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试题
当前位置:首页 > 高中地理试题

人类作用于环境最深刻、最集中的区域是(  )

A. 城市    B. 乡村

C. 牧区    D. 水域

 

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湖间带为涨潮水位最高时会被淹没,退潮水位最低时会出露的区域。古代澎湖列岛渔民在潮间带创造了众多独特的捕鱼陷阱--石沪。石沪是用玄武岩石块相互“咬角”固定而垒成,石材间隙处以较小的石块或珊瑚礁填入并敲实,没有任何黏胶、铁链等外来物的牵连固定。石沪核心部分由潮池和沪墙组成,内侧是人工加深的潮池,石沪沪墙“朝内(潮池)一侧陡,向外一侧缓”,石墙上有渔民“种养”的藻类、贝类等黏性大、吸附能力强的生物。左图示意澎湖列岛的位置,右上图为著名的“心形项链”石沪(其开口朝北),右下图示意石沪沪墙剖面。

(1)简述渔民利用石沪“捕鱼”的原理及这种捕鱼方式的优点。

(2)比较澎湖列岛冬、夏季节石沪捕鱼量差异,分析原因。

(3)分析石沪沪墙形成及附着生物的作用。

(4)近年来部分石沪被遗弃、损毁,分析原因并提出保护石沪的合理化建议。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材料一 圣彼得堡(约60°N,30°E)是18世纪初彼得大帝在丛林和泥潭(沼泽)上建设起来的,是俄罗斯通往欧洲西部的出海口,现在则是一座科技和工业高度发达的国际化城市。2016年12月1日,阿里巴巴集团计划在该市开设物流中心,意在建立一个存储并为俄罗斯欧洲部分的顾客配送其在中国网店上所购商品的物流中心。

材料二 2016年12月,俄罗斯西北部地区遭遇了一轮长时间冰雪天气,俄罗斯城市圣彼得堡遭遇暴雪袭击。下面左图为圣彼得堡位置示意图,如图为圣彼得堡气温与降水量资料图。

(1)简述18世纪初圣彼得堡建城的不利自然条件。

(2)简析材料二中圣彼得堡遭遇暴雪袭击的原因。

(3)简述阿里巴巴集团在圣彼得堡开设物流中心的有利条件。

(4)计算圣彼得堡夏至日的正午太阳高度,并指出该日圣彼得堡日出、日落的方位。

 

交通等时线表示在给定的时间内从一个地点出发可以到达范围的边缘线。下图示意以S市为出发点的公路交通等时线(单位:分)。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S市出发,20分钟内平均速度最慢的是

A. 向正北方    B. 向东北方    C. 向正东方    D. 向东南方

2.图中甲、乙、丙、丁四条虚线可以代表交通干线的是

A.     B.     C.     D.

 

读某风景区等高线图,回答下题。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①②两点的相对高度可能是75米

B. ③点位于④点的正东方向

C. 乙图中的地形剖面图是依据等高线图中的L1线绘制的

D. 乙图中的地形剖面图是依据等高线图中的L2线绘制的

 

武夷山属典型的丹霞地貌,是地质历史时期沉积的巨厚的红色岩层,经地壳运动和外力作用形成的一片红色群山。太姥山属典型的花岗岩地貌,是地质历史时期由岩浆上升冷凝而成的花岗岩,经地壳运动和外力作用而形成,花岗岩球状形态是其典型的地貌特征。左图为武夷山丹霞地貌景观,右图为太姥山花岗岩地貌景观。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1.形成山体陡峭特征的主要外力作用是(  )

A. 地壳上升运动    B. 流水侵蚀作用    C. 流水沉积作用    D. 风力侵蚀作用

2.形成右图岩石球状特征的主要外力作用是(  )

A. 风化作用    B. 流水侵蚀作用    C. 火山活动    D. 风力侵蚀作用

 

根据图表资料,完成下列各题。

1.对外省人口吸引力最弱的是(  )

A. 辽宁    B. 山东    C. 福建    D. 广东

2.引起我国部分省区人口迁移的最主要因素是(  )

A. 人口的分布差异    B. 经济发展水平的差异

C. 自然环境的差异    D. 消费水平的差异

 

读2010年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大陆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和现役军人人口资料表,完成下面小题。

1.下面的四幅图中,符合我国城市化进程特征的是(  )

A.     B.     C.     D.

2.如果a、b、c分别代表我国0~14岁、15~59岁、60岁及以上人口比重,下图中最符合2010年我国人口年龄构成比重状况的点是( )

A.     B.     C.     D.

 

读“某景区等高线地形图”,完成下列各题。

1.若图中急流段相对高差为26m,则图中甲地与乙地高差约为(  

A. 104m    B. 126m    C. 146m    D. 150m

2.乙地河床上有鹅卵石与细沙共存现象,是因该河段(  

A. 流速急,搬运能力强    B. 降水变化大,流速变化大

C. 流量大,河流侵蚀能力强    D. 地势起伏小,沉积作用显著

 

烃源岩指的是富含有机质、可大量生成与排出油气的岩石,该岩石形成于有机质能大量繁殖和保存的环境。下图为我国柴达木盆地部分地区烃源岩沉积厚度等值线图(单位:米)。读图回答下题。

在烃源岩物质沉积年代,甲乙沿线可能是

A. 脊地    B. 谷地    C. 陡崖    D. 鞍部

 

共419098条记录 当前(18733/41910) 首页 上一页 18728 18729 18730 18731 18732 18733 18734 18735 18736 18737 18738 下一页 末页 转到 GO
Copyright @ 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