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试题
当前位置:首页 > 高中历史试题

来自课本的历史片段。(12分)

中国自古是个多民族国家,中华民族的不断壮大正是在各民族的交流和融合中实现的。……由于北方少数民族的社会、经济、文化相对落后,认同并接受先进的汉族文化成为融合的一个重要方面。不少胡族君主身体力行,经济上鼓励农耕,政治上采用汉制,文化上研习汉籍、提倡儒学,致使汉文化的影响日益深入。

—— 《高中历史》第二分册(试验本)第47页  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阅读文本,回答问题:

(1)请用具体史实说明“胡族君主”是如何“身体力行”,“致使汉文化的影响日益深入”的?(8分)

(2)“各民族的交流和融合”有何特点?(2分)其意义如何?(2分)

 

唯有法律征服世界是最为持久的征服。(12分)

德国法学家耶林曾经说过:“罗马帝国曾三次征服世界,第一次以武力,第二次以宗教(基督教),第三次以法律。武力因罗马帝国的灭亡而消失,宗教随着人民思想觉悟的提高、科学的发展而缩小了影响,唯有法律征服世界是最为持久的征服。”

问题:

(1)请简要叙述罗马法体系是如何形成和完善的?(8分)

(2)古代罗马法律制度的发展历史体现了罗马人的什么精神?(2分)对后世产生了怎样的影响?(2分)

 

2007年3月25日,欧盟27国领导人云集柏林,共庆欧盟五十周年,并联合签署了《柏林宣言》。欧盟各国为和平、发展、合作所作的努力,符合世界发展的潮流。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20分)

材料一:要使欧洲国家统一起来,必须结束长达百年之久法德之间的冲突……把法德的全部煤钢生产置于一个其他欧洲国家都可参加的高级联营机构的管制之下……这样结合起来的联营生产意味着将来在法德之间发生战争是不可能的,而且在物质上也不再可能。

——《舒曼计划》(1950年5月9日)

材料二:“谋求欧洲统一有相当远的历史渊源。经过两次世界大战后的欧洲,已经没有了昔日称雄于世界的威风。……欧洲的统一不会在一夜之间实现,也不会仅仅靠一项计划来完成。……建立共同的经济制度所依赖的那种利益之间的融合……可以成为一种催化剂,促使因粗暴的分割而长期敌对的国家,相互形成一个更大和更牢固的社会。”

——摘自《欧洲一体化理论与历史文献选读》

材料三:欧美主要国家国内生产总值指数表(1913年指数为100)

说明: 6ec8aac122bd4f6e

材料四:西欧……是美国非常强有力的竞争对手。……他们正在与我们竞争。在经济领导的问题上,他们在全世界同我们竞争得非常激烈。……同我们在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的时候相比,美国遇到了我们甚至连做梦也没有想到过的那种挑战。

——1971年美国总统尼克松的一次演说

(1)《舒曼计划》认为欧洲要实现联合的关键因素是什么?简述理由,(3分)

(2)材料二指出,“欧洲的统一不会在一夜之间实现,也不会仅仅靠一项计划来完成”,欧洲通过哪些具体进程来实现联合的?(4分)

(3)结合材料四、五,谈谈为什么“美国遇到了我们甚至连做梦也没有想到过的那种挑战”?(2分)

(4)欧洲的联合是一个复杂的历史现象,也产生了深刻的影响。试评述欧洲联合的影响。(11分)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17分)

英国诗人艾尔弗雷德·丁尼生(1809—1892)曾于1842年写过一首预言诗:《洛克斯利田庄》,以下是这首诗的部分诗句:

因为我曾对未来作过考察,凭人的眼睛极力远眺,

见到世界的远景,见到将会出现的种种神奇精妙;

看到天空里贸易不断,神异玄妙的航队来往频频,

驾紫色暮霭的飞行者纷纷降落,带来昂贵的货品;

我听到天上充满了呐喊,而交战各国的空中舰队在蓝天的中央厮杀,

降下了一阵令人惊怖的露水;

同时,在遍及全世界的暖暖南风劲吹的飒飒声中,

在雷电的轰鸣声中,各个民族的军旗只顾往前冲;

直到战鼓不再咚咚地敲得人心惊肉跳,

直到战旗在全人类的议会里卷起,在全世界的联邦里卷起。

(1)用20世纪上半个世纪的史实解释诗中划线部分所描写的“种种神奇精妙”。(6分)

(2)在20世纪,“全人类的议会”或“全世界的联邦”是怎样建立的?(11分)

 

