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科技水平提高,地理信息技术运用到防灾减灾上的频率越来越大,下图示意GIS分层。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推断分析的地质灾害最可能是 A.火山 B.地震 C.滑坡 D.泥石流 2.一位年轻研究员不小心把完整的图示弄丢了,现在需要制作出完整的图示,他需要填补的甲最可能是 A.坡面起伏状况 B.坡向 C.坡面侵蚀 D.地层厚度
|
|
下图示意我国某河段河谷横剖面,T1~T4为不同时期形成的阶地(一种阶梯状地貌),洪水期河水仅能淹没T1。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图中阶地,形成最早的是 A.T1 B.T2 C.T3 D.T4 2.图中阶地,面积仍在扩大的是 A.T1 B.T2 C.T3 D.T4 3.早期人类遗址多出现在河流阶地,最主要原因是 A.水运便利 B.气候湿润 C.军事防御 D.便于农耕
|
|
根据地层中保存下来的化石,可以确定地层的时代和顺序;根据地层组成物质的性质和化石特征,可以追溯地层沉积时的环境特征。 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含大羽羊齿化石的地层,其所属的地质时代是 A.元古代 B.古生代 C.中生代 D.新生代 2.黑色页岩并含黄铁矿,指示 A.氧化环境 B.还原环境 C.浅海环境 D.滨海环境
|
|
2019年5月7日5时19分,在巴布亚新几内亚莫罗贝省(6.96°S,146.49°E)发生7.1级地震,震源深度130千米。 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关于地震的说法,正确的是 A.一次地震,只有一个烈度 B.一次地震,可以有多个震级 C.地震波是震源释放的能量波 D.从观测点到(如地震台)震源的垂直距离,称为震源深度 2.减轻地震灾害的工程性措施包括 A.加大地震知识的宣传与普及 B.制定应急预案 C.对建设工程进行抗震设防 D.模拟地震来临的应急演习训练
|
|
下图示意地球圈层结构。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c代表 A.大气圈 B.岩石圈 C.地壳 D.地幔 2.关于e圈层的叙述,正确的是 A.固体外壳是由岩石组成 B.是岩浆的主要发源地 C.纵波传播速度明显下降 D.物质组成以铁镍为主 3.连续不规则的圈层是 A.a B.b C.c D.d
|
|
下图示意太阳外部结构与太阳活动。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M代表 A.太阳黑子 B.耀斑 C.日珥 D.太阳风 2.M爆发对我国的影响,可能是 A.东北上空出现极光 B.有线网络通信中断 C.多地出现强烈地震 D.威胁卫星飞行安全
|
|
下图示意太阳系。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小行星带位于 A.①③之间 B.②③之间 C.③④之间 D.④⑤之间 2.与①行星相比,⑤天体 A.体积质量大 B.赤道半径小 C.公转周期短 D.距离太阳近
|
|
2016年9月,500米口径球面射电望远镜(英文简称FAST)在贵州平塘的喀斯特洼坑中落成启用。它拥有30个标准足球场大的接收面积,是目前世界最大单口径、最为灵敏的射电望远镜,被誉为“中国天眼”。该望远镜成功运行后,其超强的灵敏度显著提高了人类探索宇宙的能力,甚至可以搜索星际通讯信号,开展对地外文明的探索。 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该地貌的典型特征 A.谷壁陡峭 B.沟壑纵横 C.奇峰林立 D.山高谷深 2.可观测宇宙的直径约为 A.137亿光年 B.274亿光年 C.173亿光年 D.346亿光年 3.如果发现类似的地外文明,其存在生命的基本条件包括 ①距日远近适当 ②体积和质量适当 ③有液态水 ④有卫星绕转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
|
(地理—选修6:环境保护) 碳捕捉和存储技术(又称“CCS技术”),是指从工业和能源相关的生产活动中将二氧化碳从空气中分离出来,运输到已开采油田、海洋等其他安全地下场所进行封存的过程(如图)。二氧化碳在油和水中的溶解度非常高。纯度90%以上的二氧化碳大量溶解于原油中时,能使原油体积膨胀、黏度下降。“CCS技术”可以捕获火电厂排放的90%的二氧化碳。目前我国正在加强该技术的研究与应用。 说明“CCS技术”的环境效益和经济效益,并简述我国在应用该技术过程中应注意的问题。
|
|
(地理一一选修3:旅游地理)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泥河湾是河北省阳原县东部的一个小村庄,其以约200万年的人类历史、世界罕见的160多处旧石器遗址、连绵不断的历史文化和举世公认的第四纪标准地层闻名于世,被誉为“东方人类的故乡”,当地旅游部门成功打造了全国规模最大的“旧石器专题博物馆”“温泉生态城”等旅游项目。下图示意阳原县的地理位置。 分析泥河湾遗址作为旅游资源所具有的价值及发掘泥河湾古人类活动遗址发展旅游业可能面临的风险。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