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经济因素对人口迁移的影响是通过人们对自然条件的改造而实现的 B.经济发展水平较高的地区,人口迁入率往往较低 C.地域间的经济发展水平差距越大,人口在地区间的迁移也越频繁 D.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人口迁移规模会越来越小
|
|
|
下列4个城市的规划方案中,若只考虑主导风向的因素,城市大气环境最佳的是
A、① B、② C、③ D、④
|
|
|
城市家庭轿车数量猛增,直接引发的环境问题是 A、臭氧空洞 B、地下水质变差 C、酸雨危害 D、空气质量下降
|
|
|
《人民日报》2004年11月9日报道,我国于2002年6月在黑龙江、河南的部分城市开展推广使用乙醇汽油工作试点。今年2月国家发改委等8部委将使用乙醇汽油试点范围扩大到黑龙江、吉林等5个省的全境及山东4个省的部分城市。车用乙醇汽油是用小麦、玉米等原料生产的变性乙醇和汽油按一定比例混合而成的一种新型燃料。乙醇汽油的推广使用,可以缓解石油不足、保护环境、开辟小麦和玉米陈化粮转化新渠道。回答各题。 1.国家之所以在黑龙江、吉林等省全境推行乙醇汽油,主要考虑到这些省 ①是农业大省 ②是小麦、玉米生产基地 ③汽车拥有量大 ④储粮陈化现象加剧 A.①② B.②④ C.①③ D.③④ 2.我国推广车用乙醇汽油有利于 ①缓解石油紧缺矛盾 ②对粮食进行深加工,促进农业生产发展 ③调整和优化产业结构 ④减少污染,保护环境 A.①④ B.①②④ c.②③ D.①②③④
|
|
|
读下图,回答下列问题。(18分)
(1)请在图中空白方框画出G到A的地形剖面图。 (2)B位于山顶甲的 ,D、G两地的相对高度是 。 (3)C、D两地高程相等,若分别从C、D两地登上甲山顶,各有什么有利和不利条件? (4)要在海边建油港码头,应建在A处还是B处?其理由是什么? 、
(5)现欲从油矿区向油港铺设输油管道,线路如图中用“”符号所示,试说明选择该线路的理由。 (6)港口计划在E处或F处利用水力发电,各有什么有利条件和不利条件? 、
|
|
|
我国甲地中学生与南半球乙地中学生在同一天观测太阳高度的变化,并将观测结果绘成下图,甲地学生发现此日测得的最高太阳高度比前一天小。据此回答下列问题。(10分)
(1)这一天是 月 日前后,判断理由是 、 。 (2)此日当乙地太阳高度最高时,太阳直射点的地理坐标大约是 、 。 (3)此日,当乙地太阳高度最高时,地球上新、旧两个日期的范围比值为 。 (4)近年来太阳能热水器的使用在我国方兴未艾,若在甲地安装太阳能热水器,为使热水器,为使热水器的效率达到最高,则热水器在一年中集热板与地面间夹角的调节范围是从 到 最佳。
|
|
|
读图,分析回答有关问题。(12分)
(1)图中A地貌类型主要分布于我国的 _______地区,是因 作用强烈而形成。 (2)图中F为流动沙丘,则该地盛行 风,是由风力的 和 作用形成的。 (3)根据图示,该地区发生的内力作用的主要表现形式有 、 和 。 (4)据岩石的成因分类,D属于 岩,C属于 岩,其中在C岩体周围附近又有可能形成 岩,C、E、D所代表的三种岩石,由老到新排列的顺序是 。
|
|
|
读沿北回归线的东西向某剖面图,完成下列问题。(10分)
(1)从地质构造上看属于向斜的字母是 ,它对应的地形是 ,成因是 。 (2)图中的虚线圈F属于板块的 边界。 (3)若开采石油、天然气,应在 处。 (4)若F点处在太平洋板块中,则E点应处在 板块中,E点所在的岛屿为我国的 岛,如果G处发生地震,图中地表各点中,地震烈度(破坏程度)最大的是 。
|
|
|
下图中甲图所示范围全部为昼半球,N点为北极点,B点为90°E经线与南极圈的交点,读图,完成下列各题。(10分)
(1)A点的地理坐标是 、 (2分) (2)A.B两点昼长相差 小时(2分) (3)A点在C点的 方向(2分) (4)根据甲图条件在乙图中绘出这一天的晨昏线,并用阴影表示出夜半球(2分) (5)请在下图中画出该日各纬度正午太阳高度的分布折线,并简述其规律(2分)
|
|
|
图为地球某时刻太阳高度分布示意图,图中粗线为等太阳高度线。回答下列各题
1.下列说法正确的是为( ) A.PM为昏线,PN为晨线 B.新一天的范围约点7/8 C.此时北京时间17时 D.此图为南半球俯视图 2.若①②两点经度相同,②③两点纬度相同,则此刻的太阳高度( ) A.①<③ B.②>③ C.②=③ D.①>②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