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试题
当前位置:首页 > 高中历史试题

阅读材料并回答问题。

材料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内蕴着中国共产党人和中国广大人民群众开拓创新的实践精神、强烈的历史使命感、对优秀传统文化的自信精神以及中国共产党的远大理想,中国道路的这些精神特质从不同方面发力,促使“道路自信”得以生成。

——摘自《习近平关于中国道路精神特质的当代审视》

(1)结合所学知识,用史实说明中国共产党人“开拓创新的实践精神”。

材料二中国经济是“国”与“民”相互支撑的经济,即“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它成功缓解了计划经济缺动力、市场经济缺情义、福利经济缺效率的问题,空前调动了全国工商业劳动者的积极性,刺激了企业间的激烈竞争,带来了物质生产的极大丰富,使小农中国的工业化得以高度推进。

——摘自潘维玛雅主编《人民共和国六十年与中国模式》

(2)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中国提出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作为经济体制改革目标的时间,分析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优势?

材料三在1979-2010年的32年间,中国经济增长速度达到了9.9%,中国的经济规模发展为1978年的20.5倍,中国对外贺易年增长率达到了16.3%,在32年间完成了144倍的飞跃式增长。

——摘自林毅夫《中国经济专题》(第二版)

(3)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材料三所述现象出现的原因。综上,概括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自信”形成的原因

 

阅读材料并回答问题。

材料一我国的先进农业科技及生产工具是通过丝绸之路传至国外,对当时世界农业产品质量、数量及对人民经济生活水平的提高都起到了重要作用。

——摘自缪祥山《海上丝绸之路与古代农业科技文化交流》

(1)据材料一,概括古代中国对世界农业发展的贡献,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开通丝绸之路的时间,列举我国古代农业科技成就。

材料二“近代自然科学是希腊思想传统的直接继承者,它借助于复兴古典学术和强调人的全面教养的人文主义而不断发展起来。它继承和发扬了希腊思想中把理性和知识作为人的基本存在方式,也是习得理想人性的基本方式的精神遗产。”

——摘自王荣江《近代科学的发生及其相关问题研究》

(2)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推动近代自然科学发展的思想文化基础,分析西方科技在近代以来持续发展的原因。

材料三波普尔认为,确定性知识的不可能,并不意味着我们知识增长和进步的不可能。我们可以通过某些批判,发现自身的错误并在认识自身错误的学习过程中增进我们的知识。

——摘自王荣江《(近代科学的发生及其相关问题研究》

(3)试以近代科学史上的历史事件为例说明材料三观点。

(4)综上,谈谈你对科技发展的认识。

 

自由职业者群体是中国近代中层社会的主体,是整体把握近代社会阶层及群体变动的重要环节。

阅读材料并回答问题。

材料一自由职业概念最初产生于西方资本主义国家,大体类似与英语profession一词,指需要接受高深教育及特殊训练,获得特定从业资格的专门职业,比如律师、医生、会计师、建筑师、工程师等。

——整理自朱英《中国近代史十五讲》

(1)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近代中国自由职业者的特点并分析其兴起发展的原因。

材料二中国近代最早的自由职业者是外国人,本土自由职业者是受西方影响逐渐出现的。不过初期阶段人数并不多,比如民国初期请领律师证书的律师共458人,1921年在上海获会计师资格开业者4人;随后自由职业者不断扩大,到全面抗战前,律师人数突破万人大关,全国登记的会计师人数总计有1488人.近代自由职业者群体形成之后,几乎无一例外地都成立了自己的同业团体,如律师公会,医师公会、会计师公会等。

——整理自朱英《中国近代史十五讲》

(2)据材料二,指出中国近代自由职业者出现后发展的趋势?

