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析图7所示岛屿成为世界著名旅游目的地的优势条件。
|
|
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各题。 桑蚕的适养温度为20~30℃,生长周期约l个月。桑蚕的饲养需要投入的劳动量较大。我国桑树分布广泛,是世界重要的桑蚕丝生产及其产品出口国,太湖平原、四川盆地和珠江三角洲是我国传统的桑蚕丝主产区。自20世纪末,我国桑蚕养殖业开始了空间转移。图6示意我国2000年与2007年桑蚕茧产量(产量大于0.1吨)的省区分布。 (1)据图简述我国桑蚕养殖业的发展特点。(8分) (2)简述广西桑蚕业迅速发展的优势地理条件。(6分) (3)有人建议贵州向广西学习,大力发展桑蚕业。你是否赞成?简述理由。(6分)
|
|
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各题。 图5示意某区域多年平均降雪量与雪期(从当年初雪日到次年终雪日的天数)的空间分布。该区域内丘陵区每年因融雪径流造成的土壤侵蚀较为严重。 (1)根据等雪期线的分布,分析沿MN一线的地形分布特点。(12分) (2)比较甲、乙两地雪期与降雪量的差异,并解释原因。(6分) (3)分析位于丘陵区的丙地融雪侵蚀较乙地严重的原因。(8分)
|
|
图3所示区域内自南向北年降水量由约200mm增至500mm左右,沙漠地区年降水量仅50mm左右。据此完成下题。 1.图中甲地区夏季降水量最接近 A.50mm B.150mm C.200mm D.250mm 2.解决该区域农业用水紧缺的可行措施有 ①引湖水灌溉 ②海水淡化 ③改进灌溉技术 ④建水库调节径流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 3.甲地区农业发达,其成功之处在于 A.提高了水资源的数量和质量 B.调节了降水的季节分配 C.调节了降水的年际变化 D.提高了水资源的利用率
|
|
表1示意我国沿海某鞋业公司全球化发展的历程。读表l,完成下题。 1.该公司①、②阶段的主要发展目标是 A.开拓国际市场 B.建立品牌形象 C.吸引国外资金 D.降低生产成本 2.该公司在尼日利亚、意大利建生产基地,可以 A.降低劳动成本 B.增强集聚效应 C.便于产品销售 D.便于原料运输 3.该公司在意大利设立研发中心便于利用当地的 A.市场 B.资金 C.原料 D.技术
|
|
图2曲线为某国2000年不同年龄人口数量与0到1岁人口数量的比值连线。18~65周岁人口为劳动力人口,其余为劳动力人口负担的人口。假定只考虑该国人口的自然增长,且该国从2001年起控制人口增长,使每年新生人口都为2000年新生人口的80%.据此完成下题。 1.该国劳动力人口负担最轻、最重的年份分别是 A.2019年,2066年 B.2066年,2019年 C.2001年,2019年 D.2001年,2066年 2.出生人口的减少将最先影响该国劳动力人口的 A.数量 B.职业构成 C.性别构成 D.年龄构成
|
|
图1所示区域降水季节分配较均匀。2010年5月初,该区域天气晴朗,气温骤升,出现了比常年严重的洪灾。据此完成l~3题。 1.形成本区域降水的水汽主要来源于 A.太平洋 B.印度洋 C.大西洋 D.北冰洋 2.自2009年冬至2010年4月底,与常年相比该区域可能 A.降水量偏少,气温偏高 B.降水量偏多,气温偏高 C.降水量偏少,气温偏低 D.降水量偏多,气温偏低 3.2010年5月初,控制该区域的天气系统及其运行状况是 A.气旋缓慢过境 B.冷锋缓慢过境 C.反气旋缓慢过境 D.暖锋缓慢过境
|
|
【环境保护】 示意吉林省某地1970~2000年湿地面积、年均温与年降水量的变化。读图完成下列问题。 (1)说出1980年以后该地湿地面积的变化,并分析自然原因。(4分)
(2)简述1990年后湿地变化可能对当地生态环境带来的不利影响,并提出对策。(6分)
|
|
【自然灾害与防治】 2009年11月9日至12日,北京、河北、山西、河南和山东等地先后出现暴雪天气。这次降雪持续时间之长、雪量之大,是1954年有气象记录以来的历史最高纪录。之后,冷空气又将“主战场”转移至长江中下游地区,南方大部分地区出现暴雪、冻雨等灾害性天气。读我国东部地区正常年份初雪日期,回答下列问题。 我国东部地区正常年份初雪日期
(1)雪灾是由哪种天气系统形成的?该天气系统在东北、华北地区春季容易形成的气象灾害是什么?(4分)
(2)武汉2009年初雪日期与常年有什么不同?对湖北农业生产的影响有哪些?(6分)
|
|||||||||||||
结合材料,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温哥华是加拿大冬季温暖的港口城市,是通往亚太地区的门户。自20世纪末以来,随着亚太地区经济的快速发展,加拿大中东部的农矿产品的出口越来越倚重温哥华港。 (1)解释温哥华冬季较本国多数城市温暖的原因。(8分)
(2)分析加拿大农矿产品的出口倚重温哥华港的原因。(6分)
(3)指出L河甲点以上河段流域综合开发的主要方向,并说明理由。(12分)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