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试题
当前位置:首页 > 高中地理试题

读图5回答20—21题。

6ec8aac122bd4f6e

1.甲、乙两图所示区域农业耕作制度及作物品种不同的主要原因是:

A.土壤不同          B.热量不同         C.降水不同         D.地形不同

2.下列能够正确体现乙图所示区域特征的是:

①有广泛分布的黑土 

②雨热同期,大陆性气候强 

③水稻土 

④水田 

⑤水稻种植业 

⑥综合性工业基地 

⑦重工业基地 

⑧旱地耕作业

A.①②③④           B.③④⑤⑥         C.⑤⑥⑦⑧            D.②⑦⑧

 

诗歌民谣中往往包含着丰富的地理知识。回答18—19题。

1.“无山不洞,无洞不奇,无村不榕,无榕不荫。有水皆成瀑,城为石头砌。左手拎芭蕉,右肩挎黄橙。相逢毋须问,十九布依人。”以上诗句描绘的景观可能出现在:

A.华北平原            B.青藏高原          C.珠江三角洲          D.云贵高原

2.五百年前刘伯温曾预言:“江南千条水,云贵万重山,五百年后看,云贵胜江南”。姑且不谈其预测依据,若将来真的如预言所讲,那么合理的理解是:

A.江南地势低,被海淹没了               

B.江南生态环境恶化威胁人类生存

C.云贵的现代文明超过江南地区            

D.“云贵万重山”的资源被人类开发利用

 

读我国南方某流域等高线图,据图4回答16—17题。

6ec8aac122bd4f6e

1.在河流综合治理中A地的主要作用为:

A.养殖              B.改善气候        C.分洪与蓄洪        D.立体开发利用

2.为缓解甲河段洪水泛滥,最有效的措施是:

A.加强流域内植树造林                  B.在甲河上游修建水库

C.下游退耕还湖                        D.修建和加固河堤

 

中国第二大水电站——溪洛渡水电站正在建设之中。读图3完成14—15题。

6ec8aac122bd4f6e

1.决定该地河流利用方式和流域开发方向的是:

A.山区的地势坡度        B.平原的人口密度   

C.流域的自然背景        D.干支流水量变化

2.溪洛渡水电站建成以后将对长江三峡产生的影响有:

A.减少三峡水库泥沙淤积         

B.水库控制了长江流量,使三峡大坝年发电总量将减少

C.对三峡工程不会产生任何影响   

D.长江枯水期,三峡水库的水位将进一步降低

 

读我国2000年与2007年能源消费结构图(图2),回答12—13题。

 6ec8aac122bd4f6e 

1.通过两图的对比,不能得出的结论是:

A.我国石油的消费量在减少             

B.煤炭在能源消费中的比重在增加

C.我国的能源消费结构不尽合理         

D.洁净能源的比重在上升

2.我国能源消费结构的变化对山西能源基地的影响表现为:

A.提供了广阔的消费市场                B.提供了便利的交通运输

C.提高了煤炭的开采水平                D.提高了煤炭的经济效益

 

热带雨林地区生物循环十分旺盛,养分主要储存在

A.土壤中            B.枯枝落叶中        C.地表径流中         D.植物体内

 

地理环境具有整体性特征,一些沿海低地国家十分关心全球木材生产量报表,认为世界森林大面积减小会危及其生存空间,以下排序符合其地理事实之间内存联系的是:

①淹没沿海低地 

②两极冰川融化 

③森林面积减小 

④海平面上升 

⑤全球气候变暖 

⑥二氧化碳含量增加

A.③⑥②④⑤①      B.③⑥⑤②④①      C.③②④⑤⑥①       D.③⑤⑥②④①

 

绿色植物新陈代谢的总趋势是,白天通过光合作用消耗CO2制造O2,夜间则消耗一定数量的O2,由此导致静风林区CO2浓度的日变化。图中(图1)示意(60°N,80°E)附近某静风林区CO2浓度日变化。完成8—9题。

6ec8aac122bd4f6e

1.日出时,CO2浓度变化趋势为:

A.继续上升      B.开始下降       C.继续下降      D.开始上升

2.该地所在地区及其森林类型为:

A.北美、常绿阔叶林 B.朝鲜半岛、落叶阔叶林  C.东欧、针阔叶混交林 D.西伯利亚、针叶林

 

我国是世界上荒漠化面积较大、分布较广、灾害最严重的国家之一,每年因荒漠化造成的直接经济损失达540多亿元。据此回答5—7题。

1.目前造成我国西北地区士地荒漠化严重的自然原因是:

①西北地区气候干旱 

②大风频繁 

③降水较多,水蚀作用强烈 

④过度放牧

A.①②③          B.②③          C.③④         D.①②

2.荒漠化造成的后果是:

A.全球变暖        B. 土地生产力丧失       C. 臭氧空洞        D.砍伐树木

3.我国在沙波头铁路沿线附近设置草方格沙障,其主要生态功能是:

①.截留水分   

②.改变气候类型     

③.削弱风力       

④.改变植被类型

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②④

 

2011年入春以来,洞庭湖昔日一望无际的水域,出现大片洲滩,或裸露干枯,或变成“草原”,洞庭湖的湿地生态受到严重影响。完成3—4题。

1.监测洞庭湖水面面积变化,最高效的手段是利用:

A.数字地球        B.全球定位系统        C.遥感技术         D.地理信息系统

2.导致此次洞庭湖部分湖底出现沙滩“草原”的主要原因是:

A.干旱少雨        B.泥沙淤积            C.围湖造田         D.用水过度

 

共419098条记录 当前(37018/41910) 首页 上一页 37013 37014 37015 37016 37017 37018 37019 37020 37021 37022 37023 下一页 末页 转到 GO
Copyright @ 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