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试题
当前位置:首页 > 高中历史试题

南宋时期,继承程颐理学的朱熹、宣传心学的陆九渊等人,各立学舍,聚徒讲学,促进了书院的发展,其各派门人为了宣传师学又大办书院。南宋书院的繁荣

A. 推动了理学传播和发展

B. 促使各派思想趋于合流

C. 源于儒学正统地位动摇

D. 体现儒学陷入矛盾困境

 

(题文)宋代佛教强调 “儒佛者,圣人之教也,其所出虽不同,而同归于治。儒者,圣人之大有为者也;佛者,圣人之大无为者也。有为者以治世,无为者以治心”。这主要反映出

A. 佛道的思想冲击    B. 佛教的中国化

C. 儒佛的思想融合    D. 儒学的政治化

 

宋代某理学家说:“治道亦有从本而言,亦有从事而言。从本而言,惟从格君心之非,正心以正朝廷,正朝廷以正百官。”由此可知该理学家

A. 强调培养个人社会责任感

B. 主张强化封建等级秩序

C. 认为君主德行是治国根本

D. 吸收了道家的治国思想

 

有日本学者指出,朱子学体系的主要构成具有鲜明的古希腊哲学中的自然学性质;李約瑟认为,朱熹的理气二元论像是依照爱因斯坦的理论而架构出的世界观。据此可知,朱子学

A. 正确揭示了宇宙的本原

B. 具有朴素唯物主义思想

C. 蕴含着自然科学的理念

D. 与西方科学具有一致性

 

魏晋时期,老庄思想盛行,贵族士流兢习老庄。晋殷仲堪说“三日不读《道德经》,便觉舌本间强”,这话当时是有代表性的。由此推断出

A. 社会动荡致道教流行

B. 儒家思想遭到冲击

C. 信仰多元化倾向严重

D. 道家思想成为正统

 

宋明理学的传统里,程朱理学提出了“知先行后”的观点,陆王心学提出了“知行合一”的学说。王夫之提出了“知行相资以为用”“并进而有功”的辩证的知行观。这从侧面反映出

A. 宋明理学存在致命缺陷

B. 明末清初对知行关系有了定论

C. 儒学的哲学化倾向明显

D. 儒学知行关系理论的不断深入

 

王阳明说:“有忠君之心,即有忠之理,无忠君之心,即无忠君之理矣。理岂外于吾心哉!”王阳明旨在说明(  )

A. 强调伦理道德    B. 重视知行合一

C. 宣扬格物致知    D. 心外无物、心外无理

 

黄宗羲曾有这样的论述:“自姚江指点出‘良知人人现在,一反观而自得’,便人人有个作圣之路”。他提及的“姚江”是

A. 朱熹

B. 陆九渊

C. 王守仁

D. 顾炎武

 

宋代之前儒家经典主要是指“五经”,宋代以后“四书”的地位逐渐超过了“五经”。其原因主要在于

A. 社会主流思想的演变

B. 政府选官的需要

C. 社会经济迅速发展

D. 八股取士的实施

 

王阳明认为,“良知”包括父子之亲、君臣之义、夫妇有别等伦理,亦包括人们的恻隐之心,是非之心等道德观念。据此可知,王阳明的良知论

A. 已经成为官方哲学

B. 属于唯心主义世界观

C. 融合了佛道等理论

D. 有助于提升人伦道德

 

共684639条记录 当前(19404/68464) 首页 上一页 19399 19400 19401 19402 19403 19404 19405 19406 19407 19408 19409 下一页 末页 转到 GO
Copyright @ 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