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试题
当前位置:首页 > 高中历史试题

学者白芝浩说:它既是一个由立法机构任命的行政体,又是一个可以消灭立法机构的行政体。它是被创造的,但它可以破坏;从起源上是派生的,但在行动中它却具有毁灭性。这里的“它”是指

A. 国王

B. 议会

C. 内阁

D. 首相

 

伯里克利时代,凡公民都有权参加公民大会,每个公民在会上都有发言权和表决权。这说明当时雅典推行

A. 直接民主制

B. 抽签选举

C. 代议制民主

D. 轮番而治

 

下列两图代表着中国解决历史遗留问题的成功范例。它践行的是

A. 政治协商制度

B. “九二共识”

C. 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D. “一国两制”构想

 

1954年,某国际会议最后宣言规定:“每个与会国家在对柬埔寨、老挝和越南三国的关系上,保证尊重上述各国的主权、独立、统一和领土完整,并对其内政不予任何干涉。”最终结束了法国在印度支那地区长达八年的殖民战争。这次会议是

A. 开罗会议

B. 雅尔塔会议

C. 日内瓦会议

D. 万隆会议

 

某学生在网上搜到一段歌词:“……六盘山上红旗展,势如破竹扫敌骑。陕甘军民传喜讯,征师胜利到吴起。南北兄弟手携手,扩大前进根据地。”此歌词反映了

A. 国共第一次合作,进行北伐战争

B. 解放军粉碎国民党对西北地区的进攻

C. 八路军挺进敌后,开展游击战争

D. 红军克服重重困难,取得长征的胜利

 

某校有几位同学在学习完辛亥革命的相关内容后,表达了各自对这场革命的看法。其中观点有误的是

A. 辛亥革命结束了中国两千多年的封建制度

B. 辛亥革命后民主共和观念深入人心

C. 辛亥革命是一场资产阶级民主革命

D. 辛亥革命推动了中国近代化的进程

 

严复在评价近代某场战争时说“以寥寥数舰之舟师,区区数万人之众,一战而剪我最亲之藩属,再战而陪都动摇,三战而夺我最坚之海口。四战而威海之海军没矣。”这战后

A. 中国被迫开放了上海等五个通商口岸

B. 中外反动势力勾结镇压中国人民

C. 帝国主义加深了对华资本输出的程度

D. 清政府成为帝国主义统治中国的工具

 

谈到西汉的政权建设,史家常以“汉承秦制”作论。下列项中能体现该论断的是

A. 皇帝制与郡县制

B. 郡县制与刺史制

C. 皇帝制与封国制

D. 丞相制与刺史制

 

下面是两张拍摄于清末和21世纪的中国家庭聚餐照,它们反映了中国已经延续了数千年的“团圆饭”情结。这种情结与下列哪一制度有关

A. 宗法制

B. 分封制

C. 世袭制

D. 禅让制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墨子》中说:“农夫早出暮入,耕稼树艺,多聚菽粟,此其分事也。妇人夙兴业寝,纺绩积纴,多治麻丝葛绪捆布縿,此其分事也。”

(1)材料一描述的是中国古代社会怎样的生产方式?结合所学知识,你认为这种生产方式的主要特点是什么?

材料二:自田制坏而兼并之法行,贫民下户复多,而中产之家(相当于自耕农)赈贷之所不及,一遇水旱,狼狈无策,只有流离饿莩(饿莩,饿死的人)耳。         

——董猬《救活荒民书》

(2)材料二反映了什么社会问题?针对这一问题,统治阶级采取了什么措施?并分析历代王朝不可能从根本上解决该问题的原因?

材料三:                        

唐长安城平面复原图                        《清明上河图》

(3)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从城市布局、商业活动、城市功能三个方面分析两个城市有了哪些变化?

 

共684639条记录 当前(25589/68464) 首页 上一页 25584 25585 25586 25587 25588 25589 25590 25591 25592 25593 25594 下一页 末页 转到 GO
Copyright @ 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