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图中河流都是北岸冲刷严重。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1.下列有关甲、乙、丙三地所在半球及其气候类型的说法,正确的是: A.甲位于北半球,地中海气候 B.乙位于北半球,亚热带季风气候 C.丙位于南半球,温带海洋性气候 D.甲能确定,乙、丙不能确定 2.若丙图中河流方向不变,等高线为等潜水位线,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甲地受副热带高压控制 B.乙地盛行西北风 C.丙地盛行西南风 D.乙地高温多雨
|
|
读北半球某地等压线图,完成下列问题。 1.ABCD四点中能正确表示风向的是 A. A B. B C. C D.D 2.天气系统①过境时,常出现的天气是 A. 大风降温阴雨 B.连续性降水 C. 秋高气爽 D.炎热干燥
|
|
读南美某区域图,回答下列问题。 1.对南美洲等温线分布图的正确判断是 A.该图是南美洲7月份等温线分布图 B.①处等温线密集主要是受秘鲁寒流的影响 C.②处等温线向南凸出是因为冬季大陆冷却快 D.③处等温线向南凸出是受巴西暖流的影响 2.②处自然带与其相应的气候组合正确的是 A.温带落叶阔叶林带—温带海洋性气候 B.亚热带常绿阔叶林带—亚热带季风湿润气候 C.亚热带常绿硬叶林带—地中海气候 D.温带草原带——亚寒带大陆性气候
|
|
风尘沉积通量大小可以指示地区干燥度的变化。下图反映了青藏高原隆起与西北地区的风尘沉积通量变化情况,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1.根据图中提供的信息,推断青藏高原隆起后,我国西北地区可能 A.流水作用增强 B.冰川作用增加 C.风力作用增强 D.变质作用增强 2.从水循环的过程看,青藏高原隆起影响西北地区同期风尘沉积通量变化的主要环节是 A.地面蒸发 B.水汽输送 C.大气降水 D.地表径流
|
|
下图中大圆为晨昏圈,圆内为白昼。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1.飞机沿最近路线从E点到F点的飞行方向为 A.向东 B.向西 C.先向东北,再向东南 D.先向西北,再向西南 2.F点的夜长为 A.16小时 B.14小时 C.10小时 D.8小时 3.此时,下列各地情况可信的是 A.北京正旭日东升 B.哥本哈根(55°N,12°E)市民看太阳位于东南天空 C.圣地亚哥某游客正在观看日落景观 D.悉尼午阳高照
|
|
下图为南半球的一段纬线,图中M、N两点为北半球夏至日晨昏线与该纬线的交点。 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1.此时,北京时间为 A.9时20分 B.11时20分 C.21时20分 D.23时20分 2.此时,由此纬线向北则图中 A.M、N两点均向东移动 B.M点向西移动,N点向东移动 C.M、N两点均向西移动 D.M点向东移动,N点向西移动
|
|
读下面区域图,已知图中河流和湖泊以雨水补给为主,回答下列问题。
1.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图中河流的流向是由Q向P B.S地为地中海气候 C.S地为热带沙漠气候 D.图示区域为北半球 2.关于P地河谷剖面的叙述正确的是 ①河谷地质构造为向斜 ②河谷地质构造为背斜 ③A地为河谷东岸 ④B地为河谷东岸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3.关于图中等温线及湖泊水位说法正确的是 ①为七月份等温线 ②为一月份等温线 ③此时湖泊水位为a ④此时湖泊水位为b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
|
读我国南方某地等高线地形图,分析回答下列问题。 1.如陡崖M在甲村正南方,则可知乙村旁的河流大致流向是: A.由西北向东南 B.由西向东 C.由东南向西北 D.由东向西 2.在N点: A.能同时观察到甲、乙两村 B.能看到甲村,无法看到乙村 C.能看到乙村,无法看到甲村 D.两村都无法看到
|
|
读下图和相关资料,回答问题。(26分)
材料一 非洲部分地区年降水量分布示意图(图 8 ) 材料二 l963 年,图中湖泊面积2. 5万平方千米,但由于自然和人为两方面的原因,到 2007年,该湖面积减小到2000平方千米,不足原来的1/10 。 材料三 人口、贫穷和环境问题,一直以来是困扰非洲的主要问题。据统计,非洲西部育龄妇女平均生育人数5. 8 人,人均年收入约为世界平均水平的l/ 2,不合理的开发和对植被的破坏,导致了水土流失、土地荒漠化等环境问题的加剧。 (1)据图描述图示区域年降水量分布的变化特征。(6分) (2)简要分析造成图中湖泊面积减小的原因。(6分) (3)根据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和差异性规律,分析甲、乙两地发展农业生产地域类型的差异。( 8 分) (4)根据材料三和所学的知识,试提出该地区实现经济可持续发展的策略。(6分)
|
|
据材料和示意图,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26 分) 材料一 “天漠”是一种特殊的地理现象,它的形成要有“丰富的沙源”、“强劲的风力”,它们像是形形色色的“迷你沙漠”,却会出现在降水丰富的湿润地带,与江河湖海如影随形。 左图中 M 地附近有 20 多万亩沙丘。 材料二 鄱阳湖附近的水系(左图)和鄱阳湖南部资源、交通等示意图(右图)
材料三 2011 年 11 月,位于 M 沙地的风力发电站成功并网发电。因北部无高大山地阻挡,M地大风日数多。仅2012年1月,4 级以上的大风日数就达到4. 8天。 (l)指出左图M地最有利于形成“天漠”的季节,并分析该季节形成“天漠”的主要条件。 (10分) (2)简述左图 M 地建风力发电站的区位优势。(8分) (3)根据右图所示信息,结合所学知识,分析 P 地发展有色金属冶炼工业的有利条件。(8分)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