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读我国雨带移动示意图,回答下列各题:
1.通常年份,当雨带位于①、②、③时,分别是 ( ) A. 4、5月,6月,7、8月前后 B. 5、6月,7月,8、9月前后 C. 3、4月,5、6月,7、8月前后 D. 10月,8、9月,7、8月前后 2.2003年长江地区旱情严重,而淮河流域出现洪涝。原因是 ( ) A. 南方气流中含水量较少而北方气流中含水量较多 B. 冬季风较弱,雨季回撤慢,在黄淮停留过长 C. 副热带高压过强,台风活动多集中在黄海一带 D. 副热带高压偏强,雨带北上提前,并在黄淮停留长
|
|
|
读某区域等年降水量线图,读图回答下列各题。
1.图示区域内年降水量的空间分布规律是 A、由东向西逐渐减少 B、由西南向东北逐渐减少 C、由西向东逐渐减少 D、由东南向西北逐渐减少 2.下面四图中,能正确反映图中河流②处月平均流量分配的是
A.甲 B.乙 C.丙 D.丁
|
|
|
有关我国气候对农业生产影响的不正确叙述是 A.季风气候面积广大,为世界种植水稻最多的国家 B.水旱灾害主要是由各年冬季风强弱的不同引起的 C.由于大陆性季风气候显著,在季风区内的最北地区也能种植水稻等农作物 D.强劲的冬季风带来的寒潮和霜冻对农作物的伤害十分严重
|
|
|
我国既不受冬季风影响,也不受夏季风影响的地区是( ) A.塔里木盆地 B.雅鲁藏布江谷地 C.云贵高原 D.藏北高原
|
|
|
下图中有四条山脉,分析判断回答下列各题
1.属于江西省和福建省的分界的是( ) A.① B.② C.③ D.④ 2.山脉两侧体现由沿海向内陆的地域分异的是( ) A.① B.② C.③ D.④
|
|
|
下图为我国四座重要山脉,读后请回答下题:
属于我国季风区与非季风区界线的山脉为( ) A.甲 B.乙 C.丙 D.丁
|
|
|
如图①、②、③为几条重要的地理界线,据图回答下列各题:
1.关于界线①的说法错误的是 A. ①界线以南为亚热带常绿阔叶林为主 B. ①界线以南年降水量大于800毫米 C. ①界线以南一月平均温大于0℃ D. ①界线以南最主要的经济作物是棉花 2.关于界线②、③的说法正确的是( ) A. ②为内外流域界线,③为森林与草场界线 B. ②为季风界线,③为第二、三级阶梯(地形)界线 C. ②为森林土与非森林土界线,③为东、中部经济带界线 D. ②为400毫米年降水量界线,③为农牧业界线
|
|
|
对照有关甲、乙、丙、丁四个省会城市的位置示意图,正确说法是( )
A.甲乙丙丁分别是武汉、长沙、南昌和上海 B.长沙临赣江,南昌濒临湘江 C.这四个省会城市都濒临大江大河 D.甲乙丙丁分别是湖北、江西、湖南、浙江四省的省会
|
|
|
人口在400万以上且主要分布在我国湿润地区的少数民族有( ) ①壮族、土家族 ②满族、维吾尔族 ③苗族、彝族 ④回族、蒙古族 A. ①② B. ①③ C. ②③ D. ②④
|
|
|
属于我国内海的是( ) A.渤海和黄海 B. 东海和黄海 C.渤海和琼州海峡 D.东海和南海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