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发达国家人口出生率较低,关于其原因的正确叙述是 A.发达国家的宗教一般都反对人口增殖 B.早婚之风盛行,初婚年龄偏低 C.崇尚多育多子、重男轻女的传统观念 D.婚姻关系不稳定,晚婚、不婚、不育现象多 
  | 
	                        |
| 
		                            
 18~65周岁人口为劳动力人口,其余为劳动力人口负担的人口。假定只考虑人口的自然增长,某国从2001年起控制人口增长,使每年新生人口都为2000年新生人口的80%,则该国劳动力人口负担最轻、最重的年份分别是 A.2019年,2066年 B.2066年,2019年 C.2001年,2019年 D.2001年,2066年 
  | 
	                        |
| 
		                            
 读甲、乙两图(甲图是某个国家二战后经济发展时期人口出生率、死亡率和自然增长率的变化示意图,乙图是人口年龄构成示意图),回答各题。 
 1.根据甲图所示的人口变化趋势判断,今后该国人口工作的主要任务是 A.鼓励农村大量剩余劳动力向城市迁移 B.遏制人口老龄化加速的势头 C.继续保持较低的人口生育水平 D.减少劳务输出人员的数量 2.在乙图中,①、②、③、④四点所示人口年龄构成情况能够与该国1995年的人口出生率、死亡率和自然增长率情况相符的是 A.① B.② C.③ D.④ 
  | 
	                        |
| 
		                            
 关于目前世界人口增长模式转变的叙述,正确的是 ①发达国家或地区人口再生产类型已处于“现代人口增长模式” ②我国由于大力开展计划生育工作,人口增长模式已接近“现代型” ③非洲国家是高出生率、高死亡率、高自然增长率的“过渡型”的典型代表 ④大洋洲的人口增长模式是“过渡型” 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②④ 
  | 
	                        |
|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乡镇企业发展涌现出三种模式:苏南模式、珠江三角洲模式和温州模式。根据以下材料,回答问题。(10分) 材料一:苏南模式的特征是以集体经济为主要体制,以市场调节为主要手段,带动经济全面发展。珠江三角洲模式的特征是以中外合资企业为起点,聚合海内外资金和人才,通过市场导向,实行替代策略,生产“国产洋货”,带动整个区域的外向型经济发展。温州模式的特征是以个体经济家庭经营为起点,以股份合作 制企业为主体,以市场为核心,以小商品生产为主导。 材料二:温州的乡镇企业分布有一个显著特点,同一行业或同一产品成片发展,形成“一村一品、一乡一品”的区域经济格局。在专业村、专业乡的基础上形成一个专业商品产销基地。同一个专业商品产销基地中,多家企业同时生产同一种面向市场的最终产品,企业间互不联系。 材料三:区域地图 
 (1)图A所示地域乡镇企业发展的有利区位条件是什么?(3分) (2)图C所示地域与A、B两地相比较,乡镇企业发展的主要区位优势是什么?(3分) (3)图B所示地域的企业,按投入要素看主要是 指向型工业,该地的产品不仅在国内市场占据相当大的份额,同时在国际市场也占有重要位置,简要分析其主要的优势。(4分) 
  | 
	                        |
| 
		                            
 读下列材料与图,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18分) 昔日的德国鲁尔工业区由于百年来的工业生产,留下污染严重的环境。今日的鲁尔区有的工厂变成了攀岩场;钢铁厂被改造成公园;巨大的厂房成了绝妙的PARTY场所(如图甲)。 
 我国东北辽中南地区是发达的重工业基地。近几十年来,辽中南与东北其他老工业基地也出现了与鲁尔区同样的产业结构老化和环境污染等问题。为此,我国政府作出了“振兴东北”的战略决策(如图乙)。 
 (1)图甲是著名的工业区________,区内丰富的矿产资源是_________。(2分) (2)20世纪50年代以来图甲中工业区开始衰落,原因有(多选)( )(2分) A.煤炭资源枯竭 B.石油替代煤炭成为世界主要能源 C.世界钢铁市场竞争激烈 D.环境污染严重 (3)为重振鲁尔区的往日雄风,鲁尔区开始实施综合整治: ①通过产业结构调整,使______、_______两大部门的企业数量大幅度减少,大力发展_____和_____,促进经济结构趋向多元化。(4分) ②调整工业布局,为就近获得铁矿石,钢铁工业向______部集中发展。(1分) ③发展交通和科技,美化环境,往日的面貌不再,展现在人们面前的是一个新的绿色鲁尔区。 (4)分析影响辽中南工业区钢铁工业、机械制造业的区位因素。(4分) (5)借鉴鲁尔区产业调整经验,你认为振兴辽中南工业基地可采取哪些整治措施?(5分) 
  | 
	                        |
| 
		                            
