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试题
当前位置:首页 > 高中历史试题

社会变化的路径复杂多样。阅读材料,结合所学回答问题。

随着兼并战争的进行,秦、楚等国都在新占领的地方上设立郡和县,作为新的行政建制。一般县在中心区域,郡在边远地区。郡县的长官,不再是世袭领主,而是由君主委派官员直接管理。郡县长官由君主任免,对君主负责,成为中国历史上最早的取代贵族领主的职业官僚。

—《中国历史十五讲》

春秋战国时期郡县制的出现反映了怎样的历史发展趋势?请结合史实,从政治制度、生产力水平和思想理论方面加以说明。

 

 

(题文)阅读《齐民要术》一书,可以了解

A. 5—6世纪江淮流域的农业生产经验    B. 5—6世纪黄河流域的农业生产经验

C. 6—8世纪北方农业生产工具的改进    D. 6—8世纪北方游牧民族的生活经验

 

孝文帝改革以前,北魏在中原地区实行宗主督护制度,在这一制度下,实际上控制地方基层社会组织的是

A. 保甲组织

B. 邻里党三长

C. 豪强地主

D. 地方军阀

 

下不属于汉代科技成就的是:

A. 造纸术

B. 《伤寒杂病论》

C. 《九章算术》

D. 雕版印刷术

 

(题文)两汉时期,作为皇室财政基础的公田起着重要的作用,公田不仅有着皇室直接经营地的性质,而且其产品也往往赈济、借贷于贫民。与以上措施具有相同作用的古代经济政策是

A. 重农抑商

B. 抑制兼并

C. 编户齐民

D. 相地衰征

 

凡灾异之本,尽生于国家之失。国家之失乃始萌芽,而天出灾害以谴告之;谴告之而不知变,乃见怪异以惊骇之;惊骇之尚不知畏恐,其殃咎乃至。引文的出处应

A.《道德经》        B.《论语》        C.《韩非子》         D.《春秋繁露》

 

秦朝时期,北京地区的最高长官是

A. 燕王    B. 广阳郡守    C. 幽州牧    D. 范阳节度使

 

董仲舒新儒学与孔孟儒学在政治学说上的区别是

A. 宣扬仁政

B. 为统治者服务

C. 神化君主统治

D. 反对苛政刑杀

 

董仲舒的“天人感应”理论的评述,正确的是

①论证了皇权的至高无上

②制约了君主的肆意妄为

③促进了道教理论的发展

④阐明了人与自然的关系

A. ①②

B. ①③

C. ②④

D. ①④

 

董仲舒一生最大的努力,是将先秦的各种不同学派糅合成一个相当庞大的学术系统, 所有的先秦学术在他手上成为一个综合体。材料中的不同学派包括( )

儒家   法家   道家   兵家   阴阳家

A. ①②③④    B. ②③④⑤    C. ①③④⑤    D. ①②③⑤

 

共684639条记录 当前(19723/68464) 首页 上一页 19718 19719 19720 19721 19722 19723 19724 19725 19726 19727 19728 下一页 末页 转到 GO
Copyright @ 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