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试题
当前位置:首页 > 高中地理试题

20世纪90年代以来,上海市区极端最高气温和高温日数明显高于郊区,热岛效应更为显著。其原因,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郊区人口减少                         B.城市消耗能源增加

C.单位面积蒸发耗热增加                  D.城乡局地环流增强

 

2009年3月28日晚上8时30分至9时30分,全球上千座城市,数千万人参与了世界自然基金会发起的“地球一小时”熄灯活动。该活动的主旨是 (    )

A.节约用电         B.观察星空          C.宣传环保         D.纪念爱迪生

 

2005年3月28日23时9分(东7区区时),印度尼西亚的尼亚斯岛附近海域发生8.7级强烈地震。不久又相继在该岛西略偏北100千米海底和该岛正南约190千米海底发生强烈余震。这些地震均发生在靠近两大板块界线的地方。据此回答题。

1.该岛附近作为板块边界的海沟的走向为  (    )

A.东西向           B.东北一西南向      C.南北向           D.西北一东南向

2.该海沟两侧的板块是  (    )

A.亚欧板块、太平洋板块                  B.南极洲板块、印度洋板块

C.亚欧板块、印度洋板块                  D.印度洋板块、非洲板块

 

山区发生地震后,需要防范由其引起的下列次生自然灾害是(    )

①山体崩塌 ②泥石流 ③水土流失 ④滑坡 ⑤水库决堤

A.①②③④         B.①②④⑤          C.①③④⑤         D.②③④⑤

 

在森林中一旦遭遇火灾,下列做法正确的是(    )

A.使用沾湿的毛巾遮住口鼻,顺风逃离       B.如果火势突然减弱,则可以放心休息

C.选择低洼地或坑洞躲避                  D.伺机逆风突破林火包围圈

 

2004年12月26日,印度洋海啸造成了重大人员伤亡。据报道,在海啸来临前的某海滩上,一个英国小女孩根据在学校里学到的知识发现了海啸前兆,劝父母和其他人离开了海滩,使数百人免于灾难。海啸是一种巨大的波浪,其波长可达数百千米,浪高达数十米。海啸来临时,必然伴随的现象是(    )

①海面突然上升和下降 ②海水变浑浊,发出异味和异常声音 ③狂风 ④大雨或暴雨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

 

下图为1969---2004年我国东部H省洪灾面积和洪涝灾害的复杂度指数变化图。读图并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题。

说明: 满分5 manfen5.com

1.1990年以来,H省洪涝灾害变化的趋势是  (    )  

A.平均受灾面积持续增加,复杂度指数趋于减小

B.平均受灾面积持续减少,复杂度指数趋于减小

C.平均受灾面积持续减少,复杂度指数趋于增大

D.平均受灾面积持续增加,复杂度指数趋于增大

2.造成H省洪涝灾害的主要原因,下列选项正确的是  (    )

A.降水强度大       B.冰川消融快        C.湖泊面积广        D.植被覆盖好

 

下图示意我国某地形区典型地段的地形剖面。读图,完成题。

说明: 满分5 manfen5.com

1.该地形区应重点防御的自然灾害是  (    )

A.洪涝             B.干旱             C.低温冻害         D.滑坡、泥石流

2.该地形区可能位于我国的(    )

A.黄河下游地区      B.长江中下游平原    C.云贵高原         D.珠江三角洲

 

2010年10月下旬,我国东南沿海地区受到超强台风“鲇鱼”的袭击。图甲为10月22日12时近地面等压线分布图,图乙是该日沿海某测站测得的风向和风速分时图。读图并结合所学知识,完成题。

说明: 满分5 manfen5.com

1.10月22日正值我国农历九月十五,“鲇鱼”促使了沿海省份风暴潮的形成,受影响最明显的省份是 (    )

A.广东                                 B.福建

C.海南                                 D.山东

2.22日16时,“鲇鱼”中心位于这一测站的方位是  (    )

A.东面             B.南面             C.西面             D.北面

 

图示为我国亚热带沿海地区。回答问题:(6分) 

说明: 满分5 manfen5.com

1. 河流ab段的流向为    

A. 自西北向东南                                            B. 自东南向西北

C. 自东北向西南                           D. 自西南向东北

2. 该河流的主要补给形式是_____________,其径流量的季节变化与_________的季节变化一致。

3. 甲、乙、丙三地坡度由小到大排列为_____________。

4. E处顶部海拔可能为_______。

A. 59米                  B. 99米                  C. 199米                D. 259米

5. 图示地区的典型水果为    

A. 椰子      B. 柑橘 C. 苹果   D. 梨

 

共419098条记录 当前(34457/41910) 首页 上一页 34452 34453 34454 34455 34456 34457 34458 34459 34460 34461 34462 下一页 末页 转到 GO
Copyright @ 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