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试题
当前位置:首页 > 高中地理试题

发展农业需因地制宜,亦需科技创新。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 我国某区域耕地分布图(下图)。

分别归纳图中甲(西藏)、乙(塔里木盆地)两地形区种植业地域分布特点,并分析各自特点形成的自然环境原因。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图1为青藏高原降水量分布图,如图2为青藏高原地形剖面示意圈。

材料二 青藏高原一般海拔在4500米以上.空气稀薄.日照充足.年平均气温一般在一4℃以下.高原上多山地冰川,是多条大河的发源地,植被以高寒荒漠为主.局部地区有高寒草原。东南边缘海拔较低的河谷中四季温暖.降水较多。

(1)高原东南部适宜发展河谷农业。高原北部适宜发展的农业类型是________.若过度发展可能带来的问题是__________

(2)高原北部可开发利用的主要能源是___________。东南部水能资源丰富,其原因是___________

(3)我国在高原东部建立了三江源自然保护区.“三江”是指 ____________________和澜沧江.建立该保护区的目的是__________

 

读下图,回答问题。

(1)图中A地区农耕历史悠久,自古以来有“塞外江南”的美称。影响该地区农业生产的主导因素是     。该地区在发展农业生产时,如果土地利用不当将引起的主要后果是              

(2)据测算,黄河在B处径流量比C处减少30%左右,原因是什么?

(3)土地荒漠化是制约当地农牧业发展的主要因素,试从自然和人为因素两方面分析该地区土地荒漠化的原因。

 

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1)如图1中甲地区、丙地区共同面临的突出的生态问题是            。两地区相比,该问题在丙地区造成的损失更大,请分析其主要原因。

(2)如图1中乙地区发展农业的主要障碍是           

(2)如图2中①②两种农业发展模式,分别适合于如图1中的甲、乙、丙哪个地区?

①模式适合            地区;②模式适合            地区。

(4)丁地农业生产最大限制性条件是什么?应该怎样应对?

 

读下图甲乙为两个岛屿(台湾和海南),回答下列各题。

1.甲岛森林树种比乙岛丰富的主要原因是           

①地跨纬度带较多;  

②纬度较低;③人工引进品种较多; 

④东西降水差异大;

⑤地形起伏较大,植被垂直分异显著

A. ①② B. ①⑤ C. ②③ D. ③④

2.近年来,乙岛发展成为所在国冬季最大的蔬菜生产基地,最主要的影响因素是

A. 优越的气候条件 B. 劳动力和土地价格较低

C. 政府的优惠政策 D. 运输条件的改善和保鲜、冷藏技术的发展

3.甲乙两个岛屿的共同点是

A. 都处于板块交界地带 B. 都处于热带范围内

C. 盐场均分布在西海岸 D. 大多数河流都向西流入海洋

4.对甲岛生产、生活危害最大的两种自然灾害是

A. 寒潮、洪涝 B. 台风、地震 C. 干旱、台风 D. 地震、洪涝

5.乙岛的蔬菜生产“忙季”出现在冬季,造成这一现象的主导因素是

A. 市场、热量 B. 水分、热量 C. 水分、交通 D. 市场、交通

 

读图,回答下列各题。

1.下列对甲和丙两个地区农业发展均有限制的主要因素是

①干旱  ②洪涝  ③水土流失  ④风沙危害

A. ①② B. ①④ C. ②③ D. ③④

2.下列关于四个地区农业的叙述,正确的是

①乙地处云贵高原,以畜牧业为主  ②甲、乙均是重要的粮棉产区 

③丙、丁位于我国北方地区,其中丁地糖料作物以甜菜为主  ④丁地区属于商品谷物农业

A. ①② B. ②④ C. ①③ D. ③④

 

台湾岛是祖国的宝岛。自大陆赴台旅游开通后,游客日益增多。下列选项符合岛内地理概况的是   

①位于热带和亚热带季风区 

②气候受太平洋北赤道暖流影响

③基隆盛行东北风,降水量较多

④水果之乡,盛产苹果、柑橘与香蕉等

⑤阿里山、日月潭是著名的旅游胜地

A. ①④⑤ B. ①②⑤ C. ②③④ D. ③④⑤

 

读图,回答下列各题。

1.“塞上江南”是宁夏的主要农业区,其发展农业的优势条件是

①地势平坦 ②光照资源丰富 ③降水丰沛 ④灌溉水源充足

A. ①②③ B. ②③④

C. ①③④ D. ①②④

2.在世界农业地域类型中,宁夏农业主要属于    (  )

A. 游牧畜牧业 B. 牧场畜牧业 C. 旱作农业 D. 水田农业

 

    位于长江中上游的某茶场,茶园面积600亩,每年四月、六月、十一月要锄草三次,久而久之,茶园“消瘦”了,同时,锄草需要大量劳动力,困惑之际,茶场主人想到“羊喜吃嫩草,却不吃嫩茶”,于是把羊引进茶园,既节省了人力物力,又保持了水土,肥沃了茶园,可谓一举多得。

据此回答下列各题。

1.根据长江流域地理特征可以推知,三次锄草中水土流失最严重的是  (   )

A. 四月、五月 B. 四月

C. 六月 D. 十一月

2.茶园“消瘦”的主要原因是(   )

A. 缺乏分解者

B. 缺少枯枝落叶

C. 土壤中有机质被微生物分解

D. 表层土壤被大量冲走

 

有关我国南、北方自然资源的叙述,正确的是

A. 我国南方有四川攀枝花、湖北大冶、安徽马鞍山、海南石碌等大铁矿,因此南方铁矿比北方丰富

B. 南方的石油、煤炭资源均不如北方多。特别是长江中下游和南部沿海各省,普遍感到能源供应紧张

C. 南方地区各河水能资源丰富,水电供应充足,可以满足工农业生产的需要

D. 北方森林资源丰富,特别是东北的大、小兴安岭和长白山地,是我国的天然森林宝库,因此,对这里的森林要加快采伐,充分利用

 

共419098条记录 当前(8579/41910) 首页 上一页 8574 8575 8576 8577 8578 8579 8580 8581 8582 8583 8584 下一页 末页 转到 GO
Copyright @ 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