下面三张图片反映了天安门见证的中国历史巨大变迁。请配上解说词。(9分)

说明: 6ec8aac122bd4f6e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12分)

那次的战争(注:发生于1840—1842年)我们称之为鸦片战争,英国人则称之为通商战争,两方面都有理由。关于鸦片问题,我方力图禁绝,英方则希望维持现状:我攻彼守。关于通商问题,英方力图获得更大的机会与自由,我方则强硬要维持原状:彼攻我守。就世界大势论,那次的战争是不能避免的。

——蒋廷黻《中国近代史》

(1)“那次的战争我们称之为鸦片战争,英国人则称之为通商战争,两方面都有理由。”分别说明你对“两方面理由”的理解。(4分)

(2)为什么说“就世界大势论,那次的战争是不能避免的”?(4分)

(3)你如何看待这次战争的实质,简述理由。(4分)

 

古代中国的儒学:(10分)

材料一:孔子说:君使臣以礼,臣事君以忠。孟子则进一步说:君视臣如草芥,臣视君如寇雠。杀掉昏主暴君,孟子甚至认为不是弑君,而是“诛独夫”。

——汪丁丁《简论王元化先生自由主义思想的复杂性》

材料二:董仲舒……一生最大的努力,是将先秦的各种不同学派糅合成一个相当庞大的学术系统,所有的先秦学术在他手上成为一个综合体。

——许倬云《从历史看时代转移》

材料三:宋朝正巧是要对儒家经典重新作出诠释的时候。……研究儒家的力量才称得上真正成熟……

——许倬云《从历史看时代转移》

(1)材料一反映出孔子和孟子所强调的君臣关系具有怎样的特征?(1分)

(2)运用所学知识说明材料二中的“学术系统”有何主要特征?(3分)

(3)为材料三中的“真正成熟”说明理由?(3分)

(4)依次陈述以上三个时期儒学变化与时代背景之间的关系。(3分)

 

地方行政制度的变迁:(10分)自周代以后,我国开始确立了一套地方行政制度。秦代为了加强中央集权,由皇帝直接任命郡守和县令;汉代借鉴秦朝灭亡的教训,在继承秦代地方制度的同时也部分恢复了周朝旧制。到了元代,为了加强对辽阔疆域的控制,开始设立行中书省,标志着中国地方行政制度进入了一个新时代。

(1)按示例完成周、秦、汉初、元四朝地方行政制度的演变过程空格填写。(6分)

说明: 6ec8aac122bd4f6e

(2)从上述材料中归纳中国古代地方行政制度的发展趋势。(4分)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12分)

马克思说:“中世纪是粗野的原始状态发展而来的。它把古代文明、古代哲学、政治和法律一扫而光,以便一切从头开始。”然而1500年前后,西欧社会结构中有利于制度创新的各种因素通过一系列彼此连结的历史运动而会聚、互动。从文化史的角度看,各种迹象充分表明,人类正在走出中世纪这个“死亡之门”。

(1)马克思所说中世纪西欧的“粗野”状态在政治和宗教领域有何表现?(4分)

(2)近年来史学界对西欧中世纪有了新的诠释,认为“黑暗的时代”里也有一些光明,请用史实加以说明。(4分)

(3)1500年前后,西欧是通过哪些历史运动走出中世纪的?(4分)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20分)

嗟予小子,无学顽陋,不足以言革命独立之大义,兢兢业业模拟美国革命独立之义,约为数事,再拜顿首,敬献于我最敬最亲爱之皇汉人种四万万同胞前,以备实行焉。如左:

中国为中国人之中国,我同胞皆须自认为自己的汉种中国人之中国。……

驱逐居住中国中之满洲人,或杀以报仇。……

对敌干预我中国革命独立之外国及本国人。……

区分省分,于各省中投票公举一总议员,由各省总议员中投票公举一人为暂行大总统,为全国之代表人,又举一人为副总统,各府州县又举议员若干。……

生命自由及一切利益之事,皆属天赋之权利。各人权利,必需保护,须经人民公许。建设政府,而各假以权,专掌保护人民权利之事。

——邹容《革命军》

(1)根据材料概述邹容的革命主张。(6分)

(2)邹容的革命主张受到了西方文化的影响。请从材料中找出证据加以说明。(4分)

(3)谈谈你对邹容革命主张的理解。(10分)

 

共25931条记录 当前(2396/2594) 首页 上一页 2391 2392 2393 2394 2395 2396 2397 2398 2399 2400 2401 下一页 末页 转到 GO
Copyright @ 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