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试题
当前位置:首页 > 高中地理试题

2000年我国蝗灾严重,与之相联系的灾害是  

A. 旱灾      B. 寒潮      C. 台风       D. 洪水

 

当我国东部雨带移到海河流域时,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 东北、华北降雨,华南阴雨连绵,长江中下游进入伏旱

B. 华北、华南降雨,东北和长江中下游进入伏旱

C. 东北、华北降雨,华南和长江中下游较旱

D. 东北、华北降雨,长江中下游进入伏旱

 

下图为我国三个流域“水灾受灾比(受水灾的县域个数与总县域个数的比值)多年平均的月变化图”。读图回答40-41题。

6ec8aac122bd4f6e

 三个流域水灾受灾比的特点有

①峰值均出现在4—6月            

②峰值出现月份与降水季节变化基本一致

③峰值出现的时间由北向南逐渐推迟 

④珠江流域的受灾比最小 

A. ①②        B. ③④        C. ②③        D. ②④

 

从下图“中国干旱总次数等值线图”可以读出的信息是

6ec8aac122bd4f6e

A. 非季风区的内蒙古高原、青藏高原地区无旱灾发生

B. 干旱频次高的地区是华北平原、华南沿海与西南地区

C. 干旱多发区都分布在平原及水稻种植地区

D. 旱灾发生频率高与水体污染、水资源利用不合理有关

 

从泥石流、滑坡等地质灾害的形成机制看,我国这些地质灾害主要发生在

A. 4月至9月  B. 10月至次年3月  C. 6月至11月  D. 12月至次年5月 

 

造成5月28日与8月23日容易发生地质灾害的区域差异的主要因素是

A. 地壳活动       B. 地形状况    C. 雨带移动      D. 植被状况

 

8月23日可能发生地质灾害的省(市、区)是

A. 粤、桂、滇    B. 黑、吉、辽    C. 浙、湘、闽    D. 川、陕、鄂

 

下图是我国不同时间地质灾害(泥石流、滑坡等)气象预报等级分布示意图(3级表示发生地质灾害的可能性较大,4级表示发生地质灾害的可能性大,5级表示发生地质灾害的可能性很大),完成34~37题。

6ec8aac122bd4f6e

 5月28日可能发生地质灾害的地区是

A. 秦巴山区     B. 横断山区     C. 天山山区     D. 东北山区

 

我国下列地区地震活动较少的是

A. 华东         B. 青藏         C. 台湾      D. 华北 

 

表2  20世纪70年代以来全球自然灾害的统计

指标

70年代

80年代

90年代

1993-2002年

灾害数量/次

1110

1987

2742

2935

死亡人数/万人

196

80

79

53.1

受影响人数/万人

7.4

14.5

19.6

25

灾害损失/亿美元

1310

2040

6290

6550

从表2中可以得到的正确信息是:自20世纪70年代以来   

①灾害的强度减小了               

②人类社会抵御灾害的能力增强了

③灾害对人类社会的损害程度增加了 

④灾害对人类社会的损害程度减小了

A. ①③     B. ②③    C. ①④   D. ②④

 

共419098条记录 当前(37098/41910) 首页 上一页 37093 37094 37095 37096 37097 37098 37099 37100 37101 37102 37103 下一页 末页 转到 GO
Copyright @ 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