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试题
当前位置:首页 > 高中地理试题

某地位于北回归线,当地人们习惯将久不穿盖的衣被晒于阳光下除湿灭菌,俗称“晒霉”。当地房地产商为促进销售,高层商品房建有正南和正北“双阳台”,如下图所示。为防止高空坠物伤及无辜,晾晒衣被等限于阳台内,不准突出阳台之外(假设都是晴天且无其他物体遮挡)。据此完成下题。

满分5 manfen5.com

当地“晒霉”效果最好的是(下列时刻为地方时)

A.北阳台春分日10: 00

B.南阳台夏至日12: 00

C.南阳台冬至日13: 00

D.北阳台冬至日14: 00

 

农业水土匹配系数是反映特定区域农业生产可供的水资源和耕地资源时空适宜匹配的量比关系,全国水土资源匹配系数为1.441。读某年东北三省水土资源匹配格局示意图,完成下列各题。

满分5 manfen5.com

 

1.图示地区水土资源匹配的总体特点是

A.东部优于西部

B.耕作区优于林区

C.南部优于北部

D.水上资源匹配度高于全国平均水平

2.会使图示地区水土资源不匹配程度减轻的是

A.水稻的播种而积增加

B.使用陈旧的大型农田水利设施

C.农田灌溉面积增加

D.发展节水农业

 

下图为我国某省区三大产业产值比重与城市人口比重的变化图,其中①代表第二产业产值比重的变化,②代表城市人口比重的变化,③代表第三产业产值比重的变化,④代表第一产业产值比重的变化。

读图,回答下列各题。

满分5 manfen5.com

 

1.分析图中各曲线的变化特点,判断该省区最可能是

A.江苏省  B.海南省C.四川省D.河南省

2.图中曲线变化反映出该省区的城市化发展特点是

A.与我国其他省区相比,城市化水平较低

B.城市化发展与当地的经济发展协调一致

C.城市人口增长与第二产业发展同步

D.20世纪90年代末城市化速度最快

 

下图为我国110°E以东地区的月降水量(毫米)分布图,读图回答下列各题。

满分5 manfen5.com

 

1.据图,如果以月降水量大于100毫米为进入雨季的重要参数,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A.纬度越低雨季越早

B.最大降雨量出现在江淮地区

C.华南最晚结束雨季

D.8月江南降雨量少于辽河流域

2.如果某年夏季风偏弱,那么甲段和乙段的长度最有可能

A.甲段变长,乙段变短

B.甲、乙部变短

C.甲段变短,乙段变长

D.甲、乙都变长

 

下图为我国某景区等高线地形图,读例回答下列各题。

满分5 manfen5.com

 

1.若图中急流段高差为35m,则图中甲与乙地高差约为

A.200m B.235m C.270m D.300m

2.某日一登山旅行者到达甲处观察的现象可信的是

A.发现山顶处悬崖峭壁林立

B.急流段的漂流者向西漂去

C.发现丙所在方位地势最低

D.可看到湖畔丁处游人戏水

 

展线指山岭地带,由于地面自然纵坡常大于道路设计容许最大纵坡,加上工程地质条件限制,就需要顺应地形,适当延伸线路长度沿山坡逐渐盘绕而上,以到达路线终点。这种减缓纵坡,延长起、终点间路线长度的设计定线,称为展线。关角展线群位于青藏铁路一期工程(1 958年开工建设)关角山附近,自南山站起至察汗诺站共有5组展线。读关角展线示意图,完成下列各题。

满分5 manfen5.com

 

1.南山站至察汗诺站采取展线方式的原因是

①沿山谷修筑,省工省力②技术落后,长距离隧道修筑困难

③通过居民点,增大交通量

④坡度大,列车牵引力不足

A.①②B.②③C.③④D.②④

2.2014年新关角隧道通车,对关角展线群的利用应

①全部废止,恢复植被②设置景点,旅游开发③科学研究,博物展览④继续通车,适当维护

A.①②B.②③  C.③④D.②④

 

呼伦贝尔草原是世界著名的三大草原和煤炭资源最丰富的地区,在20世纪90年代宝日希勒镇有100多个小煤窑在草原上开采煤矿,经过十几年后.一个个的场陷地坑出现,使这片草原面目全昨,已成为威胁草原生态环境的重大环境问题。下图为呼伦贝尔草原场陷地坑图。

指出草原塌陷地坑主要危害及应采取的应对措施。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川成铁路起于四川成都,西到西藏首府拉萨,可分为三大路段:成康铁路(成都——康定)、康林铁路(康定——林芝)、拉林铁路(拉萨——林芝)。全长1629千米,2014年开工建设,预计2032年全线通车运行,届时从成都到拉萨的列车最少只需十余个小时。

分析川藏铁路建设与其沿线地区地质灾害的关系以及铁路建设过程中防治地质灾害的措施。

 

据国家旅游局公布,2015年各季度平均全国旅行社出境旅游组织约1300万人次、7000人/天,呈持续增长态势。下图为“出境旅游组织人次排名前十位的目的地国家或地区”。

试分析我国出境游人数增长的主要原因及其出游目的地的主要吸引力。

 

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  乍得湖位于非洲中北部,地处撒哈拉沙漠南缘,湖面海拔281米,平均深度1.5米。乍得湖属于内流湖,水位常随李节变化,湖面伸缩性也很大,但湖水却是淡水。人们对这种现象感到迷感不解,后来,科学家发现产生此现象的主要原因是乍得湖东北部有一最低处海拔是155米的盆地。

材料二  乍得湖是世界上盛产螺旋藻的三大天然湖泊之一。营养和温度、光照是影响螺旋藻生长的重要因素。螺旋藻可食用,营养丰富,蛋白质含量高,具有减轻癌症放疗、化疗的毒副反应,提高免疚功能,降低血脂等功效。

材料三  乍得湖是一个国际湖泊,有3000多万人靠乍得湖为生。随着人口不断增长,沿湖国家不仅利用湖区发展渔业、利用湖滨草原发展畜牧业,而且在湖滨地带大规模开辟农田,引水灌溉,建立粮食生产基地。为了在干旱环境下获取更多的水源,一些国家甚至在水源河上建坝截水。然而,在他们过度利用乍得湖的同时,生态与环境问题也同时出现。

材料四  乍得湖地区略图和不同年份同一时段乍得湖卫星影像示意图。

满分5 manfen5.com

1结合材料一,分析乍得湖成为淡水湖的原因。

2根据材料分析乍得湖盛产螺旋藻的有利条件。

3有人建议乍得湖居民扩大螺旋藻生产,你认为该建议是否合理并简要分析原因。

4根据卫星影像示意图,说明乍得湖近五十年来湖面演变的总体趋势,并简析该趋势发生的原因。

 

共419098条记录 当前(27996/41910) 首页 上一页 27991 27992 27993 27994 27995 27996 27997 27998 27999 28000 28001 下一页 末页 转到 GO
Copyright @ 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