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试题
当前位置:首页 > 高中地理试题
题型:单选题
难度:简单

下表为某年底我国四省区部分运输方式线路长度表(单位:千米)。读表,完成下列小题。

1.①②③④四个省区分别为(     )

A.西藏云南上海黑龙江 B.西藏黑龙江上海云南

C.上海云南西藏黑龙江 D.上海黑龙江西藏云南

2.对④省区河流通航条件分析正确的是(     )

A.水网密布,通航条件好 B.冬季结冰,通航条件差

C.区域面积广,通航条件好 D.地形崎岖,通航条件差

 

题型:单选题
难度:中等

读“我国某地区图”,完成下列问题。

1.①②两省

A.全部属于长江流域 B.都属于亚热带季风气候区

C.地形都以平原和山地为主 D.冬季河流结冰期都较长

2.下列关于①②两省人文特征的叙述,正确的是

A.①省煤炭开发规模大于②省

B.②省贫困人口比重低于①省

C.②省发展旅游业的制约因素是距经济发达地区较远

D.①②两省的交通分别以水运和铁路为主

 

题型:单选题
难度:困难

下图是我国甲、乙两省(区)人口分布示意图,读图完成下列各题:

1.甲、乙两省(区)可能是(    )

A.辽宁、山东 B.湖南、宁夏

C.新疆、四川 D.西藏、内蒙古

2.影响甲、乙两省(区)人口分布的主要自然因素可能是(    )

A.甲省气候、乙省地形 B.甲省地形、乙省水源

C.甲省水源、乙省地形 D.甲省气候、乙省植被

 

题型:单选题
难度:中等

水分盈亏量是降水量减去蒸发量的差值,反映气候的干湿状况。当水分盈亏量>0时,表示水分有盈余,气候湿润;当水分盈亏量<0时,表示水分有亏缺,气候干燥,下图为我国两地年内平均水分盈亏和温度曲线图。回答下列问题。

1.关于甲、乙两地所在区域说法正确的是(  )

A.甲地纬度较低,78月份水、热条件优越

B.乙地纬度较高,生长期较甲地短

C.甲地的自然带分布主要体现了从赤道到两极的地域分异规律

D.乙地的海陆位置是全年水分条件较差的主要原因

2.甲、乙两地自然灾害分别可能是(  )

A.滑坡、沙尘暴 B.台风、干旱

C.寒潮、地震 D.洪涝、干热风

 

题型:单选题
难度:中等

下左图为湖北省土地整治综合潜力级别分布图(综合潜力包括耕地的数量潜力、质量潜力和生态潜力),右图为湖北省等高线地形图。读图完成下列小题。

1.湖北省土地整治综合潜力空间分布主要特点是(      )

A.东部高、西部低 B.南北高、中部低

C.西北高、东南低 D.东西低、中部高

2.下列关于土地整治综合潜力区的叙述正确的是(   )

A.Ⅰ级区进行整治可获得更多耕地

B.Ⅱ级区开发湖泊可提高质量潜力

C.Ⅳ级区宜进一步扩大种植业规模

D.Ⅴ级区土地已无经济发展的潜力

 

环渤海地区是我国经济增长的“第三极”。下图为区域联系图,读图回答问题。

(1)读区域联系图,分析北京、天津随着产业和技术扩散,可以带来的哪些益处。

(2)简述河北能参与到京津冀协同发展中来的优势因素。

 

读长江沿江经济带示意图,回答问题。

(1)写出与长江干流上的南京、九江、武汉、重庆属于东中西哪个地区:南京      九江      武汉      重庆     

(2)长江航运被称为“黄金水道”的原因。

(3)说明长江经济带发展经济的优势条件。

 

读长江经济带略图,完成下面小题。

1.与沿海和其他经济带相比,长江经济带的优势是(  )

A.拥有最广阔的腹地和发展空间 B.交通最便利

C.经济基础最好 D.改革开放最早

2.下列不属于长江经济带的生态环境问题的是(  )

A.生物多样性减少 B.沙尘暴 C.水体污染 D.酸雨

 

    继深圳经济特区和上海浦东新区之后,2017年4月党中央国务院决定在河北雄县、容城、安新三县及周边地区设立雄安新区,以集中疏解北京非首都功能。雄安新区将建设成蓝绿交织、清新明亮、水城共融的生态城市,城区人口规模控制在300万以内。

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设立雄安新区的目的不包括(  )

A.逐步实现首都搬迁

B.培育创新驱动发展新引擎

C.分散大城市职能,有效解决“大城市病”

D.调整优化京津冀城市布局和空间结构,推进京津冀一体化发展

2.雄安新区的区位优势包括(  )

①交通便捷通畅               ②位置优越,距离北京、天津近 

③生态环境优良,环境承载力大 ④原有开发程度低,发展空间大

A.①② B.③④ C.②③④ D.①②③④

3.从长远来看,下列企业中最适宜入驻雄安新区的是(  )

A.生物制药 B.钢铁冶炼

C.农产品加工 D.建筑材料

4.雄安新区最有可能承接(   )

A.北京市政府行政部门 B.大型企业和科研机构

C.国务院各职能部门 D.各国在中国大使馆

 

    疏解北京非首都功能、推进京津冀协同发展,是一个巨大的系统工程。下图是京津冀各城市与北京经济联系强度指数图,指数越大,城市之间经济流量越大。

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1.京津冀各城市与北京经济联系强度指数显示()

A.廊坊指数大小与距离北京远近无关

B.各城市与北京经济联系的强度主要取决于城市等级、距北京远近

C.北京的对外辐射与距离呈正相关

D.北京对冀各城市产业转移力度相同

2.从区域发展的角度看()

A.区域竞争互补发挥京、津双核作用 B.冀大力发展种植业为京、津服务

C.将京、津大量污染产业转移到冀 D.减弱北京与天津两城市之间的联系

 

共419098条记录 当前(2110/41910) 首页 上一页 2105 2106 2107 2108 2109 2110 2111 2112 2113 2114 2115 下一页 末页 转到 GO
Copyright @ 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