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试题
当前位置:首页 > 高中地理试题

1958年竺可桢在《中国的亚热带》一文中指出:我国亚热带北界接近34°N,即淮河、秦岭、白龙江一线直至104°E;南界横贯台湾中部和雷州半岛南部……。完成下列各题。

1.[2014·安徽高考]我国亚热带在34°N以南、104°E以西分布范围小,主要影响因素是(  )

A. 纬度位置    B. 地形

C. 季风    D. 海陆位置

2.北半球亚热带在我国分布总体偏南,是因为我国(  )

A. 冬季气温南高北低    B. 地形阻挡了夏季风深入西北

C. 夏季南北普遍高温    D. 冬季风势力强且影响范围广

 

上海的小华利用暑假游览祖国的大好河山,他设计了如下的游览线路图。据此回答问题。

1.四条游览线路中,能得到图示地形剖面草图的是

A.     B.     C.     D.

2.小华沿丙线路到延安旅游时,有时看到景点近在眼前,却要绕道行驶,原因是该地地形特征为

A. 沟壑纵横    B. 一望无际    C. 丘陵广布    D. 山河相间

 

我国近年来积极采取包括发展新能源在内的措施应对全球气候变化。木薯是喜高温、不耐霜雪作物,也是生物质能源燃料乙醇(新能源)的重要原料。每生产燃料乙醇1吨需要消耗鲜木薯约7.5吨。下图是某省级行政区年均温分布图。读图和材料,回答下列各题。

1.该区域地势总体特征是  (   )

A. 西北高东南低    B. 东高西低

C. 中间高四周低    D. 南高北低

2.上图中所示区域最适宜种植木薯的地方是(   )

A.     B.     C.     D.

 

黑龙江省哈师大附中2018届高三上学期期中考试地理)下图为“雅鲁藏布江局部等高线地形图”(单位:米)。读图回答下列各题。

1.若图中甲岛为一江心洲,其与图中最高点之间的相对高度可能为(    )

A. 1210 m    B. 830 m    C. 610 m    D. 430m

2.关于图中河流,描述正确的是(    )

A. 甲河地处亚热带,无结冰期    B. 图中河段流速较慢

C. 剧中河段航运价值较大    D. 该河最终流入湄南河

3.此地种植业生产较周边地区发达,其主要自然条件是(    )

A. 地势较高,生长期长,作物品质优良    B. 光照丰富

C. 积温较高    D. 人口稠密,劳动力较丰富

 

读我国雨带移动示意图,完成下列问题。

1.通常年份,当雨带位于①②③时,其月份分别是

A. 4、5月,6月,7、8月前后

B. 5、6月,7月,8、9月前后

C. 3、4月,5、6月,7、8月前后

D. 10月,8、9月,7、8月前后

2.2015年长江地区旱情严重,而淮河流域出现洪涝。原因是

A. 南方气流中含水量较少而北方气流中含水量较多

B. 冬季风较弱,雨季回撤慢,在黄淮停留时间过长

C. 副热带高压过强,台风活动多集中在黄海一带

D. 副热带高压偏强,雨带北上提前,并在黄淮停留时间长

 

下图为我国同一纬线附近的三个城市气温、降水和日照时数年内变化曲线图。读图,回答下列各题。

1.①②③城市所在地形区最可能是

A. 华北平原、黄土高原、塔里木盆地    B. 江汉平原、江淮平原、横断山区

C. 太湖平原、四川盆地、青藏高原    D. 珠江三角洲、江南丘陵、云贵高原

2.下列关于②城市所在地形区地理特征的说法,正确的是

A. 土壤肥沃,以“黑土”著称    B. 植被以落叶阔叶林为主

C. 地势平坦,有“鱼米之乡”之称    D. 水能、天然气资源丰富

3.③城市日照时数明显高于①②城市的主要原因可能是

A. 空气稀薄,降水少,晴天多    B. 纬度低,白昼时间长

C. 距海远,受季风影响小    D. 位于我国西北,日落时间晚

 

下图为我国四条著名山脉,读图完成下列问题。

1.下列关于图中山脉叙述正确的是

A. ①是我国季风区与非季风区的分界线    B. ②是我国长江与珠江流域分界线

C. ③是山西与山东两省分界线    D. ④是两大板块的分界线

2.图示山脉附近地区水土流失最为严重的是

A. ①②    B. ①③    C. ②③    D. ②④

 

2015年1月8日,中国第31次南极科考队首次在罗斯海发现新锚地,图中A地拟建我国第6个极地科考站。读两极地区示意图,回答下面小题。

1.图中A

A. 位于黄河站的西南方向    B. 与中山站均濒临太平洋

C. 自转线速度比长城站慢    D. 距离泰山站约9 900千米

2.两极地区

A. 半年极昼与半年极夜交替出现    B. 冰川地貌广布,均能看到企鹅

C. 大洋环流均呈顺时针方向    D. 常年寒冷,盛行偏东风,降水少

 

读某国两大经济地带的基本资源指标(%)图,回答下列各题。

1.上图示国家是   (         )

A. 美国    B. 俄罗斯    C. 澳大利亚    D. 中国

2.关于图示国家经济的叙述,正确的是  (         )

A. 矿产资源需要大量进口    B. 轻重工业都较发达

C. 农产品出口量大    D. 交通运输以铁路运输为主

 

在迎风山地,由山麓向上,降水量起初是随着高度的增加而递增的,达到一定高度时降水量最大;过此高度后,降水量又随着高度的增加而递减,此高度称为最大降水量高度(H)。H所在的高度因气候条件和地区而异,一般是气候愈潮湿,水汽愈丰富,H愈低。读某大陆西海岸38°N地形剖面图,完成下列各题。

1.下列地区H最高的是   (     )

A. 阿尔卑斯山    B. 印度西高止山脉

C. 安徽黄山    D. 天山

2.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 甲地海拔最低,所以H最小    B. 四地中,丙地降水最少

C. 丁地夏季H比冬季低    D. 丁地降水最多,所以H最小

 

共419098条记录 当前(21220/41910) 首页 上一页 21215 21216 21217 21218 21219 21220 21221 21222 21223 21224 21225 下一页 末页 转到 GO
Copyright @ 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