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试题
当前位置:首页 > 高中历史试题

汉初,官方禁止商人“衣丝乘车”,并规定“市井之子孙不得为官”。材料说明汉初统治者推行的政策是

A. 抑制商贾

B. 罢黜百家

C. 工商皆本

D. 勤俭建国

 

《沈氏农书》中记载:家有织户,织与不织,总要吃饭,不算工本,自然有赢。这段话反映了中国古代家庭手工业

A. 与农业相结合,竞争力强    B. 生产方式落后,效率较低

C. 以营利为目的,面向市场    D. 生产成本较低,自给自足

 

德国分裂后,联邦德国期望依靠美国和北约组织的支持来实现统一。20世纪60年代末70年代初,联邦德国主动发展同苏联、东欧国家的关系,以“缓和、均势与联盟”为基础的新东方政策逐渐成熟。导致这一外交政策变化的主要因素是

A. 苏联对外扩张的加剧

B. 世界多极化趋势的出现

C. 美国霸主地位的丧失

D. 欧洲国家逐步走向联合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美国外交官凯南形容:“美国是鲨鱼,苏联是老虎,二者虽然都很凶猛,却生活在截然不同的环境里,暂时不会兵戎相见。”凯南评述的是美苏

A. 都成为超级大国

B. 进行“冷战”对峙

C. 共同对付法西斯

D. 军事实力接近

 

1971年美国总统尼克松在一次演说中说:“2年前,我们当时在军事上是世界第一。……当然,我们那时在经济上也……处于世界第一。……从经济学角度来说,现在美国已不再是唯一的世界第一流国家,……世界上也不再只有两个超级大国”。据此可知,在20世纪70年代

A. 美国不再是世界头号军事强国

B. 美国经济规模逐渐被日本超过

C. 世界格局已经呈现多极化趋势

D. 世界上出现了更多的超级大国

 

1935年,美国国会通过的《紧急救济拨款法》赋予总统建立适当行政机构的广泛权力。 1950年美国政治学会的一项研究表明:一个有纪律和协调一致的政党,通过内阁和其他机构把总统和国会联系起来,能够超越宪法分权而造成的沟壑。这反映了当时美国

A. 制衡原则发生了变化 B. 总统与国会利益一致

C. 新政促进了政局稳定 D. 权力模式出现新格局

 

1908年底,德意志部分议员提出议案,要求详细规定帝国宰相的职责,规定皇帝的宣战权必须得到议会的赞同。这些议案没有获得通过,但帝国议会获得了在质询宰相时通过多数决议确定国会意见的权力,还可以宣布对宰相不信任。这表明德意志帝国议会

A. 剥夺皇帝的行政大权

B. 政治作用得到增强

C. 最终获取了立法大权

D. 决定宰相政治命运

 

自大革命以来,法国就像一个政治制度的试验场,君主立宪制、君主专制、帝制、共和制,循环多变,轮番实行。这一过程

A. 说明法国对不同制度进行对比试验

B. 反映了法国民主与专制斗争的曲折

C. 表明法国第一次工业革命进程缓慢

D. 体现了法国革命是最为彻底的革命

 

美国1787年宪法的主要起草人汉密尔顿曾引用孟德斯鸠的话“假如人类没有创造出一种政体,它既具有共和政体的内在优点,又具有君主政体的对外力量,那么很可能,人类早已被迫永远生活在一人统治的政体之下了”。汉密尔顿意在说明1787年宪法应具有。

①中央集权原则

②分权制衡原则

③民主原则

④专制主义原则

A. ①②③

B. ①②④

C. ①③④

D. ②③④

 

根据“光荣革命”后建立的政治制度,英国由少数贵族掌管政权。……这种制度能够保证工业革命顺利发生,但是当工业革命发生后,它又成为陈旧的制度,必然被工业化社会所淘汰。这说明光荣革命

A. 只是确立了民主的基本原则

B. 对英国历史进程影响很小

C. 正式确立了英国君主立宪制

D. 未改变英国国家权力结构

 

共684639条记录 当前(23475/68464) 首页 上一页 23470 23471 23472 23473 23474 23475 23476 23477 23478 23479 23480 下一页 末页 转到 GO
Copyright @ 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