某山区为了改造低产的山坡地,先是增施肥料,但农作物增产效果微弱。后将山坡地改造成水平梯田,增产效果显著。完成下题。 增施肥料效果微弱的最主要原因和将山坡地改造成水平梯田的目的各是: A.土层薄 、 调节大气温度 B.降水变率大、增加日照时数 C.坡度大、提高土壤肥力 D.植被覆盖率低、增大空气湿
|
|
下图为某年中国发生地质地貌灾害次数最多的6个省级行政区,读图,回答下题。 该年发生地质灾害次数最多的山地可能是 A.横断山和秦岭 B.太行山和雪峰山 C.大巴山和巫山 D.祁连山和唐古拉山
|
|
读“汽车产业链结构图”,结合所学知识,完成下列问题。 1.从产业链的角度看, P代表的产业最有可能是 A.配套产品生产(仪表、轮胎等) B.汽车研发(发动机、变速箱等) C.农机制造(拖拉机、农用车等) D.能源加工(石油、天然气等) 2.影响汽车服务业布局的主导因素是 A.原料 B.市场 C.动力 D.劳动力
|
|
(16分)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各题。 材料一 下图所示主要国家以山地、高原为主,号称“高原之国”,岩浆活动活跃,形成多种金属矿产,有“白银之国”的美誉。 材料二 该国首都气候资料统计图 (1)简要分析该国金属矿产分布特点及成因。(6分) (2)依据材料归纳其气候特征。(6分) (3)依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阐述其气温特点的形成原因。(8分)
|
|
(9分)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下图为某岛屿及附近海域等高线图。 材料二 据统计,2010年该岛屿所在国家的人口已达2.35亿,成为世界第四人口大国,该国的石油、锡、天然气、铀、镍、锰、铜、铬、铝土矿、金刚石的储量也较丰富。 描述该岛屿的地形特征。 据材料二,简述该国的人口变化特点,并分析人口数量变化的原因和这种变化可能造成的环境问题。
|
|
2011年4月28日,国家统计局发布2010年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主要数据公报。下表为第五次全国人口普查和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部分数据。读表并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下列各题。 1.与第五次全国人口普查相比,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数据显示( ) ①人口性别比例严重失调 ②老龄化程度越来越严重 ③已达到环境人口容量 ④人口素质显著提高 ⑤处于城市化成熟阶段 ⑥普查统计难度增加 A.①②③ B.③④⑤ C.④⑤⑥ D.②④⑥ 2.今后,为解决我国的人口问题,下列措施不合理的是( ) A.继续采取措施,降低人口性别比 B.继续采取严厉的计划生育政策 C.不断提高人口素质 D.不断完善社会保障体系 3.下列措施与控制出生性别比关系不大的是( ) A.调整工业结构,发展低碳经济 B.健全农村计划生育家庭养老保障制度 C.倡导科学、文明、进步的婚育观 D.健全孕产跟踪服务和B超使用登记制度
|
|
下图为某国人口的年龄结构图。读图,回答下列各题。 1.由图中数据可知该国( ) A.男女比例不平衡 B.外来移民人口超过本国人口 C.老年人口超过青年人口 D.移民缓解了人口老龄化问题 2.影响该国人口迁移的主要因素是( ) A.人口老龄化 B.婚姻家庭 C.政治因素 D.经济因素 3.该国可能是( ) A.中国 B.巴西 C.德国 D.泰国
|
|
下图为中国人口普查数据统计图。读图,回答下列各题。 1.图中反映中国( ) A.人口增长速度减缓 B.青少年人口比重增加 C.乡村人口数量减少 D.劳动力人口数量减少 2.东部人口比重的变化表明东部( ) A.人口数量先减后增 B.人口增长为“三低”模式 C.人口密度持续增大 D.人口迁移受生态环境影响
|
|
雪线高度是指永久性积雪的下限高度,与所在地区的气温与降水有密切关系。下图是根据我国气象台站观测资料模拟的各地雪线高度分布示意图。读图,回答下列各题。 1.模拟的我国雪线高度分布的基本趋势是( ) A.从南向北逐渐升高 B.从西向东逐渐升高 C.从西南向东北逐渐降低D.从西北向东南逐渐降低 2.梅里雪山位于横断山区,雪线高度4 000米左右。该山雪线相对较低的主要原因是( ) A.地形抬升,降水丰富B.纬度低,气温比较高 C.距海远,降水比较少D.山坡陡,冰雪下移快
|
|
读某大陆局部地区年降水量和年均温等值线图,完成下列各题。 1.图中25℃等温线向西折向纬度低的地区,主要是由于( ) A.山脉的延伸 B.植被的稀疏 C.沿岸的寒流 D.河流的流向 2.图中①、②两地分布的自然植被分别是( ) A.亚热带常绿硬叶林、热带雨林B.热带草原、热带雨林 C.热带草原、亚热带常绿硬叶林D.温带落叶阔叶林、亚热带常绿硬叶林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