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材料,完成下列问题。(28分) 材料一:山西运城及河东盐池略图 材料二:盐池湖水富含食盆,在南风盛行的季节,湖边盐田常有“南风一吹,隔宿成盐”的奇特现象。 (1)简析湖边盐田“南风—吹,隔宿成盐”现象的原因。(6分) (2)从流域的角度判断甲河的类型,并简要分析该河对盐池的影响。(8分) (3)简析运城成为盐运中心的主要原因。(6分) (4)比较黄河①、②河段流向及流水作用的差异。(8分)
|
|
位于尼罗河畔的阿布辛贝神庙(24°N)(下左图)建于公元前1300 --前1233年。每年只有拉美西斯二世的生曰和奠基日这两天,旭日的霞光才能从神庙大门射入,穿过60米深的庙廊,披洒在神庙尽头的拉美西斯二世石雕巨像的全身上下(下右图),人们把这一奇现发生的时日称作“太阳节”。读图完成下列问题。 1.欣赏“太阳节”奇观最应该 A.领略建筑风格 B.品味文化内涵 C.培养审美情趣 D.把握观赏时机 2.若拉美西斯二世的生日为2月21日,则奠基日是 A.4月21日 B.6月21日 C.8月21日 D.1O月2l日 3.“太阳节”奇观发生时,上右图中照射在拉美西斯二世石雕像上日光的移动方向是 A.从左下至右上 B.从左上至右下 C.从右下至左上 D.从右上至左下
|
|
读某河水系略图,完成下列问題。 1.与乙地相比,甲地沼泽分布少的主要原因是 A.降水较少 B.落差较大 C.下渗严重 D.蒸发较少 2.与福斯相比,科连特斯 A.流量大,汛期开始早 B.流量小,汛期开始晚 C.流量大,汛期结束晚 D.流量小,汛期结束早
|
|
读某区域年等降水量线分布图,完成下列问题 1.甲、乙两地降水量的差值可能是 A.80 mm B.190 mm C.310 mm D.430 mm 2.甲处附近等降水量线密集的原因是 A.河流提供大量水汽 B.气流抬升作用明显 C.冷暖气团频繁相遇 D.森林植被覆盖率高
|
|
读入疆采棉工来源地比重及相关资料和2008 - 2010年新疆棉花播种面积及入疆采棉工数量变化示意图,完成下列问題。
1.四省中甘肃入疆采棉工数量极少的原因是 A.距离较远 B.人口较少 C.棉花采摘技术差 D.经济发达 2.上面下图中采棉工数量的变化会 A.导致棉花播种面积大幅减少 B.造成棉花单位面积产量下降 C.促使采棉工采摘时间提前 D.促进机械化采摘技术推广
|
|||||||||||||||||||||
浙江省人多地少,资源小省,随经济快速发展,土地成为稀缺资源,尤其是耕地,制约农业进一步发展,针对这一局面,采取了许多措施。据以下材料分析回答(20分) 措施一 加快土地经营权流转和集中 因务工和经商已成为很多农民增收的主要来源,对土地依赖渐弱,许多农民愿意把为数不多的土地出租转让。而承租的农民获得更多土地经营农业,使双方双赢。发达地区较欠发达地区土地经营权流转和集中普遍。 措施二 走出浙江异国种田 靠近我国黑龙江的俄罗斯远东地区有大片撂荒地,土地便宜,租期为10年,平均每亩租金只有3-4元(人民币)。俄罗斯租出的虽是撂荒地,但最高产量每公顷可达6000斤,国内一般产量只有2000-3000斤。浙江农民在俄罗斯租了约浙江一个中等县的耕地面积,成为国际农民。 (1)针对措施一从区域产业结构和农产品市场区位分析发达地区较欠发达地区土地经营权流转和集中普遍的现象。试推测土地经营权流转和集中后对区域经济带来哪些积极的作用。(10分) (2)俄罗斯远东地区适宜种植的农作物和制约农作物种植的自然因素为__(填字母)(2分) A.水稻、热量 B.大豆、水分 C.玉米、水分 D.大豆、热量 (3)据材料比较浙江省与俄罗斯远东地区农业种植各自区位优势(8分)
|
|
读西亚地区材料和图,回答问题(共30分) 材料一 西亚部分地区城市和石油天然气分布图和迪拜建筑景观图
材料二 下表为伊拉克巴格达和伊朗伊斯法罕的气象资料 巴格达气象站位置33° 19′ 30″ N, 44° 25′ 19.2″ E海拔34米
伊斯法罕气象站位置: 32.6° N, 51.7° E, 海拔 1590 米
材料三 绝对湿度是指在一定温度时,单位体积的空气中所含水蒸气的份量(gm.),用百分比表示 迪拜夏季(6-10月)酷热潮湿,绝对湿度高,但全年降雨稀少,年均不足100毫米。但迪拜有许多高层建筑,很多高层建筑大多在三四百米,其中世界最高为821米,却有高处不胜寒。 材料四 石油生成一般要有地质时期良好的生物生长条件,然后沉积环境和储藏地质条件。 (1)据图说明阿巴斯港的地理位置,分析其城市形成和发展的主要区位因素。(6分) (2)根据材料二比较巴格达和伊斯法罕两地的气候异同点,分析差异的成因。(10分) (3)根据材料三和所学知识分析迪拜潮湿和降水少的原因。从自然角度分析迪拜建高层建筑的有利条件。(8分) (4)根据材料四推测西亚石油形成的地质作用过程。(6分)
|
|||||||||||||||||||||||||||||||||||||||||||||||||||||||||||||||||||||||||||||||
读甲地正午太阳高度年变化图。回答下列问题。 1.甲地某日日出时间为7:20(北京时间),白昼长14小时,正午太阳高度的年变化如图所示(P<90°),甲地的位置可能为 A.65°N,100°E B.23.5°N,120°E C.69°N,155°E D.45°N,85°E 2.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A.①日到②日期间,地球自转的速度逐渐变慢 B.甲地在②日正午太阳方位可能位于正南或正北 C.甲昼长14小时的日期可能为③日 D.③日到④日,甲日出时的影长逐渐变长
|
|
读等高线地形图(单位:米)。回答下列问题。
1.陡崖顶部绝对高度最大和陡崖相对高度可能达到最大的分别是 A.甲、丙 B.乙、丁 C.丁、乙 D.丁、甲 2.关于丙陡崖成因,最不可能的是 A.河流流水侵蚀而成 B.断裂上升而成 C.海浪侵蚀而成 D.外力风化侵蚀而成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