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试题
当前位置:首页 > 高中地理试题

渔场是指鱼类或其他水生经济动物密集经过或滞游的具有捕捞价值的水域,是多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渔业产量的重心常用来描述渔场时空位置的变动状况。下图是2014年12月-2015年7月中东大西洋中部海城(非洲西海岸)中上层鱼类中心渔场示意图。读图,完成下列各题。 

1.图示时段该中心渔场位置变化的特点是

A. 随经度变化幅度较大    B. 月变化特征明显

C. 随时间先向北后向南    D. 南北向变化幅度较小

2.导致该渔场中心位置变化的原因是

A. 冬半年,几内亚湾暖流增强,推动加那利上升流南下

B. 夏半年,偏南风强劲北上,推动加那利下降流北上

C. 冬半年,偏北风强劲南下,形成的上升流南下

D. 夏半年,东北信风势力增强,形成的下降流北上

 

下图为中亚某区域等高线地形图(单位:m),图中a、b、c为甲湖泊一年中三个时期的湖岸线位置。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1.图中四地海拔可能相同的是

A. ①③    B. ③④    C. ②③    D. ①④

2.图中四地盐碱化较严重的地区是

A.     B.     C.     D.

3.根据湖岸线变化可知,甲湖泊

A. b-c时段比a-b时段水面变化大

B. b-c 时段比a-b时段水位变化大

C. b-c时段比a-b时段水量变化大

D. b-c时段比a-b时段盐度变化大

 

下图示意中国某山植被分布状况,近年来该区域牧民人口日增,所产羊毛质量甚佳,颇受市场欢迎。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1.该山位于

A. 西南地区    B. 东南地区    C. 西北地区    D. 东北地区

2.近年来,该区域森林分布的上限下移、下限上移,造成该现象的原因最可能是

A. 气候变暖    B. 开发矿产    C. 栽培花卉    D. 扩展牧地

 

气候舒适度是为了从气象学角度评价不同天气/气候条件下人体的舒适状态而制定的生物气象指标,是人类活动和人居环境的重要影响因素。气候舒适度的影响因素包括气温 (l6-24℃,是人体感觉舒适的范围)、风速、温度、日照时数、昼长等。下表表示1961-2010年中国大陆部分省份全年和四季的气候舒适期(单位:天)排名情况。据此完成下列各题。

1.甲、乙、丙、丁表示的省区依次是

A. 云南省、海南省、黑龙江省、西藏自治区    B. 海南省、云南省、黑龙江省、西藏自治区

C. 云南省、海南省、西藏自治区、黑龙江省    D. 海南省、云南省、西藏自治区、黑龙江省

2.气候变暖使夏季舒适期变得接近的省份是

A. 甲和乙    B. 乙和丁    C. 甲和丙    D. 丙和丁

3.乙省份冬季舒适期最长的主要原因是

A. 海洋性强,昼夜温差小    B. 降水量丰富,空气湿度大

C. 纬度低,气温高    D. 昼长夜短,日照时数长

 

读下图世界某区域图,完成下题。

图中四点,年降水量最多的是

A. P    B. Q    C. L    D. H

 

读下图,回答下列问题。

(1)写出图中字母代表的地理事物名称。

A________河,B________河,C________湖,D________山脉,E________市。

(2)试从地形、降水两方面分析B河易洪水泛滥的原因。

 

 

(3)试分析B河水能资源丰富的原因。

 

(4)图示国家对B河的综合治理与开发经验,有哪些值得我们借鉴?

 

新时期要实现建设“小康社会”及“节约型社会”的目标,应注意区域资源的合理开发和环境的综合治理。结合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1:我国某区域植被类型分布图及相关资料。

图例

区域

植被类型

人口密度(人/km2)

年降水量(mm)

农业植被

200~400

600~620

杂类草

100~200

——

小灌丛、碱蓬

1~50

380~390

 

材料2:B地区玉米芯综合利用产业链示意图。

(1)试分析造成图中A、B两区域人口密度差异的自然原因。

(2)目前该区域面临的主要生态环境问题是________,造成该生态问题的人为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从可持续发展的角度考虑,解决该地区生态问题的措施有哪些?

(3)分析玉米芯综合产业链对B地区社会、经济、环境的可持续发展所起的作用。

 

读我国某区域图,回答下列问题。

(1)“西气东输”管道从武威到郑州段为什么不走直线,而向靖边一带凸出?若沿图中虚线修建,与现有路线相比,有何优势?

(2)山西是能源大省,除了通过公路、铁路直接向外输出煤炭外,还以何种形式向外输送能源?这种形式有何好处?

(3)指出图中A城市的地域形态,并分析形成原因。

(4)简要分析B城附近地区成为重要农业区的主要自然条件。

 

下图是植被、风速与输沙率的关系图。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1.图中反映出(  )

A. 同一植被条件下,输沙率与风速呈负相关

B. 同一风速条件下,输沙率与植被呈负相关

C. 在植被覆盖度为10~20%时,风速对输沙率的影响较小

D. 输沙率与植被、风速的关系不明显

2.由图可知,防治荒漠化的有效措施是(  )

A. 合理利用水资源    B. 保护和恢复天然植被、植树种草

C. 设置沙障固沙    D. 小流域综合治理

 

读“东北地区中、西部的草业—畜牧—加工业耦合发展模式图”,完成下列问题。

1.为实现东北地区农业的可持续发展,今后东北西部草原地区农业发展的方向是(  )

A. 以增强抗衡国外农产品进入国内市场能力为重点,建设绿色食品基地

B. 大力发展生态农业和舍饲畜牧业,做好生态建设和增加农民收入工作

C. 强化人工草地建设,发展草业经济,可减缓退耕、退牧工作的实施

D. 大力发展特色农业和特产品配套加工业

2.关于此耦合发展模式图的叙述,正确的是(  )

A. 可以有效地保护西部草原的生态环境

B. 发挥内部不同区域的优势,各自独立,发展专业化生产

C. 反映出了西部草原区与中部产粮区之间的一种竞争关系

D. 这种发展模式不利于各自优势的充分发挥

 

共419098条记录 当前(22055/41910) 首页 上一页 22050 22051 22052 22053 22054 22055 22056 22057 22058 22059 22060 下一页 末页 转到 GO
Copyright @ 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