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试题
当前位置:首页 > 高中地理试题

关于城市化及其影响的不正确的叙述是(    )               

   A.城市化是社会经济发展的必然、社会进步的表现

   B.衡量城市化水平高低的重要指标是城市用地规模的大小

   C.城市化过程中可能会给社会经济发展和社会生活带来一系列问题

D.城市化过程中机动车的迅速增长会造成城市环境质量下降

 

在城市市中心附近也会出现住宅,原因是(    )

A.在市中心,住宅的付租水平最高    

B.住宅首先选择交通便捷,最繁华的地段

C.市中心某些地段远离公路,交通不便,租金较低

D.在市中心地理位置好,适宜建设高级住宅区

 

读地租等高线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6ec8aac122bd4f6e

A.BCDE四地为城郊丘陵,适合布局高级住宅区

B.由于地势原因,A地商业网点密度比B地小

C.BCDE四处环境优美,所以地租水平高

D.A地由于交通最便捷,所以地租最高

 

1991年,中国科学院发表了《中国土地生产能力及人口承载力研究》报告,报告认为我国最适宜的人口数量是7亿左右,最多人口数量应控制在16亿左右。据此完成问题。

报告中所指的“7亿左右”人口数值,其含义是指我国的(    )

A.人口合理容量                    

B.环境所能供养的人口极限  

C.维持最低生活消费水平的人口数量  

D.环境承载力

 

读我国部分省区人口承栽状况(实际人口密度与理论人口承载密度之比)及20世纪80年代下半期人口流动示意图。回答问题。

                      6ec8aac122bd4f6e

1.图中环境人口容量最大的省区是 (    )

    A.台湾    B.广东  C.广西    D.福建

2.上题中省区环境人口容量大的主要原因是(    )

A.矿产丰富,经济发达     

B.耕地面积广,水资源丰富

C.资源丰富,消费水平低   

D.经济发达,对外开放程度高

 

下表是X、Y两国人口数据表,分析并完成 2题。

 

人口密度(人/Km2)

出生率(‰)

死亡率(‰)

X

108

42

18

Y

275

6

7

1.造成X、Y两国人口自然增长率差异悬殊的最主要原因是 (    )

A.经济条件     B.气候条件      C.历史条件    D.地形条件

2.关于人口迁移概念的理解,正确的是 (    )                            

A.凡是人口在两地区间的空间移动,均称为人口迁移 

   B.参与国际旅游属于人口迁移的范畴

   C.我国大学生赴欧美留学攻读硕士、博士学位,属人口迁移

   D.属人口迁移范畴的迁移人口,其空间移动距离在l00千米以上

 

人口增长模式决定于(    )

A.人口出生率、人口死亡率、人口总数    

B.人口出生率、人口死亡率、社会生产力

C.人口出生率、人口死亡率、人口自然增长率  

D.人口出生率、人口总数、社会生产力

 

(15分)读下图回答下列问题。

6ec8aac122bd4f6e

(1)水利枢纽Q名称为              ,对R河下游的有利影响有哪些?(4分)

(2)说出M地形区的地貌特征及其形成的主要人为因素。(3分)

(3)图中N地区农业地域类型为                      ,在利用水资源发展农业生产过程中,最容易使图中A、B附近地区的土壤出现         _________________问题。图示地区在发展农业生产时,对流经该地区的河流可能产生哪些不利的影响?(5分)

 

读图,回答问题:(15分)

6ec8aac122bd4f6e

(1)图中山峰与珠穆朗玛峰北坡的垂直自然带相比,垂直自然带更________(复杂、简单)(1分)

(2)图中M、N两地≥10℃积温值范围各为多少度?请从地形名称角度说明判断理由。(4分)

(3)P、N所在地形区,地表崎岖,试分析其各自的成因。(6分)

(4)M、N地区为湿润地区,但M地区在7、8月份常出现旱情;N地区全年干旱频发。简要分析形成的主要原因。(4分)

 

读某地区示意图和该区甲国等高线示意图(单位:米),回答下列问题。(13分)

6ec8aac122bd4f6e

(1)简要分析甲国西部与中、东部地区在农业土地利用方面的差异。(4分)

(2)根据图示信息推断甲国人口与城市的分布特点,并说明理由。(5分)

(3)乙国狭窄的国土上聚集着大小温泉两万余处,请说出其主要原因。(3分)

(4)图中丙国A、B、C、D四地中,地带性土壤呈酸性的是    地。(1分)

 

共419098条记录 当前(37042/41910) 首页 上一页 37037 37038 37039 37040 37041 37042 37043 37044 37045 37046 37047 下一页 末页 转到 GO
Copyright @ 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