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根据下列合成路线判断反应类型正确的是( ) A.A→B的反应属于加成反应 B.B→C的反应属于酯化反应 C.C→D的反应属于消去反应 D.D→E的反应属于加成反应
|
|
|
分子式为C5H10O2并能与饱和NaHCO3溶液反应放出气体的有机物有(不含量立体异构) ( ) A.3种 B.4种 C.5种 D.6种
|
|
|
根据有机化合物的命名原则,下列命名正确的是( ) A. B. C.CH3CH(C2H5)CH2CH2CH3 2-乙基戊烷 D.CH3CH(CH3)CH2COOH 3-甲基丁酸
|
|
|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石油分馏可获得汽油、煤油等矿物油,煤焦油干馏可获得苯、甲苯等有机物 B.使用 “燃煤固硫”、“汽车尾气催化净化”等可减少空气污染 C.汽油、煤油、大豆油中所含主要成分均为烃类 D.硬脂酸甘油酯在碱性条件下的水解属于皂化反应
|
|
|
锌及其化合物用途广泛。火法炼锌以闪锌矿(主要成分是ZnS)为主要原料,涉及的主要反应有: 2ZnS(s) + 3O2(g) = 2ZnO(s) + 2SO2(g) 2C(s) + O2(g) = 2CO(g) ZnO(s) + CO(g) = Zn(g) + CO2(g) 反应ZnS(s) + C(s) + 2O2(g)=Zn(g) + CO2(g) + SO2(g) (2)反应中生成的CO2与NH3混合,在一定条件下反应合成尿素: 2NH3(g)+CO2(g) 若该反应在一恒温、恒容密闭容器内进行,判断反应达到平衡状态的标志是 。 a.CO2与H2O(g)浓度相等 b.容器中气体的压强不再改变 c.2v(NH3)正 = v(H2O)逆 d.容器中混合气体的密度不再改变 若想提高氨气的转化率,可以采取的措施有 (写出两条) (3)硫酸锌可广泛用作印染媒染剂和木材防腐剂。ZnSO4受热分解过程中各物质物质的量随温度变化关系如图所示。 ①700℃~980℃时发生反应中生成物质二氧化硫、ZnO和氧气,如该反应在2L密闭容器内进行,10min时,测得生成的氧气的物质的量为0.3mol,则这段时间二氧化硫的生成速率为 。 ② 硫酸锌分解生成的SO2经下图中的循环可得到H2SO4。循环中电解过程阳极反应式是 。
|
|
|
氧化铁黄(化学式为FeOOH)是一种黄色颜料,工业上用废铁为主要原料生产氧化铁黄的一种工艺流程如下:
(1)氧化铁黄中铁元素的化合价为 ,废铁在反应前常用热的纯碱溶液清洗表面油污,其原理是 (写离子方程式)。 (2)氧化过程生成氧化铁黄的化学方程式是 。 (3)上述流程中,检验“洗涤”是否完全的方法是 。 (4)氧化时应控制pH的合理范围是3.5-4.0,pH过小导致氧化铁黄产率较低的可能原因是 。 (5)取1g样品进行纯度测试,将其溶解于足量稀盐酸中,后用一定浓度的过量NaOH溶液沉淀其中的铁元素,得到沉淀的质量为Bg,试用所给数据求出产品的纯度 。
|
|
|
某实验小组用下图装置制备家用消毒液,并探究其性质。
(1)写出装有浓盐酸的仪器名称 ,A中烧瓶内进行的反应中浓盐酸体现出的化学性质是 。 (2)写出装置B中发生的所有反应化学方程式 。 (3)装置c的作用是 。反应停止后,各取洗气瓶中无色溶液5mL分别进行了如下实验:
(4)查阅资料:酚酞的变色范围为8.2~10,且酚酞在强碱性溶液中红色会褪去,为探究操作A中溶液褪色的原因,又补充了如下实验:
获得结论:此实验小组制备的消毒液具有漂白性。 (5)操作B中溶液变成黄绿色的原因: (用离子方程式表示)。
|
|||||||||||
|
下表为周期表中短周期的一部分,若R元素的最高正价和最低负价的绝对值之差为2,则说法正确的是( )
A.原子半径大小顺序是:Y>X>R B.其气态氢化物的稳定性顺序是:Z>Y>X>R C.X、Y、Z中Z的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的酸性最强 D.R的气态氢化物与它的含氧酸之间能发生化学反应
|
|||||||
|
原子序数依次增大的元素b、c、d,它们的最外层电子数分别为6、7、1。b和c的次外层有8个电子,c-和d+的电子层结构相同。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元素的非金属性次序为c>b B.c和d形成的化合物存在离子键 C.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的酸性:c>b D.离子半径:d+>c-
|
|
|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常温下,将pH=3的醋酸溶液稀释到原体积的10倍后,溶液的pH=4 B.为确定某酸H2A是强酸还是弱酸,可测NaHA溶液的pH。若pH>7,则H2A是弱酸;若pH<7,则H2A是强酸 C.用0.2000 mol/L NaOH标准溶液滴定HCl与CH3COOH的混合溶液(混合液中两种酸的浓度均约为0.1 mol/L),至中性时,溶液中的酸未被完全中和 D.在含有BaSO4沉淀的溶液中加入Na2SO4固体,c(Ba2+)增大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