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试题
当前位置:首页 > 高中历史试题

宋史专家邓广铭认为:“宋代物质文明所达到的高度,在中国整个封建社会历史时期之内,可以说是空前绝后。”下列史实能佐证上述观点的是

A. “草市”开始出现

B. “市”突破了时空的限制

C. 工商业市镇在全国大量出现

D. 形成一定规模的自由劳动力市场

 

明清时期,制瓷中心景德镇发展迅速。从事商品生产的民窑,其数量和规模逐渐超过专门为官府服务的官窑,出现了官府委托民窑代烧瓷器的现象。表明这一时期

A. 自然经济开始解体

B. 民营手工业技术水平的提高

C. 官府控制民窑生产

D. 资本主义萌芽促进了经济发展

 

《论衡》中记载:“深耕细锄,厚加粪壤,勉致人工,以助地力”,“地力盛者,草木畅茂,一亩之收,当中田五亩之分”。这体现出我国古代农业生产中

A. “重农”的思想

B. “靠天吃饭”的观念

C. “不误农时”的思想

D. “精耕细作”的特点

 

经济全球化是世界经济发展的必然趋势,它一方面带来世界经济的发展与繁荣,另一方面周期性经济危机的爆发也使世界各国都不能“独善其身”。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由于贸易、传教士和殖民者的工作,南北美洲迅速被打上欧洲附庸的烙印……在英国、西班牙和葡萄牙的殖民地,采矿业和种植农业的发展使对劳动力的需求大量增加……这个问题16世纪时由于非洲黑人的输入而得到解决。

—伯恩斯《世界文明史》

材料二“(第一次工业革命)不断扩大产品销路的需要,驱使资产阶级奔走于全球各地。”“资产阶级运用工业革命造就的廉价商品,利用先进的洋枪洋炮,叩开了闭关自守的古老国家的大门。”……“(第二次工业革命)资本输出使输入地区人民受到沉重剥削……国际垄断同盟形成,它们在经济上分割世界……对经济全球化进程起了不可忽视的作用。”

—陈钦庄、计翔翔等《世界文明史简编》

材料三当美国爆发经济危机时,中国加紧民族资本的发展,南京政府特别对江浙两省的民族工业加以扶植,特别是纺织、制造等行业有了极大发展。政府还趁美金、英镑等货币贬值之际,大幅偿还北洋所欠外债,至1932年底,基本偿清了北洋政府所欠外债,并且还大量购入生产设备,使中国的工业有了一定发展。中国的发展崛起引起日本的不安,因大萧条所产生的影响也波及日本。为了转嫁影响,压制中国发展,日本借机制造了9.18事变。

材料四二战后,世界各国的经济政治实力发生了重大变化,美国登上了资本主义世界盟主地位,美元的国际地位因其国际黄金储备的巨大实力而空前稳固。这就使建立一个以美元为支柱、以美国为主导的利于美国对外经济扩张的国际货币体系和世界贸易体系成为可能。

材料五抗议人群呼吁的是,世界经济强权正和一小部分跨国公司联手,打着帮助贫穷国家建设的招牌,利用贷款和巨额债务进行不合理的国际分工,使落后国家接受改头换面的金融殖民、技术殖民,并把环境危机等转嫁出去。

—美国《世界日报》

请回答:

(1)根据材料一、二,指出推动全球化的因素有哪些。

(2)根据材料三,指出1929年经济大危机给中国带来的影响。

(3)根据材料四,并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二战后初期,世界各国为加强国际经济协调和合作成立了哪些经济组织?这对当时世界经济产生怎样的影响?

(4)材料五反映出抗议人群呼吁的实质是什么?在这样的浪潮下,面对世界经济全球化的趋势,你认为包括中国在内广大发展中国家应如何应对?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继荷兰之后,英国通过推行自由贸易,建立起全球市场,并逐步确立起自由市场经济模式。当这种模式的弊端引发社会危机的时候,美国在20世纪30年代,又加入了政府干预的手段,从此,“看得见的手”和“看不见的手”交相作用,改变了人们对传统的市场经济模式的认识。

材料二斯大林模式的新型现代化途径是,在一个经济落后的农业大国,以苏维埃政权为杠杆,采用非常手段从本国农业积累工业化资金,用行政办法对资源、劳动力进行重新配置,采用优先发展重工业的方式快速地推进现代化。

—摘编《斯大林模式:落后国家现代化的一种途径》

(1)分别指出材料一中英、美两国市场经济模式的特点,并分析美国创新市场经济模式的背景。

(2)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苏联工业化的主要特点和影响。

 

总理温家宝2008年11月主持召开国务院常务会议,提出促进经济增长而采取的十项措施,其中有加快建设保障性安居工程、加快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加快铁路、公路和机场等重大基础设施建设等。罗斯福新政中也提出“以工代赈”、兴办公共工程的措施,两者共同之处是:

A. 克服生产的盲目性

B. 放弃市场机制,实行国家干预政策

C. 扩大内需

D. 缓和阶级矛盾,稳定社会秩序

 

仔细观察左下方的漫画(Iraq、Afghanistan、Balkan分别指伊拉克、阿富汗、巴尔干),局部战争在冷战结束后屡屡发生的主要原因是

A. 两极格局的瓦解

B. 美国试图独霸世界

C. 恐怖主义威胁世界

D. 地区霸权主义抬头

 

下列四幅地图反映了德国历史上的版图变化情况。其变化顺序正确的是(  )

A. ③①②④    B. ④③②①

C. ①③②④    D. ③④①②

 

历史学习需要时空想象力。“1991年的欧洲”会让你想到的词语是

A. 同盟与对峙

B. 和解与一体

C. 多极与单极

D. 解体与一体

 

1945年5月8日,美国驻苏联参赞凯南说:“人们在欢呼跳跃……他们以为战争结束了。而战争才刚刚开始。”这里的两个“战争”分别指

A. 第一次世界大战第二次世界大战

B. 第二次世界大战鸦片战争

C. 第二次世界大战美苏“冷战”

D. 第二次世界大战抗日战争

 

共684639条记录 当前(21406/68464) 首页 上一页 21401 21402 21403 21404 21405 21406 21407 21408 21409 21410 21411 下一页 末页 转到 GO
Copyright @ 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