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图为某时段甲地昼长和乙地夜长变化统计图。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A.甲、乙两地不在同一南半球或北半球 B.T日,甲地的昼长为12小时 C.甲、乙两地的正午太阳高度变化一致 D.甲地的地球自转线速度大于乙地
|
|
下图为全国部分城市1月平均气温及三类谷物发芽适宜温度图,读图完成下列各题。
1.根据图示气温数据特征能够推测 A.我国1月气温自北向南逐渐升高 B.我国1月南北最大温差为41.4°C C.三亚受海洋影响最明显 D.西安和郑州最靠近秦岭—淮河一线 2.关于三类谷物种植时空状况的叙述,正确的是 A.冬季水稻种植区面积大于小麦种植区 B.云贵高原地区不适宜种植玉米 C.西安所在的平原以种植冬小麦为主 D.三种谷物在海南岛各地可以随时播种
|
|
城市化过程包含了人口城市化和土地城市化等过程。下图示意我国四个省(市、自治区)2000年土地城市化质量的差异。完成下列各题。
1.根据图中信息,推断出关于四省市的结论正确的是 A.内蒙古的城市化进程最合理 B.上海的城市化质量最高 C.重庆的城市化速度最快 D.贵州的滞后城市化程度最高 2.重庆城市用地人口密度大于上海,但城市用地经济密度却低于上海,与其相关的因素是 A.地形起伏较大,经济发展相对落后 B.第一产业发达 C.城市用地较为完整 D.城市化水平较高
|
|
下图示意某小区域地形,读图完成下列各题。 1.关于图中甲、乙、丙、丁聚落的形成及发展的叙述,正确的是: A.甲聚落有河流经过,取水最方便,发展最快 B.乙聚落地势最高,洪涝灾害少,形成最早 C.丙聚落在河流凹岸,水深易建码头,形成最早 D.丁聚落地形平坦,水陆交通便利,规模最大 2.若图中A河流定期改向可能的原因是 ①全区全年高温,蒸发稳定 ②全区降水有明显的季节变化 ③A附近区域地形平坦 ④植被覆盖良好,水土流失少 A.①② B.①③ C.②③ D.②④
|
|
海洋产业结构是指各海洋产业部门之间的比例构成关系,其划分依据为国民经济三次产业分类标准。下图为“2004~2011 年宁波市海洋经济产业结构统计图”。完成下列各题。
1.有关宁波市海洋产业的说法,正确的是 A.第一产业产值连续下降 B.第二产业生产水平较高 C.第三产业比重持续提升 D.第二产业变化幅度最大 2.宁波海洋经济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的途径有 ①大力发展滨海旅游业 ②加快发展海洋运输业 ③稳定提高海洋捕捞业 ④大力开采滨海油气资源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
|
|
通过网络搜索旅游目的地是目前确定旅游去向的重要方式。下表是某搜索网以海南、云南、四川、山东四个省为旅游目的地的搜索人数(万人)。完成下列各题。 四省旅游目的地逐月搜索人数表(万人)
1.表中甲、乙、丙、丁四个省分别是 A.云南、海南、四川、山东 B.海南、云南、四川、山东 C.四川、海南、山东、云南 D.山东、四川、海南、云南 2.从表中信息看出,影响旅游区某时段成为旅游目的地的最重要因素是 A.旅游者的搜索水平 B.旅游者的休假时间 C.旅游区的接待能力 D.旅游区的气候条件
|
||||||||||||||||||||||||||||||||||||||||||||||||||||||||||||||||||
(26分)读图文资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2012年5月14日,国家发改委批准设立“豫晋陕黄河金三角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该示范区的设立,有利于突破行政区划界限,整合区域优势资源,增强区域整体竞争实力,为中西部地区合作承接东部发达地区产业转移,探索新途径、新模式。 材料二 “黄河金三角地区”土地面积为5.8万平方公里,人口1700万,是国家煤炭和炼铝等工业的重要生产基地。 材料三 “黄河金三角区域”是世界苹果主产区中唯一符合苹果七项生态指标的最佳优生区。当地的苹果园经常通过果树下大面积种植白三叶草来改造土壤,综合协调土壤中的水、热、肥、气等各项指标,调节果园局部小气候等,对果树生长十分有益。 (1)分析“黄河金三角区域”适宜苹果生长的优越气候条件,说明当地苹果园通过种草能改善土壤中的水分和肥力的理由。(10分) (2)分析该示范区承接东部发达地区产业转移的区位优势。(8分) (3)“黄河金三角区域”是我国重要的煤炭生产基地,指出该地煤炭运往宁波最经济合理的运输方式,并说明理由。(8分)
|
|
(30分)阅读材料,完成下列各题 材料一 一艘满载牛肉的轮船由阿根廷首都布宜诺斯艾利斯启航,沿图中箭头所示航线航行,到达英国伦敦港。 材料二 世界某区域1月、7月等压线与主导风向示意图 a月 b月 材料三 杭州与布宜诺斯艾利斯气候资料统计表
(1)指出材料二中a月所属季节,并分析卡昂在a月的风力发电量的大小情况。(8分) (2)与布宜诺斯艾利斯比较,杭州气候的不同点并分析原因。(12分) (3)英国乳畜业发达,却从阿根廷大量进口牛肉。分析其原因。(10分)
|
||||||||||||||||
某中学地理研究性学习小组进行日落时间变化的观察,发现该地一个月内有两次地方时18:30日落,该学校的纬度可能 A.50°N B.40°N C. 30°N D. 20°N
|
|
城市化率是城市人口占全国(地区)总人口的比重;国际上衡量工业化水平经常采用人均生产总值、非农增加值比重、非农就业比重和城市化率四项指标。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工业化进程与城镇化率的经验数据
我国城市化率与非农产业增加值占GDP的比重之比较 1.工业化与城市化的关系是 ①城市化率与工业化水平呈正比例关系 ②城市化是工业化发展的必然结果 ③到工业化后期,工业化对城市化的贡献作用开始减弱 ④工业化与城市化的关系经历了一个松弛到紧密的发展过程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2.我国的城市化特点是 A.1995年后中国的城市化发展变慢 B.中国的城市化落后于经济发展水平 C.至2009年,中国的城市化水平高于工业化后期应该具有的均值 D.我国的城市化呈现出区域发展不平衡,东、西、中部的城市化率依次递减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