材料三过去,由于受各种因素影响,在中国近代史研究中很多领域的问题或者是不在研究视野之内,或者只是轻描淡写地一笔带过,由此留下了不少历史空白。即使是研究较多的问题,也因受诸多因素的影响导致研究者并不是以客观的研究态度得出合乎历史原貌的客观结论。

——整理自朱英《更加完整与客观:中国近代史研究的发展走向》

(3)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研究近代中国自由职业者群体的意义。谈谈研究历史现象的基本方法或态度。

 

有学者指出,民国初年破旧而又未能立新,社会陷入严重失范状态,只有实行具有一定现代导向的过渡性强权统治,才能渐进地从封建专制过渡到现代民主。革命过后的社会民众心理“呼唤一个能迅速结束动乱、稳定政局的人物”。以上材料说明

A. 孙中山可依法承担立宪下的皇权    B. 威权人物上台有历史的必然性

C. 辛亥革命引发急剧的社会大动荡    D. 改良相对革命更有利社会稳定

 

1959年,美国国家展览会在莫斯科举办。对于榨汁机和洗碗机等展品。赫鲁晓夫表示工人阶级决不会购买这些无用的小器具,当场引起了美国副总统尼克松的反对。这反映了当时

A. 美苏冷战的重点从军事领域转向经济领域

B. 美国霸主地位动摇,急需打开苏联市场

C. 苏联轻工业发达,不需要进口这些器具

D. 经济文化交流没有改变两国意识形态的对立

 

历史学家余英时在研究中国近代历史时提出“转石效应”——改革往往牵一发而动全身,一经发动,便如危崖转石,非达于平地不止。经济体制改革初见成效之后,浪潮就会冲击到法律和政治领域。依据上述观点,在中国近代史上引发“转石效应”的历史事件是

A. 洋务运动

B. 鸦片战争

C. 戊戌变法

D. 辛亥革命

 

西方一经济学家认为:国家必须有计划有调节地为经济确定目标并且提出方向性的经济政策原则。在这个意义上,国家的主动性就是而且应该是无可辩驳的。但是进而想把企业家弄成官府意志的奴隶和单纯的执行机器,那就必然毁灭一切人格价格并剥夺经济界最宝贵的动力。与这一理念相悖的经济模式是

A. 日本政府主导型市场经济模式

B. 斯大林模式

C. 美国凯恩斯经济模式

D. 中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模式

 

康德曾对启蒙运动作了这样的论述:“启蒙运动就是人类脱离自己所加之于自己的不成熟状态。不成熟状态就是不经别人的引导,就对运用自己的理智无能为力。”这说明启蒙运动

①倡导人的独立思考,理性判断

②核心思想是理性主义

③启蒙运动不满足于对人性的尊重,要求获得人本身的解放与自由

④是继文艺复兴后又一次人文主义思想解放运动

A. ①②③

B. ①②③④

C. ②③④

D. ①③④

 

1864年包世臣记载:“近日洋布大行,价才当棉布三分之一,吾村专以纺织为业,近闻已无纱可纺。松太布市,消减大半。去年棉花客大都折本。”该材料反映了

①家庭手工业在外国商品的冲击下纷纷破产

②机器大生产优于手工作坊生产

③上述局面客观上有利于近代民族工业产生发展

④松太地区棉纺织业水平下降

A. ①②④

B. ①③④

C. ①②③

D. ①②③④

 

1929年,爆发于美国的经济危机迅速扩展到其他主要资本主义国家,演变为世界性资本主义经济危机。2008年,又一次规模空前的经济危机从美国蔓延到世界的每一个角落,无论是发达国家还是发展中国家、是资本主义国家还是社会主义国家都没能幸免。世界性危机的发生说明

A. 美囝对世界其他国家经济产生至关重要的影响

B. 经济危机的出现是不可预测也不可避免的

C. 经济危机影响的国家和地区越来越多

D. 世界各国经济联系更加紧密,全球化趋势明显加快

 

共684639条记录 当前(25203/68464) 首页 上一页 25198 25199 25200 25201 25202 25203 25204 25205 25206 25207 25208 下一页 末页 转到 GO
Copyright @ 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