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化起步最早和最早出现逆城市化的国家是( ) A. 德国 B.英国 C.日本 D. 美国
|
|
下图不能体现的涵义是 ( ) A.地球资源日渐枯竭 B.世界人口数量越来越多 C.环境人口容量越来越小 D.人地矛盾越来越突出
|
|
《2009年民政事业发展统计报告》显示,截至2009年底,全国65岁及以上老年人口11309万人,占全国总人口的8.5%,据此回答小题。 1.下列各项不属于我国目前人口问题的是( ) A.人口基数过大 B.男女性别比例失衡 C.人口自然增长率过大 D.人口老龄化进程加快 2.近年来,中国人口老龄化的进程明显加快,其主要原因是( ) A.人口素质提高 B.人口自然增长率下降和生活水平提高 C.城市化水平提高 D.人口自然增长率上升和平均寿命延长 3.下列不属于人口老龄化带来的后果的是( ) A.与印度相比,劳动力减少会使中国在国际经济竞争中处于劣势 B.国防兵员不足 C.青年负担过重 D.劳动力素质下降
|
|
左图为“某地区人口密度”,右图为“某地区生态环境危急区分布”,读图回答下列问题。(12分) (1)图20中生态环境极危急区与该地区人口的分布有何关系?简要说明其原因。 (2)图20中①地和②地的主要环境问题是什么?简要分析造成两地环境问题的主要原因。
|
|
左图为“某两种工业结构模式图”,右图为“模式Ⅱ未完成的生产结构扇形统计图”,读图回答下列问题。(14分) (1)依据左图中模式Ⅱ的生产结构信息,将右图补全,并简要分析我国发展模式Ⅱ的优势条件。 (2)分析左图甲中模式Ⅰ反映出的工业生产投入的特点。 (3)结合我国国情和图17中两种工业结构模式,尝试分析在走新型工业化道路中,我国应形成什么样的工业结构。
|
|
图为“世界略图”,读图回答下列问题。(11分) (1)指出图中C、D所代表的地区的农业地域类型: C ;D 。 (2)与A处相似的农业地域类型在我国主要分布在 和 地区。 (3)B地农业地域类型主要分布在 气候区,试简要分析该地区发展农业的自然条件。
|
|
图为“某城市区域规划图”,读图回答下列问题。(13分) (1)A、B中属于中心商务区的是 ,试简要说明判断理由。 (2)C、D、E、G中属于低级住宅区的是 ,其在城市中的一般分布规律是 。 (3)简要分析高新技术产业园将布局在F处的主要依据。 (4)简要说明影响该城市空间结构形成的主要因素。
|
|
图为“某工业部门在某城市及其附近地区土地、运输和劳动力成本曲线图”,读图回答题。 1.表示土地成本、运费、劳动力成本的曲线依次是 A. a、b、c B. a、c、b C.c、a、b D. c、b、a 2.综合考虑土地、运输、劳动力成本,该工业部门应布局在 A.①地 B.②地 C.③地 D.④地
|
|
图为“以某村居民点为中心的农作物分布示意图”。读图回答题。 1.图中甲、乙、丙分别为 A. 蔬菜带、混作带、粮食带 B. 粮食带、蔬菜带、混作带 C. 蔬菜带、粮食带、混作带 D. 粮食带、混作带、蔬菜带 2.若该村位于我国平原地形区且主要种植蔬菜和春小麦,那么该村最可能位于 A. 成都平原 B. 东北平原 C. 长江中下游平原 D. 华北平原
|
|
图为“20世纪世界人口、资源、环境污染的相关示意图”,读图回答题。 1.下列关于人口增长、资源、环境污染相互关系的叙述,正确的是 A. 人口增长与资源、环境污染均呈负相关 B. 人口增长与资源呈负相关,与环境污染正相关 C. 人口增长与资源、环境污染均无相关关系 D.人口增长与资源呈正相关,与环境污染呈负相关 2.由图所示可反映出制约环境人口容量的首要因素是 A. 科技发展水平 B. 国家政策 C.环境质量 D. 资源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