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图为西安附近渭河某河段河道变迁图,回答下题。 1.图中渭河河段不断北迁的自然原因可能有 ①区域内地壳运动的差异 ②南岸堆积物颗粒较大 ③受地转偏向力的作用 ④泾河携带的泥沙较多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 2.西安市大型新区不向南拓展的主要原因是因为南部 A.交通条件差,居民出行不便 B.水资源严重不足,用水困难 C.地势平坦,易发生城市内涝 D.保护古遗址等文化景观需要
|
|
下图为某地区一次降雨与河流流量变化示意图,在相同降雨状态下,若雨量高峰和流量高峰间的时距缩短,可能是因为 A.上游湿地大量破坏 B.下游修建了大型水库 C.上游植被恢复较好 D.下游城市化的快速推进
|
|
某旅游团7月初来到地中海的西西里岛,导游温馨提示:①早晚天气较凉,备好外套;②气候干燥,多补充水分;③去海边沙滩烫脚,备好沙滩鞋;④游泳一定带好防晒用品。 上述提示与成因对应正确的是 A.①——大气削弱和保温作用均弱,气温日较差大 B.②——受副热带高压控制,气流上升,天气晴朗干燥 C.③——白天大气反射作用强,沙滩吸热快 D.④——正午太阳直射该岛,太阳辐射强
|
|
中央谷地位于海岸山脉和内华达山之间,是美国重要的水果和蔬菜生产基地。M为中央谷地中某城市,该城市的平均海拔为52米。据此回答下题。 1.M城冬季的降水量明显少于旧金山,其影响的最主要因素是( ) A.距海远近 B.地形 C.纬度高低 D.气压带和风带的移动 2.中央谷地的农作物一年可以收获2~3次,主要依赖于( ) A.土地面积大 B.土壤肥沃 C.临近消费市场 D.灌溉系统发达
|
|
下图示意a、b、c三个月甲、乙、丙、丁四地正午太阳高度的变化情况。读图完成下题。 若a、b、c依次表示5、6、7三月,则甲、乙、丙、丁四地按照昼长从长到短的顺序为 A.甲、乙、丙、丁 B.乙、甲、丙、丁 C.丙、丁、甲、乙 D.甲、丙、乙、丁
|
|
下图是某种地理现象在全球的分布,读图完成下题。 1.该地理现象是 A.地震 B.赤潮 C.台风 D.石油泄漏 2.在12月到次年2月期间 A. ⑤比②的夜长变化幅度大 B.日出时间①比③早 C. ④比⑤的正午太阳高度角变化幅度大 D.自转线速度①地大于④地
|
|
(28分)贵州素有“八山一水一分田”之说,能源丰富,经济较为落后但发展潜力巨大。根据下列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完成(1)-(4)题。 材料一:贵州及周边地区图 材料二:贵、新、粤三省区水资源比较图(2011年) 材料三:贵、闽茶产业比较表(2012年)
(1)贵州位于____江和____江两大水系上游地带,总体地势特征是______。(6分) (2)新疆、贵州、广东三省区中,人均水资源最少的是______;贵州地势崎岖,且____地貌发育,地表水不易存留,水资源总量少。(4分) (3)茶树种植喜温喜湿、光照适中。近年浙、闽等茶产业大省种植面积逐渐萎缩,贵州已成为我国茶园面积第一大省。分析贵州承接 “东茶西移”的优势自然条件,指出目前贵州茶产业存在的问题。(10分) (4)试提出打造“生态化”贵安新区的措施。(8分)
|
||||||||||||||||
(28分)北欧主要包括挪威、瑞典、芬兰、丹麦和冰岛五个国家,该区域人口稀少,经济发达。根据下列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完成(1)-(5)题。 材料一:北欧及周边区域图 材料二:芬兰森林资源丰富但矿物能源匮乏,近年来该国大力推动清洁技术产业(可再生能源开发、节能降耗及减排环保)快速发展,并超越森林工业成为第二支柱产业。 材料三:北欧国家全球竞争力指数排名(2012年)
(1)斯堪的纳维亚半岛北临________洋,西海岸受______作用,破碎曲折且多峡湾。(4分) (2)冰岛位于高纬地带,北部沿岸为_________气候,南部受 影响而形成温暖湿润的气候。(4分) (3)挪威、瑞典和芬兰三国人口集中分布在______部,其原因是_______。(6分) (4)简要分析芬兰发展清洁技术产业的意义。(6分) (5)北欧全球竞争力指数排名居世界前列,试分析原因。(8分)
|
||||||||||||||||||||||||||||||||
我国有大量农村劳动力在城市务工却不能享受城市市民权益,有人称此为“半城市化”。该现象对城市发展的影响可能有 A.降低城市服务成本,利于城市公共服务水平快速提高 B.缓解城市教育压力,利于人口素质的提高 C.阻碍城乡人口流动,缩小城乡发展差距 D.制约城市户籍人口增长,抑制城市消费需求
|
|
劳动参与率=(工作人数+正在找工作人数)/16岁以上人口数,它可反映潜在劳动者参与工作的意愿。下表为2010年亚洲四国劳动参与率数据,完成下列问题。
1.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印度劳动人口少于越南 B.女性劳动参与率一般低于男性 C.劳动参与率与经济水平呈正相关 D.劳动参与率与经济水平呈负相关 2.对我国劳动参与率偏高的原因,推断合理的是 A.劳动力充足 B.人口老龄化严重 C.社会保障不够完善 D.劳动力素质较高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