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试题
当前位置:首页 > 高中历史试题

东汉时,南方有些地方百姓还不知道牛耕,到了两晋南朝时期,牛耕在南方已经相当普及,政府一再下令禁止杀牛。这反映了

A. 商品经济发展影响政府政策

B. 政府政策影响民间风俗变化

C. 魏晋后经济重心完成南移

D. 古代政府重视农业的传统

 

“嫂嫂织布,哥哥卖布……土布贵,洋布便宜;土布没人要,饿倒了哥哥嫂嫂”,近代中国的这首民谣反映了当时的一种社会经济现象。这一社会经济现象的实质是(  )

A. 传统丝织业的发展

B. 国内贸易中心的转移

C. 民族工业的产生

D. 自然经济开始解体

 

《中国城市发展史论集》对中国古代城市化率的变化情况有如下统计:

朝代

战国

西汉

南宋

清(1820)

城市化率

15.9%

17.5%

20.8%

22.0%

6.9%

 

 

南宋时期城市化率程度最高的原因是

①国家统一,社会稳定

②坊市界限被打破

③政府不再限制商业发展

④商业发展的推动

A. ①②

B. ②④

C. ①④

D. ②③

 

我国古代土地兼并严重影响了国家的财赋收入,引起社会的动荡不安,因此国家常采取“均田”“限田”措施,抑制土地兼并,保护自耕农经济。这一情况反映了自耕农

①是国家赋税徭役的主要承担者

②自给自足

③规模小,比较脆弱

④实际上已得到历朝政府的保护

A. ①②

B. ③④

C. ①③

D. ①④

 

费孝通在《乡土中国》中说:“村子里几百年来老是这几个姓,我从墓碑上去重构每家的家谱,清清楚楚的,一直到现在还是那些人。乡村里的人口似乎是附着在土地上的,一代一代地下去,不太会有变动。”造成材料中“乡村里的人口……不太会有变动”的经济因素是

A. 宗法关系长期存在

B. 中国农村封闭落后

C. 安土重迁观念的影响

D. 自然经济占统治地位

 

据(康熙)《苏州府志》载:“吴农治田力穑,夫耕妇馌,犹不暇给,雇倩(请)单丁以襄其事,以岁计曰长工,以月计曰忙工。”这说明当时苏州地区的农村

A. 农业经营方式发生根本变化

B. 自给自足的小农经济已解体

C. 农产品商品化的程度提高

D. 存在雇佣性质的经济关系

 

有关清政府闭关政策的评价,20世纪50至60年代的学者大都认为它具有抵抗外来侵略、维护国家主权的作用(自卫说)。20世纪80年代以后,学者对这样的认识产生了怀疑,他们认为,它对近代中国社会的前进和发展,起了严重的阻碍作用(自杀说)。下列说法中最为合理的是

A.史学家视角不同会导致结论不同

B.史学家自我否定说明评价标准缺失

C.两种观点互相矛盾,都缺乏正确性

D.自杀说自卫说更正确

 

唐朝诗人张籍写道:北人避胡多在南,南人至今能晋语。这反映了古代经济重心南移的主要原因是

A. 多次战乱,人口南迁    B. 少数民族政权开发南方

C. 两晋时期在南方的开发    D. 民族融合

 

假如你到宋朝的汴京旅游,下列情况不会出现的是:

A、可在夜市选购商品到三更半夜       B、饿了可在客舍附近购买食品充饥

C、白天可到城郊用纸币购买瓷器       D、可以去会馆看望同乡友人

 

周室既衰,暴君污吏慢其经界,……上下相诈,公田不治。材料反映的现象是(   )

A.分封制的崩溃              B.商品经济繁荣

C. 井田制逐步瓦解            D.土地私有制确立

 

共684639条记录 当前(26343/68464) 首页 上一页 26338 26339 26340 26341 26342 26343 26344 26345 26346 26347 26348 下一页 末页 转到 GO
Copyright @ 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