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下列关于新西兰的图文资料,回答问题。(20分) 新西兰是世界上最重要的畜牧业国家之一,畜牧业一直处于主导的地位。该国牧场辽阔,全国人均3.8公顷,目前将近有3/4的牧场以经营某一产品为主。该国政府不仅重视天然草场的保护、改良和合理利用,还特别重视发展人工草场,人工草场面积已超过天然牧场几倍。畜牧业是新西兰最重要的经济来源,畜产品出口占全国外贸出口的65%以上。 (1)简述新西兰的地理位置特征。(3分) (2)根据材料推断该国南岛降水的时空分布特点,并说明成因。(7分) (3)从自然和人文两方面,分析新西兰畜牧业发达的有利条件。(6分) (4)新西兰东北部海域分布着汤加-克马德克海沟,分析这一海沟形成原因。(3分)
|
|
青藏高原被称为“世界屋脊”,具有独特的自然环境。阅读下图,回答问题。(17分) (1)概述青藏高原地区年太阳辐射分布特点。(3分) (2)青藏高原地区是我国年太阳辐射最强的地区,但却是我国年均温较低的地区,分析其原因。(7分) (3)说明青藏高原地区青稞、小麦分布特点,并分析形成这种分布特点的自然原因。(7分)
|
|
全球变暖会对全球生态环境和社会经济产生重大影响。 1.若全球变暖加剧,下列地理界线的变化最可能发生的是 ①高山雪线的海拔高度下降 ②高山的森林、草原界线海拔高度上移 ③水稻、小麦生长分界线向低纬度推移 ④橡胶、甘蔗栽培北界向高纬度推移 A.①② B.①③ C.②③ D.②④ 2.若全球变暖加剧,下列地理现象最可能发生的是 A.高纬大陆上冬季高压势力增强 B.低纬海区台风强度减小 C.中纬内陆地区干旱面积减小 D.沿海地区土壤次生盐渍化加重 3.限制温室气体的排放,可直接明显减弱 A.大气逆辐射 B.大气对太阳辐射的吸收作用 C.大气对地面辐射的吸收作用 D.大气对太阳辐射的反射、散射作用
|
|
人口抚养比是区域内非劳动年龄人口数与劳动年龄(15岁~64岁)人口数之比(单位:%)。 1.下列关于图中信息的描述,正确的是 A.总抚养比与少儿抚养比完全呈正相关关系 B.总抚养比与老人抚养比完全呈负相关关系 C.2008年甲省的少儿抚养比明显高于全国平均水平 D.2008年甲省的劳动人口比重高于全国平均水平 2.我国总抚养比有下降趋势,其形成原因可能是 A.老龄化趋势明显 B.劳动力人口数减少 C.人口出生率下降 D.老年人口数量减少
|
|
下表为三地连续两日日出与日落时刻(北京时间)。
1.三地按纬度由低到高排列正确的是 A.①②③ B.①③② C.②③① D.③②① 2.若③地为北京,则此时 A.太阳直射点位于南半球且向北移 B.太阳直射点位于北半球且向南移 C.北极圈内极昼的范围逐渐扩大 D.地球公转速度逐渐加快
|
|||||||||||||||||||||||
地理教学中经常用示意图来表示地理现象的发生与变化。 1.若图示为“热力环流”,则气压由高到低排列正确的是 A.甲乙丙丁 B.乙甲丙丁 C.丙甲乙丁 D.丁甲乙丙 2.若该示意图表示“低纬地区大气环流圈”,则形成赤道低气压带的是 A.甲处 B.乙处 C.丙处 D.丁处 3.若图示为某大洋的洋流分布示意图,则该大洋可能是 A.中高纬南印度洋海区 B.中低纬南大西洋海区 C.中高纬北大西洋海区 D.中低纬北太平洋海区
|
|
内蒙古自然环境独特,逐步形成独具发展优势的产业。
1.河套平原是内蒙古的主要农业区,其发展农业的优势条件是 ①地势平坦 ②光照资源丰富 ③降水丰沛 ④灌溉水源充足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④ 2.包头是内蒙古自治区最大的工业城市,其发展钢铁工业的优势条件是 ①水陆交通便利 ②水资源丰富 ③铁矿资源丰富 ④煤矿资源丰富 A.③④ B.①②③ C.②③④ D.①②③④ 3.下列可能成为内蒙古支柱产业的是 A.采矿业、纺织业 B.纺织业、家电制造业 C.农畜产品加工业、冶金工业 D.家电制造业、钢铁工业 4.下列文化景观中,属于内蒙古所在地域文化区的是 A.那达慕 B.秦腔 C.阿以旺 D.信天游
|
|
某地位于24°N、32.8°E,一条大河流经,该地所在国家有着独特的自然与人文景观。 1.该地所属的气候类型是 A.热带稀树草原气候 B.热带沙漠气候 C.热带季风气候 D.地中海气候 2.下列关于该地所在文化圈的叙述中,正确是 A.狂欢节是当地的文化特色 B.居民多信奉基督教 C.常见圆顶尖塔的清真寺 D.种族以黑色人种为主 3.下列关于流经该地河流及其流域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A.河流清澈,含沙量较小 B.全年径流量季节变化较小 C.沿岸多种植棉花 D.一年中有凌汛现象发生
|
|
在等高线地形图上可以判读地貌形态。
1.图中数码代表的四条引水线路中,河水可自流入村的是 A.① B.② C.③ D.④ 2.在等高距为50米的等高线图上,五条等高线重叠的一处断崖,其相对高度的可能范围是 A.大于200米,小于300米 B.大于250米,小于350米 C.大于200米,小于250米 D.大于250米,小于300米
|
|
下图为某城市制造业与服务业密度分布图。 1.与2005年相比,2009年该城市 ①郊区的制造业与服务业进一步发展 ②市区的服务业进一步集聚 ③郊区的服务业向市中心迁移 ④市区的制造业向郊区迁移 A.①② B.②④ C.②③④ D.①②④ 2.影响图中各曲线形态变化的主导因素是 A.劳动力 B.技术 C.地价 D.环境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