的请求,英格兰或许就会背离天主教……另一方面,如果教皇宣布婚姻无效,他就会激怒凯瑟琳之侄、神圣罗马帝国皇帝查理五世,后者当时正出征意大利,有令教皇丧失其俗权的危险。克莱门特无计可施,看来只好拖延不决。

——《世界文明史》

材料三

1531年,他(亨利)召集英格兰教士会议,勒令他们承认他是英格兰教会的“最高首脑”。随后他说服议会颁布一系列法律,终止向罗马交纳一切贡纳,宣布英格兰教会是一个独立的、民族的单位,只从属于国王。1534年议会通过了《至尊法案》……英格兰教会与罗马的最后一点联系也被切断了。然而,这些法令仍未使英格兰成为一个新教国家。

——《世界文明史》

(1)在路德改革之初,亨利八世与罗马教廷的关系如何?罗马教皇对亨利离婚案是怎样的态度?从中你可以看出当时欧洲社会存在怎样的突出矛盾?

(2)英格兰宗教改革的内容主要有哪些?为何在作者的眼中,改革后的英格兰依然没有成为一个“新教国家”?

 

共684639条记录 当前(28834/68464) 首页 上一页 28829 28830 28831 28832 28833 28834 28835 28836 28837 28838 28839 下一页 末页 转到 GO
Copyright @ 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