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藏铁路将经过三江源(长江、黄河、澜沧江之源)地区。下列关于该地区地理环境特点的叙述,正确的是( ) A. 山高坡陡,地势起伏大 B. 太阳辐射强,日照时间长,热量充足 C. 气温低,牧草矮,生态环境脆弱 D. 积雪冰川多,水资源和水能资源丰富
|
|
读“2007年我国部分省级行政区人均GDP与人均CO2排放量散点图”(下图)结合所学知识,完成问题。 1.与全国平均水平相比,人均GDP高、人均CO2排放量低的是( ) A. 上海、天津 B. 广东、福建 C. 海南、贵州 D. 辽宁、山东 2.山西、内蒙古人均GDP不算高,但人均CO2排放量高。其主要原因是( ) A. 自然资源贫乏 B. 交通设施落后 C. 煤炭消耗量大 D. 第三产业发达
|
|
从东部季风区→西北干旱半干旱区→青藏高寒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区域面积依次增加,人口比重依次增加 B. 地势逐渐升高,降水逐渐减少 C. 人类活动逐渐加强,自然状态变化逐渐变大 D. 土壤越来越贫瘠,生物种类越来越少
|
|
关于我国三大自然区的叙述,错误的是( ) A. 东部季风区内部差异的形成以热量为基础 B. 西北干旱半干旱区内部差异的形成以水分为基础 C. 青藏高寒区的垂直差异主要随海拔的升高而发生变化 D. 三大自然区存在内部差异均以热量的变化为基础
|
|
我国自然地理要素的分布规律,叙述正确的是( ) A. 地貌从西向东表现为山地—高原—平原 B. 气温无论冬夏均为由南向北递减,等温线与纬线大致平行 C. 降水量从东南向西北递减 D. 河流水量从北向南依次增大
|
|
有关我国气温分布的说法,正确的是( ) A. 夏季气温最低的地方是漠河 B. 冬季气温最低的地方在青藏高原 C. 冬季南北温差不大 D. 影响我国气温分布的主要因素是纬度位置
|
|
我国季风区与非季风区的地理界线是下列中的( ) A. 大兴安岭—太行山—巫山—雪峰山 B. 昆仑山—祁连山—横断山 C. 大兴安岭—阴山—贺兰山—巴颜喀拉山—冈底斯山 D. 青藏高原的东南边缘—秦岭—淮河
|
|
我国三大平原的共同特征是( ) A. 河道密如蛛网 B. 都是我国鱼米之乡 C. 都是高温多雨、一年两熟 D. 土壤肥沃,是我国最重要的农业区
|
|
我国地势的基本特征是( ) A. 平原、丘陵面积广阔 B. 北高南低 C. 西高东低,呈阶梯状分布 D. 山河壮丽、气象万千
|
|
决定自然区域差异的基本因素是( ) A. 土壤和水文 B. 地形和气候 C. 土壤和植被 D. 地形和植被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