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图,回答下题。
下列曲线图,正确反映上图气流运动过程中气温、降水可能性变化趋势的是
|
|
关于图中固体降水等值线说法,正确的是 A.A处等值线向南突出主要受地形影响 B.A处等值线向南弯曲主要受海陆分布的影响 C.B处等值线闭合主要受海陆分布的影响 D.B处固体降水占全年降水百分比可能是10%~20%
|
|
图为“两条大河流域示意图”,读图完成下题。 1.甲河下游和乙河上游流域面积均较狭 小,主要影响因素是 A.甲河下游受气候影响,乙河上游受地形影响 B.甲河下游受地形影响,乙河上游受气候影响 C.两河均受地形影响 D.两河均受气候影响 2.目前,乙河下游三角洲增长速度快于甲河三角洲,是因为乙河 A.流域降水丰沛,河流流量大 B.流域植被破坏严重,河流含沙量增大 C.流速缓慢,泥沙沉积严重 D.潮汐和海浪的顶托作用强
|
|
图所示的西伯利亚地区是俄罗斯的一个重要开发区,这里针叶林广布……回答下题。 1.该地区的区域地理特征包括 ①地广人稀 ②气候宜人 ③交通便捷 ④矿产丰富 A. ①② B. ②③ C.③④ D. ①④ 2.该地区南部人口密度相对较高,这主要是由于南部 ①气温较适宜 ②位于平原地带 ③开发历史较长 ④经济相对发达 A. ①②③ B. ①②④ C. ①③④ D. ②③④ 3.20世纪后期以来,该地区内部呈现人口由南向北的迁移趋势,这主要是由于北部 A. 人口密度低 B. 开发了新资源 C. 交通条件改善 D. 市场广阔
|
|
图为世界某地区局部图,图中虚线为不同气候类型的界线。读图,完成下题: 1.图中河流①②③④各河段雨水补给量最小的是: A. ④ B. ③ C. ② D.① 2.近几十年来,甲处大约有1000平方千米的土地因海平面上升而面临海水淹没的威胁,与其主要成因密切相关的是 A. 地壳持续下沉 B.洋流和海浪的侵蚀 C.森林大面积破坏 D.降水量减少
|
|
图1是“40°N的地形剖面图”,图2是“某地气温变化曲线和降水量柱状图”,图2为“40°N纬线附近的著名湖泊及其水位的年变化情况”。读图完成下题。
1.若图2是图1四地中某地的气候资料图,则在图1的四地中,最符合图2所示气候特点的点及其对应的气候类型是 A.①——地中海气候 B.②——温带海洋性气候 C.③——亚热带季风气候 D.④——温带季风气候 2.近年来,图3中②线逐渐靠近①线,最可能的原因及其对应的解决措施正确的是 A.围湖造田,泥沙淤积——退耕还湖 B.该湖泊冬季水量减少——限制畜牧业的发展 C.引水灌溉,入湖水量减少——合理利用水资源 D.该区域夏季水量减少——大规模调水
|
|
图A为某国“城镇和年降水量分布示意图”,图B为“等高线和油井分布示意图”,读图完成下题。 1.关于该国地理特征的描述,正确的是 A.地形以平原为主,东高西低 B.产生自然景观变化的主导因素是地形 C.城市的分布与地形、气候、资源关系密切 D.大部分为热带草原气候,降水季节变化明显 2.关于甲、乙两地等降水量线分布特点的原因叙述,正确的是 A.甲处等降水量线的分布主要受纬度位置影响 B.甲处等降水量线的分布主要受地形影响 C.乙处等降水量线的分布主要受洋流影响 D.乙处等降水量线的分布主要受地形影响
|
|
读我国某地气候统计图,回答下题。 1.该地最可能位于 A.云贵高原 B.河西走廊 C.长江中下游平原 D.东北平原 2.下列关于该地的叙述正确的是 A.植被为亚热带落叶阔叶林 B.地表呈现千沟万壑的景观 C.喀斯特地貌广布,滑坡频发 D.昼夜温差较大,光照充足
|
|
读“我国东部某地的等高线示意图”和该地区的气候资料表,图中等高线所示高度分别为100米、200米、300米、400米。据此完成下题。 1.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A.从图中的H地看不到G地 B.图中海拔高度G处为100米,H处为400米 C.该地典型植被为热带雨林 D.该河段最主要的补给类型为雨水补给 2.图中城镇与H地相对高度的最大值为h,则h为 A.199<h<200 B.289<h<290 C. 299<h<300 D.300<h<301
|
|
下图中两条虚线均为晨昏线,P、Q两点中有一处为太阳直射点,读图回答下题。 1.此时,北京时间最接近 A.1月1日11时 B.5月1日23时 C.7月1日11时 D.10月1日23时 2.此时,太阳直射点位于 A.菲律宾 B.中国 C.澳大利亚 D.巴西 3.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F点位于E点的西北方向 B.F点自转线速度比E大 C.地球公转到远日点附近 D.E点昼长大于F点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