 读太原和天津两城市示意图,回答问题。(12分) (1)简要分析两城市形成和发展的自然区位因素上的共同之处。(3分) (2)读下表,分析: 天津与太原空气质量周报(2006年6月×周) 注:TSP为总悬浮颗粒 
 A.两城市的首要污染物都是STP,其产生的人为原因主要是 。(1分) B.太原市本周污染指数是天津市的2.5倍,从地形特点分析其差异的主要原因。(4分) (3)两城市在经济发展上有何互补性?(4分) 
  | 
	                        |
| 
		                            
 江苏省经济发展水平南北差异较大,目前相对发达的苏南将部分产业向苏中、苏北转移。这既为接收地增加了发展动力,也为转出地产业升级腾出了空间,从而实现苏南与苏北的双赢共振。结合苏南某市与苏北某市投资要素对比表,回答下列各题。 
 1.苏南地区开始“腾笼换鸟”,被“逼走”的产业所具有的特点是 A.劳动力需求量大 B.生产规模大 C.技术含量高 D.环境污染较轻 2.江苏省内部出现的这种产业转移,对苏北地区产生的有利影响是 ①增加就业机会,促进市场繁荣 ②促进地方经济发展,带动环境质量提高 ③促进产业升级,加快工业化进程 ④土地利用多样化,耕地面积扩大 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②④ 
  | 
	                        |
| 
		                            
 2003年温家宝三次考察东北,与当地领导干部、企业负责人共商振兴老工业基地的大计;在长春召开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座谈会,并作了重要讲话。根据上述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完成下列各题。 1.下列有关老东北工业基地的说法正确的是 A.钢铁工业是东北发展最早的工业部门 B.大连不属东北工业基地范围 C.东北工业基地交通运输以水运为主 D.东北三省都属于我国中部经济带 2.90年代初期以来,东北工业基地衰落的原因有 ①产业结构老化 ②部分矿产区资源枯竭 ③沿海新兴工业区的冲击 ④钢材质量太差,使消耗量减少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3.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下列措施不合理的是 A.加强老工业基地的更新改造、升级换代,摈弃原有特色 B. 发展科技,重视人才 C. 调整产业结构,发展新兴工业和第三产业 D. 拓展交通,完善交通网 
  | 
	                        |
| 
		                            
 位于长江中上游的某茶场,茶园面积600亩,每年四月、七月、十一月要锄草三次,久而久之,茶园“消瘦”了,同时,锄草需要大量劳动力,困惑之际,茶场主人想到“羊喜吃嫩草,却不吃嫩茶”,于是把羊引进茶园,既节约人力物力,又保持了水土,肥沃了茶园,可谓一举两得。据此完成下列各题。 1.长江中上游植被破坏后,给下游地区带来的危害主要是 A.泥沙淤积河、湖,洪水排泄不畅,致使洪涝灾害频繁 B.水土流失日趋严重 C.气候恶化,导致全球变暖 D.河流径流的季节变化减小 2.根据长江流域地理特征可以推知,三次锄草中,水土流失最严重的是 A.四月、七月 B.四月 C.七月 D.十一月 3.茶园“消瘦”的主要原因是 A.缺乏分解者 B. 缺少枯枝落叶 C.土壤中有机质被微生物分解 D. 表层土壤被大量冲走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