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试题
当前位置:首页 > 高中地理试题

某校“地理社团”在暑期用一周时间进行了网上模拟探究活动,读下图,其中大图表示模拟探究的区域和探险路线,回答下列各题。(10分)

满分5 manfen5.com

材料:维多利亚瀑布位于赞比西河上,如活动区域④所示,宽度超过两公里,瀑布奔入玄武岩峡谷,水雾形成的彩虹远隔二十公里以外就能看到。倾注的河水产生一股充满飞沫的上升气流,游客站在瀑布对面悬崖边,手上的手帕都会被这强大的上升雾气卷至半空。而瀑布附近的“雨林”(“雨林”是瀑布附近的一片长年青葱的树林)又为瀑布这一壮景平添了几分姿色。

(1)进行模拟探究活动的季节①③两地风向不同,①地风向是东南风,③地风向是_________。说明该季节①地盛行风形成的主导因素是____________________。(2分)

(2)请结合上述材料解释④地“雨林”的形成原因。(4分)

(3)④⑧两地都有大面积沼泽,分析⑧地沼泽形成的独特原因。(4分)

 

(19分)读下图回答下列问题。

满分5 manfen5.com

(1)水利枢纽Q对R河下游的有利影响有哪些?(3分)

(2)说出M地形区的地貌特征及其形成的主要人为因素。(3分)

(3)在利用水资源发展农业生产过程中,最容易使图中A、B附近地区的土壤出现_________________问题。图示地区在发展农业生产时,对流经该地区的河流可能产生哪些不利的影响?(4分)

(4)近年来,C处附近的土地荒漠化进程加快,试分析该地区荒漠化土地的分布特点及其产生的人为原因。(4分)

(5)写出图中EF段铁路线的名称、分布特点及区位优势。(5分)

 

读“某地区略图”,回答小题。

若图中黑点代表城市,则影响该地区城市分布的最主要区位因素是

满分5 manfen5.com      

A.地形            B.气候            

C.宗教             D.水源

 

湿地与森林、海洋并称为全球三大生态系统,具有维护生态安全、保护生物多样性等功能。人们把湿地称为“地球之肾”、天然水库和天然物种库。云南的大山包、拉市海、纳帕海和碧塔海(如图)是我国新增4处国际重要湿地。20世纪80年代初,纳帕海周围山上的原始森林已被砍伐殆尽,为开垦田地、扩大牧地,人们设法排干湖水、降低水位,致使湿地面积不断减少。当年勘察人员仅调查到残存的100余亩沼泽地、数十只黑颈鹤。读图完成小题。

满分5 manfen5.com

1.图中4℃等温线向北突出,主要是

A.受太阳辐射的影响    B.受河流流向的影响

C.受地形地势的影响    D.受热带季风的影响

2.与图中4处湿地的形成无关的是

A.海拔高,气温低,蒸发量小

B.地形相对低洼,容易积水

C.植被较好,容易涵养水源          

D.都濒临长江,常受到长江洪水的泛滥而积水

3.从保护湿地和发展经济的角度看,不合理的行为有

A.修筑梯田、固定耕地,解决贫困山区的粮食问题

B.停止挖沙、打坝蓄水、恢复沼泽地

C.利用文化生态优势,发展旅游等绿色产业       

D.加大投入,进行改造,建湿地公园

 

读我国某区域一月平均气温图,回答小题。

满分5 manfen5.com

1.图中甲、乙两地气温高低及影响因素的正确叙述是

A.甲、乙两地纬度相同,一月均温大致相等

B.甲地海拔低于乙地,一月均温甲高乙低

C.甲深居内陆,乙距海较近,一月均温甲低于乙

D.甲比乙受冬季风影响小,一月均温高于乙

2.根据图中信息判断,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甲地主要经济作物有油菜、甘蔗等     

B.乙地是我国重要的商品粮和商品棉基地

C.丙地是我国重要的地理分界山脉      

D.丁地有我国重要的常规能源基地

 

根据下表资料,回答小题。

表:我国四省(区) 人口及部分自然资源统计数据(2006年)

省(区)

城镇人口占总人口比重(%)

耕地面积(万公顷)

水资源总量(亿立方米)

木材总蓄积量(亿立方米)

34.3

532.5

1865.8

15.8

53.5

1539.1

727.9

15.0

51.9

542.4

404.4

0.4

31.1

361.0

184.6

2.0

1.表1中① ,②,③,④所示省(区)的简称依次是

A.陇,黑,川,苏                B.苏,川,陇,黑

C.黑,川,陇,苏               D.川,黑,苏,陇

2.下列推理,其过程和结论正确的是

A.耕地面积①比②小,因此,山区面积①比②大

B.城镇人口占总人口比重①比③小,因此,乡村人口比重①比③大

C.木材总蓄积量③比④少,因此,森林覆盖率③比④低

D.水资源总量②比③多,因此,年降水量②比③大

3.有关四省(区)农业生产的叙述,正确的是

A.①省(区)西部是该省种植业集中地区

B.②省(区)东部是我国著名的商品粮基地

C.③省(区)南部农业耕作制度一年三熟

D.④省(区)北部灌溉用水主要是黄河水

 

下图是我国某地及其周边地区自然景观图,读图回答第小题。

满分5 manfen5.com

 

1.我国选择在A地发射“神舟十号”载人飞船,是因为该发射中心

A.海拔高,接近卫星所在的大气层     

B.纬度低,接近同步地球轨道

C.气候干旱,大气的透明度好          

D.设备先进,科技力量雄厚

2.A地的区位优势有

①地处肥沃的冲积平原 ②气候温和湿润

③有丰富的冰雪融水资源       ④地处河流干支流汇合处

A.①②              B.②③              C.①④       D.③④

 

下图示意长江上游地区雪线高度的经向和纬向变化趋势。完成小题

满分5 manfen5.com

1.该地区雪线高度变化的趋势

A.自北向南增高            B.自西向东增高    

C.自东北向西南增高     D.自东南向西北增高

2.影响该地区雪线高度变化趋势的主要因素是

A.海拔                    B.降水                             C.热量                             D.坡向

 

下图示意我国东部主要石化基地和企业的分布。完成小题。

满分5 manfen5.com

1.图中兼有资源和市场区位优势的石化基地是

A.①               B.②               C.③               D.④

2.④地接受境外石化产业转移将首先促进区域内的

A.石油开采      B.桉电站建设 

C.海岛旅游开发  D.港口建设

 

在建筑保温材料还没有普遍应用的时代,从大西洋沿岸往东至俄罗斯,欧洲传统民居的墙壁在厚度上有一定的变化规律(如下图所示)。据图回答小题。

满分5 manfen5.com

1.由英国南部至俄罗斯西部,传统民居墙壁逐渐变厚的主要原因是

A.温差逐渐变小

B.气候海洋性越来越强

C.太阳辐射逐渐减弱

D.气候的大陆性越来越强

2.由英国南部至俄罗斯西部,自然带的变化所体现的规律是

A.由沿海向内陆的变化  B.由赤道向两极的变化  

C.非地带性            D.垂直地带性

 

共419098条记录 当前(34225/41910) 首页 上一页 34220 34221 34222 34223 34224 34225 34226 34227 34228 34229 34230 下一页 末页 转到 GO
Copyright @ 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