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图为某地区等高线地形图。读图,完成下题。 根据等高线地形图判断,图中河流的总体流向大致是 A.从西北向东南流 B.从东南向西北流 C.从东北向西南流 D.从西南向东北流
|
|
当太阳直射某地时,关于该地的叙述正确的是 A.是一年中白昼最长的一天 B.是一年中气温最高的一天 C.区时和地方时都是12点 D.是一年中太阳高度最大的一天
|
|
据台湾《联合报》报道,日本《东京新闻》8月2日报道称日本计划派遣日本陆上自卫队进驻最西南侧的与那国岛,日本防卫省随后证实了此一报道。报道称(如图所示),与那国岛距台湾地区的花莲县只有110公里,距钓鱼岛170公里,距日本现在驻军的冲绳却有500公里,是日本最西南侧的门户,居民只有1600人,日本过去并未在此驻军。据此回答下题。 若有一战斗机于当地时间8:00以每小时大约1540km的速度从与那国岛出发,30分钟后即可抵达我国上海(31°N,120°E)。若抵达上海时的北京时间为8:18,请你推算出与那国岛的经纬度约为 A.22°N,118°E B.22°N,124°E C.24°N,123°E D.24°N,117°E
|
|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20分) 材料一:世界局部区域图 材料二:1990年乙所在省区农村能源消费构成 (1)据材料一,分析甲地地形条件对该地农业生产的影响。(6分) (2)据材料二,分析乙省区农村能源结构对当地生态的不良影响。(6分) (3)近些年来丙市人口和用地规模扩大速度较慢,试分析自然条件对该市人口和用地规模进一步扩大的限制性影响。(8分)
|
|
(32分) 下图为4月中旬我国某地区图,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⑴ 试分析城市S和H此刻的天气状况。(10分) ⑵ 图示区域每年冬季都会发生程度不同的旱灾,请简述其自然原因。(6分) ⑶ A处的古代水利工程沟通了 和 两大水系。并简要说明图中山脉的地理意义。(8分) ⑷ 说明桂林地区发展农业生产不利的自然区位条件。(8分)
|
|
读我国某地区年雾日天数等值线图(图中②③④均为省级中心城市)。回答下题 “晚见江山雾,宵闻夜雨来”是图中哪两个城市的写照 ( ) A.城市①② B.城市①④ C.城市③④ D.城市②③
|
|
下图为“我国乌鲁木齐至广州一线年太阳辐射总量(单位:亿焦耳/平方米·年)剖面图”。读图回答下列各题。 1.下列关于图中a、b、c三地的说法正确的是 ( ) A.b地比c地太阳辐射更强 B.b地比a地降水变率更小 C.a地比c地气温年较差更大 D.a、b、c三地中,c地降水量最小 2.下列关于图中甲、乙两地的说法正确的是 ( ) A.甲地年太阳辐射总量小的原因是该地处于洞庭湖平原,云雨天气多 B.乙地处于柴达木盆地,地势起伏大,年太阳辐射变化显著 C.甲地纬度较高,太阳高度小,到达地面的太阳辐射少 D.乙地处于地势阶梯交界处,地势起伏大,年太阳辐射变化显著
|
|
如图表示世界某地区一种天气现象移动的基本规律(实线代表开始月份,虚线代表结束时间),图中两条经线间隔为5°。据此回答下列各题。 1.该天气现象可能是( ) A.反气旋 B.伏旱 C.台风 D.梅雨 2.图中城市分别是( ) A.P为杭州 B.P为上海 C.Q为武汉 D.O为重庆
|
|
读世界季风的地理分布图,完成下列各题。 1.与图中甲处季风现象的形成密切相关的地理因素是( ) A.海陆位置 B.洋流 C.地形 D.东南信风 2.影响图中乙处的主要自然景观形成的主导因素是( ) A.纬度位置 B.地形 C.洋流 D.海陆位置 3.当图中丙地盛行东北风时,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 A.澳大利亚西北部地区阴雨天气增多 B.地中海沿岸高温少雨 C.天安门广场在6点之前举行升旗仪式 D.南极大陆的企鹅正在漫长的极夜中煎熬
|
|
加拿大安大略省南部的休伦湖与伊利湖及渥太华河所围的南安大略地域,地势自西向东由尼亚加拉断层和圣劳伦斯河与渥太华河形成了丘陵地、砾土平原、沙质与粘土质土壤平原,是加拿大七大农业区之一,结合下图回答下列各题。 1.图示安大略地区发展种植业,最大障碍可能是 A.人均耕地面积小 B.灌溉水源不足 C.地表起伏过大 D.热量条件不足 2.1956-2006年安大略地区农业的变化,突出了何种因素的影响 A.交通 B.市场 C.气候变化 D.地形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